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在充分肯定美育教育重要性前提下,认为美育使命和性质既不是被学界所普遍认同“情感教育”,也不是较为流行“完人教育”界定,而是审美能力教育。并且较深刻地阐释了其主要构成要素,即审美感觉力和审美理解力在审美能力教育中重要作用和功能

  • 标签: 情感教育 完人教育 审美能力的教育 审美感觉力 审美理解力
  • 简介:意义问题是生活本身问题,人就是在追寻意义中获得生活超越和心灵安顿。传统德育远离生活,遗忘了人生命价值,远离了人生活体验,缺乏主体之间交往和对话,导致生活意义缺失。要走出这种困境,当代德育必须肩负起自己使命,引导学生保持生命惊奇、坚守生命信仰、关注苦难体验、培养超越精神、走向交往对话以及追求幸福生活,从而使学生逐步改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

  • 标签: 德育 生活 意义 使命
  • 简介:不均衡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典型特征,表现为高校分布以城市为中心且地区分布不平衡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地区不平衡等方面。城市辐射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和发挥,教育资源却更为垄断和集中,从而加剧了教育发展不平衡。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自然现状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两者并存”观念难题,同时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双重使命,前者是高等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后者又是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要求:深刻理解大众化进程中双重使命,是成功把脉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金钥匙。

  • 标签: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双重使命 实现
  • 简介:<正>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

  • 标签: 新儒家 世界公民 陈寅恪 自成系统
  • 简介:<正>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

  • 标签: 先务 内省不疚 足宽 守身 则天 乐之
  • 简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有三种简单而强大情感主宰着我一生:对爱渴望、对真理探求、对苦难大众巨大悲悯。——罗素

  • 标签: 学者语
  • 简介:<正>"实地"是对"书本"而言。社区研究和社会调查一样,注重实地考察,切身体验,直接去和实际社区生活发生接触,而尤注重于沉浸在那活文化里被熏染,去受陶融,同本区人一样感觉、思想和动作,这样生活完全打成一片

  • 标签: 社区研究 社区生活 社会调查 威廉·詹姆斯 全相 吴文藻
  • 简介:<正>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 标签: 勉之 以行 生活目的 伦理基础
  • 简介:<正>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

  • 标签: 内省不疚 足宽 则天 先务 守身 乐之
  • 简介:<正>当知做学问最高境界,也只像听人唱戏,能欣赏即够。不想自己亦登台出风头。有人说这样不是便会一无成就吗?其实诗人心胸最高境界并不在时时自己想成就。大人物,大事业,大诗人,大作家,都该有一个来源

  • 标签: 何论 日进 钱穆
  • 简介:<正>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对语言微妙地方没有敏锐了解,对抽象或笼统思想与人类经验具体事

  • 标签: 人类经验 利维斯 尖锐性
  • 简介:<正>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 标签: 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