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正>人体运动过程中,除了总要受到重力作用外,大多数动作形式是人体与外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最常见的蹬地力所引起的支撑反作用力是绝大多数动作项目的动力来源。因此,定量地记录蹬地过程的瞬态蹬地力或支撑反作用力,对研究人体运动的动力学特征,进行运动技术诊断极为有益。这种记录,可记录在一单向空间所受的力和二平面空间所受的力,也可记录在立体空间所受的力。其中,后者能反映人体运动过程的真实立体空间,研究问题的意义较大。目前,我国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已着手应用多

  • 标签: 测力平台 支撑反作用力 技术诊断 运动员 运动过程 人体运动
  • 简介:以第24~26届奥运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归纳法,从实力、国家维和项目个层面对当代奥运的竞争态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的奥运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奥运会 竞争态势 夏季奥运会 三维透视
  • 简介:篮球技术统计的重要意义就是分析比赛的具体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但目前的研究较少,有的也仅具备统计功能而无分析功能。运用国内外篮球比赛分析理论构建篮球比赛技术统计分析系统,实现了统计分析功能。

  • 标签: 篮球比赛 运动技术分析 数据挖掘
  • 简介:为使业余游泳运动员的竞赛管理规范、准确,利用计算机开发了“游泳运动员竞赛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将以前需要若干天才能完成的成绩分数换算、排名次、计算总分等工作,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标签: 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 比赛成绩 业余游泳运动员
  • 简介:运用程序教学法进行排球扣球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刘宝仁一、“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案设计(一)基本原理.所谓教学法是指:“提高教师和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系统,其基本任务是寻求最合理地指导学生认知识的方法”.程序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运...

  • 标签: 程序教学法 教学效果 宝仁 学生认知 曲阜师范大学 动作概念
  • 简介:大型田径运动会编排统计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陈智勇,刘冠荣,陈钧武汉工学院周强,梁一、进题依据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规模逐年有较大扩展,特点是:人数多、项目多、组数也增加了,对于上千人的大型田径会编排、记录、统计成绩是一件相当繁琐紧张而又要求仔细的...

  • 标签: 田径运动会 应用软件系统 团体总分 秩序册 智勇 维一
  • 简介:<正>按照现代控制论观点,人体是一个系统。人体各器官,乃至细胞只是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子系统。系统的确定程度和组织程度的标记就是信息。任何事物皆可为信息的源泉。人体从事一切活动的同时都伴随着很多信息的流动。要揭示人体运动的规律就必须设法获取各种主要输出信息。运动时,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就是一种主要的输出信息。如何获得这种信息?科学仪器是人类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延长。测力台能在不破坏运动原貌的情况下,在人体与地面接触的瞬间,捕捉人体对地面作用力这一主要输出信息。它能同时反映出作用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X、Y、Z轴个方向上分力的大小及作用力的时间。获得这些数据,就可直接为某些

  • 标签: 教学与训练 三维测力台 作用力 输出信息 人体运动 现代控制论
  • 简介:以实例操作介绍了运用PoseStudio软件进行健美操图解绘制的方法,让健美操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软件来绘制电子教案图解,使电子教案中的绘图环节简单易行,绘制的图解更加形象美观。

  • 标签: POSE Studio软件教学 健美操 图解
  • 简介:运用摄像方法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右手掷铁饼)的旋转技术进行研究,利用运动快速解析系统获取数据,经皮尔森相关分析获得旋转阶段各个环节与铁饼成绩相关密切的指标.通过分析得出:不同阶段对铁饼最后成绩的影响指标有所不同.

  • 标签: 旋转阶段 铁饼技术 皮尔森相关关系 成绩 相关指标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高速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名中外优秀选手四号位强攻扣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外女排选手都采用并步两脚依次蹬地起跳方式,中国选手起跳时间长、外国选手起跳时间短,起跳时间越短扣球成功率越高。扣球是以转体、伸肩和收腹带动挥臂击球的动作构成,转体和伸肩动作对扣球具有重要作用,击球瞬间肘关节呈146°左右稍屈肘能充分发挥前臂内旋加速功能。

