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中唐的古文运动,宋代的诗文本新运动、明代的前、后七子复古运动等等,它们大都打着复古之名而行革新之实,复古与革新这一矛盾是那样和谐地共存。本文对中国文学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背反现象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文学复古运动 文学发展 文学创作 古文运动 前后七子 初唐诗坛
  • 简介:对戴复古的研究,自南宋至今络绎不绝,前期从对其诗词进行品味、评点,到对其诗词的整理编选,从而打下了文献学的基础.20世纪以来,戴复古研究基本是以传记、文学史、诗文选注等方式出现.五六十年代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对戴复古褒贬不一,提及不多.前80年论文一直少见,80年代以后,戴复古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对其生平和诗歌展开讨论,学位论文也多了起来.21世纪的最近十年,重点相对集中在其诗歌创作和诗文理论两个方面,并在宋诗研究和江湖诗研究的大背景下,给江湖诗和戴复古都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的确认-在南宋中晚期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晚宋之冠”.

  • 标签: 南宋 诗人 戴复古 文献综述
  • 简介:复古的山水诗不仅注重抒写胸中丰富的情理世界,在审美艺术上也取得不凡的成就。总体上看,戴诗不作一般的敷彩设色,而是表现出较强的写意艺术,扩大诗的审美内涵;在审美空白艺术方面也有着过人之处,追求虚静空灵的审美意境,句清意新,极富美的张力。审美空白艺术到唐人手中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美学规范,宋代以后得以深化和完善,戴复古在其间也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 标签: 戴复古 山水诗 写意艺术 审美空白 唐人
  • 简介:王越是明代的台阁重臣,其创作虽一定程度上受到台阁诗论与创作的影响,但他强调“浩然之气”,追求道与古人相合,并随着个人生活环境由台阁转入边塞,其诗歌创作也明显具有了向儒雅文学复归的特征。

  • 标签: 王越 浩然之气 复古
  • 简介:浙西词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初祖曹溶,领袖朱彝尊,后至康、乾年间,又有厉鹗崛起。浙西词是清代词坛绵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词。可是,学术界对这一大流派研究甚少。本文主要从曹、朱、厉三家入手,着重论述其词论主张、词作风格诸问题,从而阐明浙西词在中国词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其为常州词所代替的原因,以为今天的借鉴。

  • 标签: 浙西词派 曹溶 朱彝尊 厉鹗
  • 简介:一、《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日本的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世人所谈论的日本对“万世一系”的天皇崇拜、“地域集团主义”、靖国神社“症候”等诸多日本文化独有的现象,我们都可以从日本神道中寻找根源。因此,神道是理解日本文化特质的第一条线索。而日本神道在漫长的2000多年发展中,大体上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含学派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和教派神道并存的几个阶段。

  • 标签: 神道教 哲学思想 复古 日本民族 靖国神社 学术价值
  • 简介:在清代文学史上,桐城是一个时间最长、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散文创作流派。它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有诸多原因,其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靠书院讲学来传衍。本期发表三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论。

  • 标签: 书院 原因 讲学 文章
  • 简介:在中国,《红楼梦》研究历时200多年,演化的派别繁多。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红学流派更有评点、题咏、索隐、考证、解梦、辩伪等等。其中,索隐们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例如,刘心武从周汝昌先生考究的红楼梦中秦可卿人名的谐音“情可倾”的探佚入手开拓自己的红学研究。

  • 标签: 魔幻小说 《红楼梦》 红学研究 《哈利·波特》
  • 简介:首先,徽朴学的兴起推动了清代乾嘉学术的昌盛。以戴震为代表的徼州朴学家的思想浓度和学术水平无疑是中国18世纪的高峰标志,徽朴学不仅影响徽州,还成为整个清代的学术风气。自从徼州学术自立一,师师相承,著书立说,枝高荫广。徽朴学的学术传人也越过区域界限而遍布全国,影响之大,称盛一时。

  • 标签: 徽派朴学 朴学贡献
  • 简介:汉宁波天一阁藏《四明桃源戴氏家乘》收录有宋南塘谱系和南塘谱实,明确记载了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的世系和生卒年,是新发现的有关戴复古研究的重要文献。该谱流传有序,其内容与戴复古诗集和近年发现的戴氏族人墓志铭等史料可相印证,比较可靠。谱载第一世戴溢从福建迁来,历叙其八传至戴复古,据此排出了十分直观的南塘戴氏十一世的世系表。戴复古谱名硅,字式之,号石屏,生于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四日,卒于淳裙七年(1247年)三月十三日,年81,娶吴氏,继娶楼氏,合葬屏山白岩下。今后可标作:戴复古(1168—1247年),这样可以消除文学史上的问号了。

  • 标签: 宗谱 南宋 戴复古 世系 生卒
  • 简介:复古《石屏诗集》中之《慧力寺避暑》一诗,清《嘉庆太平县志》认为慧力寺就是温岭小塘岭下(今大溪镇塔岙村)之惠力寺,于是以此为据,历来成为定谳。考之诗中人物,均江西清江人,考之诗人行迹亦在清江,清江之慧力寺内有苏东坡的写经台,曾藏有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碑,为当地名刹。诗人与三当地诗人游当地名刹,顺理成章。且“慧力”与“惠力”本不相同,是老县志编者未加考证所致。因此,戴诗所指慧力寺当在江西清江县,特为辨之。

  • 标签: 戴复古 慧力寺
  • 简介:本文以温州民营企业法服饰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分别从品牌、宣传传播、产品设计和开发、营销策略、生产和管理五个方面考察了法企业的国际化历程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对即将加入WTO的我国企业,尤其是对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上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国际化 民营企业 经营管理 服装企业 品牌战略 产品设计
  • 简介:第三党和改组乃十年内战初期出现于中国舞台的两个政治派别。一方面,双方从产生到反帝反蒋乃至消亡皆颇近似;另一方面,由于成员构成有别,以致彼此的政见、目标、地位均呈现差异。两相比较,高下乃见。

  • 标签: 第三党 改组派 比较 共同 差异 评价
  • 简介:从诸宫调的用韵、元代北方方言区作家的用韵比较、元代时人的论述、元本中的异体字、与同期韵书的不同等几个方面力证"入三声"是通语的实际反映.其中,元代笔记中的某些论述是笔者新发现的材料,可补前人论述.

  • 标签: 原音 元代 异体字
  • 简介:古典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艺术及生活密切联系.他们的创作无不吸取了当时各种各样民间的和民族的音乐营养,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 标签: 西欧 古典乐派 创作特征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 简介: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端离不开庞德(EzraPound,1885~1972)及其创立的意象和东方诗学。意象的诞生和理论开始了庞德对现代诗歌的征途。而随后对东方诗美学思想的吸收和运用使其诗艺日臻成熟,从而形成了庞德特有的跨文化诗学。意象和东方诗学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庞德的现代性,并对美国现代主义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终其一生,庞德创立了一个“庞德时代”,特别是就其诗学理论而言。

  • 标签: 庞德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 现代性 意象派 东方诗学
  • 简介:通过对《四声均和表》和《示儿切语》的研究,考察了清代乾嘉学派中皖名家洪榜的音韵学。同时以其前辈江永、戴震的韵学为参照,揭示了皖内部从江永到戴震到洪榜的韵学传承脉络。通过对声母表的研究,阐明了徽语在江、戴、洪三代学者韵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

  • 标签: 洪榜 《四声均和表》 《示儿切语》 皖派 江永 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