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928年,郁达夫在与梁实秋论争时涉及了两位美国文学批评家:白璧德与辛克莱。郁达夫一开始猛烈抨击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随后,却向传统回归。对于辛克莱的文艺观,郁达夫始终认同,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开始对辛克莱片面接受。

  • 标签: 郁达夫 美国文论 白璧德 辛克莱
  • 简介:"三国文化"作为学术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对其概念的研究经历了提出期、充实期、拓展和完善期三个阶段。目前,学术界对三国文化之"源"形成了统一认识,而对三国文化之"流"则尚存争议。"三国文化"概念定义的基本原则必须以某一学科或流派的角度来表述,体现出明显的学科特点、研究视角和理论方法;必须是一个体系,既有简明扼要的定义表述,也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文化要素不能出现在概念表述之中。因此,三国文化狭义指三国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广义指由三国历史产生和衍生的人类物质、精神(包括心理)财富总和。三国文化首先是个历史概念,同时也是个发展概念。

  • 标签: 三国 三国文化 学术史 学科化
  • 简介: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为中国文化输出、中外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来华留学和书报出口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模式,文章以来华留学生数以及中国书报产品出口额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代理变量,基于2004-2015年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孔子学院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每设立一所孔子学院促进5.98%的中国书报产品出口,并吸引6.48%的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更好地依托孔子学院平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议。

  • 标签: 文化贸易 孔子学院 文化软实力 文化输出 一带一路
  • 简介:摘要:对于狄更斯作品《艰难时世》的解读,学术界多从人物性格和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而对该小说在共同体形塑方面的启发很少提及。狄更斯将创作背景置于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此时产业革命已处于完成阶段,而英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却越来越尖锐。狄更斯通过描写生活在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一个典型地区——焦煤镇的几个典型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冲突,向世人传递一个信息:任何理想共同体的最终建构靠的是情感力量而非那些冷冰冰的“事实”或强制性的规训和惩罚。

  • 标签: 狄更斯 《艰难时世》 共同体 意像
  • 简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能够迅速适应职场需要,该目标要求本科教学适应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它要求外国文学课程更加关注作品的创业(商业)叙事与创新思维,适当减少文本审美赏析,以精准的教学内容改革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标签: 应用型本科 外国文学课程 教学内容 改革研究
  • 简介:文化交流是民族、国家和人民之间最高、最深层次的交流,文化外交是国与国之间建立友好合作的桥梁与纽带。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文化外交的重要途径。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反映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面镜子。当前出现的国际“汉语热”现象无疑是中华文化吸引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可利用国际“汉语热”升温的契机,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合理利用新媒体和外国留学生的力量,进一步使外国民众接受、认可甚至爱上中华文化,实现民心相通的文化外交价值。

  • 标签: 汉语热 民心相通 文化外交
  • 简介:该文原刊于《国师季刊》1941年1月31日第9期。《国师季刊》为原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校刊。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钱钟书之父,现代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光华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浙江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抗战胜利后,钱基博出任武汉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本文最初为他在蓝田国师一次讲演的讲稿,讲稿后收入《国师季刊》。在这篇文章中,钱基博从湖南"雄深雅健"的自然风物讲到湖南文学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格,追溯了湖南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援引了屈原、柳宗元的作品以为阐发;继而又从湘中文学陡然转笔至湘人文学,并认为湘中乃近百年中国文学之滥觞,近百年中国文学三派都源自湖南,这三派包括汤魏经世之学、曾国藩湘乡一派以及王闿运湘潭一派,而后即历数了三派先辈治文学之道。文章是对学生的讲话,因此后面很大一部分即是以先辈激励后生,授以习文之法,借此呼吁学生重视国文,提高国文水平。

  • 标签: 钱基博 湘学 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 国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