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观察了11名血清睾酮水平异常升高的女子划船运动员,在停止使用外部手段来维持高血睾后的运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提示,某些手段可以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来获得运动能力的快速提高,但停止使用这些手段后,运动员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体能的能力。

  • 标签: 女子划船运动员 血清睾酮 运动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肌糖原状态下运动诱导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Interukin-6,IL-6)表达及蛋白释放与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Transport4,GLUT4)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方案和饮食方案造成大鼠在运动前体内肌糖原含量不同,再观察定量负荷跑台运动后肌源性IL-6表达及释放与葡萄糖转运体GLUT4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血清IL-6浓度在运动30min后显著增加,运动120min后达到峰值,运动后逐渐降低;骨骼肌IL-6mRNA在运动120min后显著增加,运动后3-6h继续增加至峰值;骨骼肌GLUT4mRNA在运动时并未增加,而在运动后3h开始增加,运动后6h达到峰值。上述三个指标在低肌糖原组的增加与正常糖原组相比更加显著。结论:低肌糖原含量可以促进运动中IL-6的释放及运动后恢复期IL-6和GLUT4的基因表达;运动导致恢复期GLUT4基因表达的增加很有可能与肌源性IL-6的表达及IL-6的自分泌作用有关。

  • 标签: 运动内分泌 肌糖原 运动 肌源性IL-6 GLUT4mRNA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Resistin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喂以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4只SD大鼠在喂饲高糖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建立T2DM动物模型.然后将T2DM大鼠随机分成4组:DM对照组(DM,n=9)、DM+运动锻炼组(DME,n=10)、DM+膳食控制组(DMD,n=10)、DM+运动锻炼+膳食控制组(DMED,n=10).DM组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高糖饲料,不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采用每天进行6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次;膳食控制采用与DM组等量的标准饲料.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FPG、TG、TC、FINS、FFA和Resistin的含量.结果:①与C组相比,DM组大鼠FPG和血清Resistin含量显著升高,FINS含量显著降低(P<0.01);有氧运动可以降低T2DM大鼠FPG和血清Resistin含量(P<0.05),虽可使FINS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FPG和血清Resistin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使FINS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FPG、血清Resistin含量和升高FINS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②DM组血清TC、TG和FFA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有氧运动或膳食控制均能显著地降低T2DM大鼠血TC(P<0.05)和FFA含量(P<0.01).饮食控制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TG和FFA含量(P<0.01).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可使T2DM大鼠的TG、TC和FFA含量进一步降低,但对降低TG和FFA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降低TC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①T2DM大鼠Resistin分泌显著增多,与糖脂代谢紊乱有关.②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Resistin的分泌,增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对改善糖脂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单纯的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Resistin的分泌影响不显著,且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Re

  • 标签: 有氧运动 膳食控制 2型糖尿病 抵抗素
  • 简介:观察黄芪水提取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和对血清心房钠尿肽(AN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筛选出的2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黄芪水提取液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黄芪水提取液组灌胃给药剂量为24g/kg(相当于生药量),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3周,末次给药1h后观察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和检测血清中的ANP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结果:灌胃黄芪水提取液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0.01),血清ANP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黄芪水提取液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其作用与增加ANP分泌和提高抗自由基能力有关。

  • 标签: 黄芪 抗疲劳 心房钠尿肽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运动引起心肌肥大的产生及发展机制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并且一直是备受运动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国内外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已就心肌肥大的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仅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制方面,就诱导其发生的刺激因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运动性心肌肥大 神经内分泌 信号转导通路 基因表达
  • 简介:肌球蛋白是骨骼肌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主要由两条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和两对轻链(MyosinLightChin,MLC)组成。其中MHC在肌肉细胞中表达有多种同功异构型(Isofonn),同功型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和骨骼肌的收缩性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不同运动形式的影响下同功型之间会相互转化。肌球蛋白MHC合成的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而运动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变化。神经及内分泌在运动对肌球蛋白MHC基因表达影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 标签: 骨骼肌 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表达 运动训练
  • 简介: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侣、抗氧化、抗损伤、协同免疫及抗细胞凋亡等多种功能,不仅生物界对它越来越关注,而且运动医学界的学者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HSP70作为细胞应激蛋白,对不同强度与形式的运动,其反应和适应有很大差异,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运动规律,从而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HSP70 运动 心肌 骨骼肌
  • 简介:目的:研究低氧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的情况。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运动组采用负荷跑台训练8w,一周训练6d,运动量从最初的10m/min、时间为15min增加到第8周的速度为25m/min、时间为50min,每周逢双在海拔1500m的低氧环境下进行低氧训练,低氧浓度从最初的1500m海拔高度增加到训练结束的3600m海拔高度。结束训练后,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材。采用HE染色、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Bcl-2、Bax和CD34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毛细血管的生成情况使用显微图象分析。结果:1)低氧对照组心肌组织细胞开始出现凋亡,血管生成没有;2)运动组心肌组织细胞有凋亡发生,血管生成也开始出现;3)低氧训练组与其它组别在凋亡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血管新生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p≤0.05)。以上情况提示低氧复合运动不会加重心肌组织细胞凋亡,但会促进血管新生。

