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浙西词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初祖曹溶,领袖朱彝尊,后至康、乾年间,又有厉鹗崛起。浙西词是清代词坛绵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词。可是,学术界对这一大流派研究甚少。本文主要从曹、朱、厉三家入手,着重论述其词论主张、词作风格诸问题,从而阐明浙西词在中国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其为常州词所代替的原因,以为今天的借鉴。

  • 标签: 浙西词派 曹溶 朱彝尊 厉鹗
  • 简介:在清代文学史上,桐城是一个时间最长、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散文创作流派。它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有诸多原因,其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靠书院讲学来传衍。本期发表三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论。

  • 标签: 书院 原因 讲学 文章
  • 简介:在中国,《红楼梦》研究历时200多年,演化的派别繁多。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红学流派更有评点、题咏、索隐、考证、解梦、辩伪等等。其中,索隐们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例如,刘心武从周汝昌先生考究的红楼梦中秦可卿人名的谐音“情可倾”的探佚入手开拓自己的红学研究。

  • 标签: 魔幻小说 《红楼梦》 红学研究 《哈利·波特》
  • 简介:首先,徽朴学的兴起推动了清代乾嘉学术的昌盛。以戴震为代表的徼州朴学家的思想浓度和学术水平无疑是中国18世纪的高峰标志,徽朴学不仅影响徽州,还成为整个清代的学术风气。自从徼州学术自立一,师师相承,著书立说,枝高荫广。徽朴学的学术传人也越过区域界限而遍布全国,影响之大,称盛一时。

  • 标签: 徽派朴学 朴学贡献
  • 简介:本文以温州民营企业法服饰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分别从品牌、宣传传播、产品设计和开发、营销策略、生产和管理五个方面考察了法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对即将加入WTO的我国企业,尤其是对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上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国际化 民营企业 经营管理 服装企业 品牌战略 产品设计
  • 简介:第三党和改组乃十年内战初期出现于中国舞台的两个政治派别。一方面,双方从产生到反帝反蒋乃至消亡皆颇近似;另一方面,由于成员构成有别,以致彼此的政见、目标、地位均呈现差异。两相比较,高下乃见。

  • 标签: 第三党 改组派 比较 共同 差异 评价
  • 简介:从诸宫调的用韵、元代北方方言区作家的用韵比较、元代时人的论述、元本中的异体字、与同期韵书的不同等几个方面力证"入三声"是通语的实际反映.其中,元代笔记中的某些论述是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补前人论述.

  • 标签: 原音 元代 异体字
  • 简介:古典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艺术及生活密切联系.他们的创作无不吸取了当时各种各样民间的和民族的音乐营养,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 标签: 西欧 古典乐派 创作特征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 简介: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端离不开庞德(EzraPound,1885~1972)及其创立的意象和东方诗学。意象的诞生和理论开始了庞德对现代诗歌的征途。而随后对东方诗美学思想的吸收和运用使其诗艺日臻成熟,从而形成了庞德特有的跨文化诗学。意象和东方诗学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庞德的现代性,并对美国现代主义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终其一生,庞德创立了一个“庞德时代”,特别是就其诗学理论而言。

  • 标签: 庞德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性 意象派 东方诗学
  • 简介:前些年,我家还住在老房子里,燕子就住在堂屋里的正梁下,垒了一个椭圆形巢儿,在里面温馨地生活。燕子成双入队,在院子里追逐,在凉衣绳上歌唱,在巢里喃喃微语。天空刚刚放亮,父亲早早起来,开了门,然后给那头老黄牛喂上草料,蹲在牛栏门口抽烟。老牛看他一眼,然后低头吃草,再看一眼,再吃草。父亲就说”快点吃,待会咱去地里犁地。”老牛便把嘴伸到草料里不肯抬头,父亲看着老牛吃草的样子呵呵笑了。

  • 标签: 黄牛 父亲 燕子 草料
  • 简介:通过对《四声均和表》和《示儿切语》的研究,考察了清代乾嘉学派中皖名家洪榜的音韵学。同时以其前辈江永、戴震的韵学为参照,揭示了皖内部从江永到戴震到洪榜的韵学传承脉络。通过对声母表的研究,阐明了徽语在江、戴、洪三代学者韵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

  • 标签: 洪榜 《四声均和表》 《示儿切语》 皖派 江永 戴震
  • 简介:在新感觉小说中,摩登女郎是一道常见而又靓丽的风景,她们的形象和活动构成了她们在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两大理由。形象之美促进了活动之繁,而活动的性质和等级又传达出文学作品书写的潜在话语,与都市密切相连的现代性、颓废化、消费主义、媚俗主义等理论借助摩登女郎这一新颖的视角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结合摩登女郎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能进一步预示出摩登女郎的悲剧性未来。摩登女郎们的主动性享乐、堕落,一方面展现出女性对其主体地位的诉求,另一方面展现出她们精神上的懒惰和无能。

  • 标签: 新感觉派小说 摩登女郎 都市文学
  • 简介:书院对清代学术影响极大,对文学的发展亦有推助之功。桐城文能绵延二百余年,有诸多原因,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条是靠书院讲学来传衍。包括姚鼐在内的众多名家都曾主持书院讲席,且历时较长,培养出众多弟子,几乎代有传人。依此传衍途径,桐城文在广西形成包括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王拯在内的“岭西五家”;在河北,经过张裕钊、吴汝纶、王树椅等人的努力也形成风气。桐城文因此以东南一隅为中心扩展开来,在地域上获得一种平衡,形成既有时间长度又有空间广度的全国性文。文学流派的传衍方式有多种多样,然而像桐城文这样以书院为媒介颇有规模地传衍,则前所未有,从中亦可稍见教育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 标签: 桐城文派 书院 讲学 传播 文学史
  • 简介:新文化运动期间北大学术风气对全国学术思想有很大影响,文科中新旧观念的并存更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围绕北大当时两种学生刊物的刊布,结合具体历史场景讨论1917-1919年间北大内部国故与新文化形成对峙的过程,从中看出"兼收并蓄"的校风下这两力量在学校内部的生存状况。旧虽然在对待新文化的态度上与新派迥异,但同时也自觉与校外旧势力区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校内新派在对峙中形成积极的制衡,维系了北大内部权势结构,表明新旧之间的差别并不如后人想象的那样大。

  • 标签: 兼收并蓄 新旧之争 北京大学 国故派 新文化派
  • 简介:陈若曦小说创作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其作品,特别是早期作品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到处渗透着象征、暗示手法,神秘主义及超现实的时空交错手法,反讽手法以及意识流手法。对陈若曦小说创作中使用的现代艺术手法进行了探析

  • 标签: 陈若曦 小说 现代主义 艺术手法
  • 简介:建筑具有极强的徽州地域特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着重阐述了如何表现徽建筑的艺术特征与建筑美感,探讨了场景模型制作流程与制作规范,分析了徽建筑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与技巧;同时深入研究了场景模型UV贴图制作环节,如何高效地利用MAYA贴图来表现人工场景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自然、逼真的视觉效果。

  • 标签: 徽派建筑 MAYA建模 模型布线 UV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