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耶稣会士在明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他们在沟通中西文化的对话和深层次的交流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一成就的取得与耶稣会制订的"文化适应"政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明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完全可能的,但同时也凸显出两种异质文化对抗的强度和完全融合的难度.

  • 标签: 耶稣会 桥梁 文化适应
  • 简介:I特优3381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I龙特甫A作母本。新恢复系龙恢3381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籼新组合。谊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经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471.8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3%。达到显著水平。奎生育期129d。2006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求。

  • 标签: 杂交水稻 晚籼组合 I特优3381 选育
  • 简介:邢慈静是明著名女文学家、书画家,是我国文坛上绚丽多彩、光彩夺目的一支奇葩.其艺术成就,无论在文学创作上,还是书画艺术方面,均享有盛名,对后代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来禽夫子 能文能武 才华横溢 传世墨迹
  • 简介:本文以《基础微生物》课程改革为例,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开发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上台讲演、自由讨论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整合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课的系统性;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交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编写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案、改革考核方式等,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 标签: 微生物学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 简介:“三早一”活动,是改善学生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推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常态化与菜单化、专业性与结合性,开展“三早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强“三早一”习惯养成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建立保障体系是基础,提高教育有效性是重点,落实“三全育人”是根本。

  • 标签: 高职院校 “三早一晚” 习惯养成教育 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