  • 标签: 低氧训练 细胞凋亡 血管新生
  • 简介:目的:研究8周有氧跑台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内CREBmRNA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10)和运动训练组(T组,n=10),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跑台训练,每周训练5次,第8周对C组和T组进行为期6天的Morris水迷宫实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8周有氧跑台训练增强T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上调T组大鼠海马内CREB(上调28.8%)的基凶表达。结论:8周有氧跑台训练促进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跑台训练显著上调大鼠海马CREBmRNA的表达有关。

  • 标签: 有氧跑台训练 学习记忆 海马 CREB
  • 简介:目的: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腓肠肌拉伤,观察其对于肌肉损伤部位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14组和D14-40Hz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腓肠肌拉伤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D14-40Hz组开始予以电刺激,其余组继续喂养。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当天,模型组在造模当天,D14组和D14-40Hz组在第14天进行在体力矩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腓肠肌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关节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36±0.045(Nm),模型组肌肉拉伤后即刻关节最大等长力矩下降为0.176±0.034(Nm),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D14-40Hz组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47±0.038(Nm),与D14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测定结果:肌肉拉伤后第14天MyoD蛋白表达D14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MyoD蛋白表达D14-40Hz组比D14组增强明显(P〈0.05);肌肉拉伤后第14天,D14-40Hz组Myog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D14组(P〈0.05)。结论:腓肠肌急性拉伤后,早期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关节力矩,并促进了MyoD与Myogenin的表达,对组织修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 标签: 腓肠肌拉伤 电刺激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大脑皮层神经元中枢神经疲劳过程中γ-氨基丁酸(GABA)和乙酰胆碱(ACh)神经递质表达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借助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并利用WesternBlotting、HPLC等方法研究60min缺氧刺激对神经元HIF—let、GABA和ACh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刺激后HIF—1a、GABA和ACh的表达均有显著变化,两种递质的变化呈现异向同步性;24—48h后,二者的变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缺氧可以诱导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GABA和ACh的表达升高和降低,二者协同作用可以诱导神经元的自我保护效应。

  • 标签: 中枢疲劳 γ-氨基丁酸(GABA) 乙酰胆碱(ACh) 大脑皮层 动态变化
  • 简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采用ELISA法,研究短期低氧、不同强度常氧运动和高住低练对大鼠腓肠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和常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VEGF表达属早期效应,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比间歇性的高强度运动诱导更多的VEGF表达,高住低练削弱了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诱导的VEGF表达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低氧 高住低练 运动强度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和补充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甘油(NG)对兔骨关节炎(OA)模型中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13表达以及NO含量的影响,探讨CPM下调MMPs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3~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其中6只进行假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外24只建立膝关节OA模型,术后随机分为4组,即OA对照组(OA组)、OA硝酸甘油给药组(NG组)、OA持续被动运动组(CPM组)、OA持续被动运动+硝酸甘油给药组(CPM+NG组),每组各6只.NC组和OA组不作处理,NG组给予NG软膏膝关节局部涂抹,CMP组在CPM训练仪上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MP+NG组即在运动干预的同时给予NG局部涂抹.4周后取各组软骨组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HE染色观察软骨形态学变化并进行Mankin's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MMP-1和MMP-13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MP-1和MMP-13蛋白表达量.结果:NO含量、Mankin's评分以及MMP-1和MMP-13mRNA和蛋白水平在OA组明显高于NC组(P<0.01),NG组高于OA组(P<0.01),CPM组低于OA组和NG组(P<0.01),CPM+NG组低于NG组(P<0.01),但高于CPM组(P<0.01).结论:CPM通过抑制软骨细胞NO合成下调MMP-1和MMP-13表达,进而对软骨细胞起保护作用.

  • 标签: 持续被动运动 骨关节炎 软骨 一氧化氮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丝氨酸蛋白酶(Omi)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n=6)、离心运动2大组(n=30),离心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一次性离心运动,分别于运动后即刻(E0组,n=6)、运动后12h(E12组,n=6)、运动后24h(E24组,n=6)、运动后48h(E48组,n=6)和运动后72h(E72组,n=6)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比目鱼肌待测;使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Omi、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水平;Co-IP法检测XIAP和Omi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离心运动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后Omi、XIAP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能明显增加XIAP和Omi的结合量。结论:离心运动能够激活骨骼肌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诱导Omi和XIAP的表达上调,促进XIAP与Omi相互结合,Omi可能在促使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介导作用。