  • 标签: 女排 强攻 三维分析
  • 简介: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和空间的运用是评判一套花样游泳自由自选编排全面性、艺术创新以及运动员整体能力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为创新点,将第28届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第30届奥运会和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顶级赛事上花样游泳取得前六名的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釆用录像解析统计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前述顶级赛事所得到的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花样游泳集休自由自选项目中空间和空间运用情况。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占领空中优势,发挥立体效果是当前世界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总体编排的一个新趋势。托举技术是花样游泳占据空间领域的主要技术之一。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和托举总时间比例是全套动作编排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忽略的因素。立体队图形也是花样游泳空间技术的主要部分。托举技术空间的利用是空中编排总发挥技术亮点和艺术亮点不可缺少的元素。利用好空间,创作出更难、更新、更高的托举动作可提升全套动作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中国队应在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托举时间比例上、立体队图性上改进与提高,以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的运用,占领空间优势。加强托举的多维,多方向的旋转,提高空间的运用。这些方面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花样游泳 自由自选 三维空间
  • 简介:采用4台摄像机对10名山东省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进行同步拍摄,并用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图像解析,旨在揭示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1)男子运动员在下劈动作中,起动、提膝、踢靶、收腿四个阶段中,所用时间分别为0.22±0.02s、0.12±0.02s、0.10±0.02s、0.29±0.05s其中收腿过程时间最长,其次为起动阶段。2)在下劈过程中,髋关节角度变化减少,对稳定运动员动作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而膝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将带动踝关节和脚部位产生较大打击速度和力量。3)下劈动作过程中,运动员左支撑脚有明显旋转,同时并沿劈击腿的方向产生一定的滑动距离。4)左支撑腿蹬地过程中,伸膝速度、足跖屈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表现出较大的相关性,是提高身体重心速度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男子 跆拳道 下劈 运动学特征
  • 简介:笔者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对系统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编码、软件测试及可靠性保证等软件开发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软件研制人员不要步入忽视过程分析,只求快出成果的误区.

  • 标签: 体育专业 体育软件 软件开发 系统分析 需求分析 软件测试
  • 简介:体育发展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广泛.这些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科学的发展角度还是社会对人才规格需要的角度,都急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单靠生物科学知识已无法解决.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人文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

  • 标签: 体育教育 体育改革 人文教育 生物体育观 三维体育观
  • 简介: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运行距离、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 标签: 女子 链球 旋转 最后用力 运动学分析
  • 简介:近体快扣球技术是当今优秀女排队伍使用效率较高的快攻技术之一,对比中国与巴西女排运动员在该项技术的使用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助跑环节中国选手杨裙菁步幅较小、并步距离短、速度较快;在起跳环节杨裙菁倾向对速度的保持,起跳时间较短,巴西选手塔伊莎倾向对高度的追求,起跳时间较长;在空中击球环节,杨裙菁击球点较低、力量较小、速度慢,巴西选手塔伊莎击球点高、力量大、速度快.杨裙菁的击球力量约为55牛顿,塔伊莎的击球力量约为104牛顿.高点、大力、快速击球成为现代近体快球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 标签: 中巴女排 近体快扣球 差异性
  • 简介:选取近年来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送髋技术对跳远成绩有一定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送髋技术有一定缺陷;着板瞬间,起跳腿髋角较小,向上向前送髋不积极;摆动腿髋角较大,摆动腿侧以髋带腿的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缓冲阶段摆动腿一味强调加快摆腿,而忽略了以髋带腿加速前摆;蹬伸阶段,起跳腿侧向前送髋速度慢、幅度小、蹬地不够充分、不能与送髋、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到向上向前转移,且摆动腿侧送髋角度小;也有运动员过度的追求髋部前移而忽视垂直向上用力,导致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与身体重心支撑点距离增大。

  • 标签: 男子 跳远 起跳 送髋 三维运动学
  • 简介:根据体育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SPSS软件,对速度滑冰直道技术中产生的足底压强峰值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为提高速度滑冰训练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体育统计 主成分分析 SPSS软件
  • 简介:马拉松突然火爆起来。自2014年以来,我国城市马拉松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参与人群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路跑赛事。根据在中国田协注册的赛事数据:2014年国内共举办了53场马拉松赛事,2015年陡增至134场,比2014年增加了160%,2016年达到328场,参赛人数超过280万人次。2017年我国800人以上参与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达1102场,参与人群近1000万人次。可以说,马拉松赛事正成为民众狂欢的运动盛典和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名片。为什么马拉松赛事突然风靡起来,它给人何种体验,折射出社会何种问题,对经济的发展有何种影响,都是值得学界探讨的。本期体育评论刊登了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纪成龙、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孙科、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陈国强的相关观点,他们从市场、社会、竞赛参与个维度对马拉松现象进行了剖析。

  • 标签: 马拉松赛事 体育消费升级 体验经济 路跑赛事 马拉松产业
  • 简介: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男子甲组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的速度、节奏、重心高度的变化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为江苏省乃至我国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跳高运动员 运动学分析 背越式 江苏省 青少年 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