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唐山在历史上有过4次设市,分别是1925年、1928年、1938年和1946年。现在学者们公认1928年设市不符合条件,1938年由日伪政权设市应当否定,但对1925年设市还是1946年设市存在分歧。虽然1946年国民政府在唐山所设市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市制,是具有近代行政区划建制意义的市制,但通过考察史料可知,1925年设市说应该更符合实际。

  • 标签: 唐山市 设市时间 市自治制
  • 简介:“前后”和“顿渐”是早期南禅思考修行和解脱时常用的哲学语言,这些语言中蕴含着对于时间的思考.早期南禅认为时间表现于个人和众生的“心”中,是一种对于“念”的错觉.时间有着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即以时空交错显示“顿悟”时融汇中西古今的思维跳动.早期南禅对时间的思考是一种对时间的承认,同时亦是一种对时间的解构,以弱化物理时间前后、长短、快慢的属性和以心理无念的超越性来解构时间,从而达到对时间的领悟和自身的解脱.

  • 标签: 《坛经》 时间解构 顿悟 超越
  • 简介:在《存在与时间》的“导论”部分,海德格尔认为厘清存在问题必须对存在论的历史进行解构。解构意味着我们已经对存在已经有了一个本真的理解。这种本真的理解海德格尔认为是通过现象学实现的。为了回答现象学何以如此?海德格尔探讨了现象和逻各斯这两个组成现象学的语词,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现象学的现象即是存在,故现象学是存在论;现象学的逻各斯是存在在此在的生存中的展开,故是此在的释学。

  • 标签: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现象学 逻各斯
  • 简介:2014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光明日报社、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和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四届"美丽中国·水生态研究"高峰学术论坛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国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浙江省林业厅原厅长、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楼国华,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许利群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教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闫彦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张跃西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UFZ)沈百鑫教授、井冈山大学邱斌副教授、姚声正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本刊上一期已经刊发曹顺仙、余谋昌、闫彦和张跃西四位专家的发言稿,这一期刊发沈百鑫、邱斌和姚声正三位专家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 标签: 水文化 水生态 水资源 五水共治
  • 简介:培养高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社会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高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体系”为理论模型,提出了形成高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合力、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反馈激励体系、优化高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等实践途径.

  • 标签: 高职大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途径
  • 简介: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由于其儿童视角的“原生态性”和“回溯性”特征,从而分别在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也即小说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两个方面对小说的主要文体特征—散文化产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横向的空间性与纵向的时间性相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经纬线,将一幅幅看似松散的图景联结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

  • 标签: 《呼兰河传》 散文化 文体特征 儿童视角
  • 简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化局面。微课将传统45分钟大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知识点为单位切分为单独的小模块课程,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该文通过简述并评述微课"法语时间表达",提出微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大学法语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小模块 微课 教学模式
  • 简介:本文利用上海市1993-2013年数据对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则增加0.996个百分点。上海市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的格兰杰原因,表明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所以上海市应当要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 标签: 高等教育规模 经济增长 校企合作
  • 简介:在对福州大学城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创建创新俱乐部类型,建立俱乐部联盟,确实落实指导老师工作量、津贴,促进与校外专业俱乐部、社区体育的共建,重视俱乐部学生骨干的培养,明确并强化校园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责,加强俱乐部市场开发、拓展资金来源等主要措施来促进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普通高校 体育俱乐部 课外活动
  • 简介:本文利用2011年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对本科生的时间分配现状进行描述,并探讨了上课、课外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及休闲活动、工作职责和通勤六项活动时间分配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课、课外学习、社会及休闲活动时间均显著地影响学习成绩;上课和课外学习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社会及休闲活动时间却对其有消极影响;课外活动、工作职责及通勤时间对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影响。这启示学校在尊重不同群体学生的时间分配特征的基础上,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和课外指导、培养学生规范利用时间的意识与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和学习成绩。

  • 标签: 本科生 时间分配 学习成绩
  • 简介:为了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本文采用如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关的问卷和访谈提纲,较为全面地收集了相关的数据,详实地分析了当宝安区民办教育的整体发展态势。从研究的结果来看,至今宝安区的民办教育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具体表现为民办教育规模稳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等,为宝安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深圳市宝安区 民办教育 发展 成效
  • 简介: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一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为基础,针对贵州省剑河县鹅掌楸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通过共生模式的建立,探讨自然保护区一社区的共生机制,提出研究区“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对策。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自然保护区一社区之间的内在逻辑,增强共生理论的解释力,让自然保护区一社区的发展具有更好的自我生长性。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社区 共生理论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