  • 标签: 离心运动 骨骼肌 细胞凋亡 OMI XIAP
  • 简介:目的:验证长期中度跑步运动是否能够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表现,且是否与小鼠海马区CD47高表达有关。方法:选取40只11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将其分到运动组和对照组,并做2个重复实验。第1重复实验,运动组的动物接受不同时间(2、3、4周)的长期跑步运动训练,并且在最后一次运动训练后0.24h处死。参照SRERE的方法测定柠檬酸合酶活性,利用皮质酮ELISA试剂盒来测定小鼠血清中肾上腺皮质酮的浓度,利用WESTERNBOLT测定CD47蛋白表达的变化。第2重复实验,通过避暗实验观察大鼠恐惧学习能力的行为表现。结果:经过4周长期运动训练后,运动组柠檬酸合酶活性增加,避暗实验的行为表现获得改善;在最后一次运动后0h雄性BALB/c小鼠海马回中CD47蛋白质表达增加,且CD47蛋白质表达量水平可维持超过24h。结论:长期运动可加强雄性BALB/c小鼠恐惧记忆的形成,能够改善恐惧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能刺激海马区CD47的表达稳定上升,且具有运动时间的依赖性。

  • 标签: 运动 BALB C小鼠 记忆 CD47
  • 简介:震动世界体坛的里约奥运会火炬熄灭了,拉开了备战四年后东京奥运会序幕。2016年末,我国媒体公布了中国体育价值榜“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运动员、运动队影响力榜”评选的前十名。评选结果,令我这“闻荣誉而不欢,遭忧难而不变”年过七旬的老游泳人百感交集。此情此景,不免想起我国宋代大作家司马光,在他流传千古的名著《资治通鉴耀的一句铭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标签: 中国代表团 体育价值 核心竞争力 东京奥运会 感恩 世界体坛
  • 简介: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组进行8周56天的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TM组灌胃采用黄芪、红景天、丹参、苦参等组成的复合中药制剂,剂量为1g·kg-1,体积为5m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h,采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TNF-αmRNA、IL-1βmRNA、IL-6mRNA、IL-18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mRNA、IL-1βmRNA、IL-6mRNA和IL-18mRNA表达,OM、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T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结论:8周过度训练致大鼠发生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同时ECM沉积加强。补充补益中药可通过抑制肾脏组织TNF-α、IL-1β、IL-6、IL-18的表达进而减轻了过度训练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抑制ECM的合成和(或)促进ECM的降解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延缓或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缺血再灌注对肾脏的损害。

  • 标签: 补益中药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外基质
  • 简介:目的:探讨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抑郁大鼠开场实验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清皮质醇和前额叶皮质(PFC)自由基代谢及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3组,每组10只。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大鼠每日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1次,连续28天,同时应激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跑台运动。跑台运动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及PF区自由基含量,运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主动活动能力及探索行为,Y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PF区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及修饰次数显著增多(P〈0.01,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P〈0.05),粪便颗粒减少(P〈0.05);(2)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PF区SOD活性增强(P〈0.05),MDA含量下降(P〈0.05);应激运动组大鼠在Y迷宫训练中达到标准时训练时间缩短,电击次数减少(P〈0.05),Y迷宫记忆能力测试中,应激运动组大鼠错误次数少于应激模型组;(3)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PFC区原癌基因c-fos免疫阳性神经元面积及数量表达均增加(P〈0.05),灰度值虽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跑台运动可提高抑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跑台运动降低抑郁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增强脑抗氧化能力及上调前额叶皮质c-fos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跑台运动 抑郁大鼠 血清皮质醇 自由基 学习记忆 前额叶皮质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中NO、eNOS含量及肾脏PAI-1的表达的影响,以期对运动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进行高脂高糖膳食6周后,注射STZ,并通过测定血糖确定造模成功,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MC),糖尿病运动1组(DME1,跑速为10m/min),糖尿病运动2组(DME2,跑速为15m/min),糖尿病运动3组(DME3,跑速为20m/min),运动组每天1小时跑台运动,每周5天,持续6周。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血糖极显著下降(P〈0.01);血清NO、eNOS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P〈0.01);肾PAI-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而运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耐力运动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血清NO,eNOS的含量,降低了肾脏PAI-1的表达,其中运动1组和运动2组更明显地控制了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 NO ENOS PAI-1
  • 简介:目的:观察8周有氧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自由基及纹状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有氧跑台运动增强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去卵巢安静组和去卵巢运动组。安静组在笼内正常生活,不运动;去卵巢运动组大鼠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连续8周。8周后检测大鼠脑自由基代谢。利用八臂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纹状体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假手术安静组比较,去卵巢安静组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P〈0.01),工作记忆错误、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减弱(P〈0.01),MDA含量增加(P〈0.01),纹状体c—fos表达显著减弱。(2)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上调纹状体c—fos表达。结论:雌激素缺失可以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支持长期跑台运动可能是去卵巢大鼠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有效措施;机理可能与跑台运动促进去卵巢大鼠脑自由基的清除及增强纹状体c.fos表达有关。

  • 标签: 跑台运动 去卵巢大鼠 学习记忆 脑自由基 c—f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