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9年9月,少城小学由原小南街小学和锦城小学联合组建而成。学校位于宽窄巷子街口,地处成都文化保护区腹地。学校取“少城”之名,乃是借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打造成都文化保护区的一张教育名片。

  • 标签: 成都市 小学 少城 历史文化底蕴 保护区 学校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0年止,全国有高等农业院校66所(专科15所),专任教师2.6万人,在校研究生0.37万(博士240人),本专科生12.5万(专科3.7万);中等农业学校376所,专任教师2.8万,在校生18.4万。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之比为0.044:1:0.44:2.04,层次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学科专业建设,全国设有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51个(博士学位16个),学科专业103种(博士40种);本专科专业145种;中等专业105种。学科专业比较齐全,传统专业得到初步改造,新兴学科和产后贮

  • 标签: 农业教育 专科专业 高等农业院校 专任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 博士学位
  • 简介:碧水东流,竹影掩映,白鹭盘旋。成都市顺江路小学在厚重的蜀文化启迪下,倡导“顺其自然,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让顺小学子明礼诚信,乐学善思,成为有着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道德品质的人,为其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成都市 小学 顺其自然 办学理念 明礼诚信 道德品质
  • 简介:任何改革都是在艰难中前行,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改革的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理性地梳理与反思改革的利弊得失,不能智慧地探索与寻求改革的现实走向。那么,改革实践中究竟有哪些利弊得失,今后的路子到底如何走?曾经的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为了应答这些不容回避的现实追问,对课改八年之后的小学课堂进行了盘点。

  • 标签: 新课程改革 新课堂 盘点 国家级课改实验区 成都市 调研
  • 简介: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始建于1968年,1982年改制为中等职业学校,1990年获得四川省首批公办'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学校是一所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职业院校,面对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学校确立了'国际化'特色发展道路,秉承'与国际人才需求同步,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心心向善、事事尚美'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出众技能、良好品行'的人才的目标,通

  • 标签:
  • 简介:美国赠地学院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农业相关问题,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它成立了农业实验站,着力加强农业问题的研究。此外,它还创建了农业推广站,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可以说赠地学院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三结合的体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美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国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标签: 赠地学院 美国农业 研究 社会服务
  • 简介: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是整个农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系统中集中了全国近15万大中专农科毕业生(相当建国以来在农业系统工作农科毕业生的35.7%),担负着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任务。为了研究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讨农科人才合理学历结构,完善业务岗位与岗位规范,以及为深化农业教育改革,调整农业教育层次,合理的培养和使用人才,使农业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农业部于1985年、1986年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在全国对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

  • 标签: 农业技术推广 学历结构 农业系统 农业教育 技术成果转化 业务岗位
  • 简介:一、农业院校面向基层的问题过去,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去向,常提到要面向基层,面向工矿,面向边疆.作为农业院校,过去的基层一般指乡一级单位.文革以前,特别是六十年代,曾有一大批农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分到乡一级政府和场站工作,在那里

  • 标签: 招生制度 大学本科毕业生 一级单位 基层农业 中专毕业生 院校毕业生
  • 简介:都市教科院推进教育科研的有效经验表明,教育科研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服务于教育决策、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要建立有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做好科研规划,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加强研究工作学术指导,做好优秀科研成果遴选与推广,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要聚焦教育改革中的核心问题,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为主要抓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学习与创新中提升科研软实力.

  • 标签: 区域 教育科研 实践 推动
  • 简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教育史上出现过一种民办农业中学,它们的性质是半农半读。虽然它们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它为一代人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对一代入的思想和人生道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让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在中国教育史上一段艰难的教育历史过程。农业中学的存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产物,它客观上推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它的存在,为后来的农村中学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赵河农业中学 课程设置 教学管理
  • 简介:增强大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增强其学习的内部动力;要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增强其学习的外在动力;要找准内外部动力的结合点,实现内外动力的良性互动。

  • 标签: 大学生 学习动力 调查 途径
  • 简介:针对滁州市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解决的两点意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革、发展为动力,带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构建高科技含量的农业产业新结构

  • 标签: 滁州市 农业 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
  • 简介:农业中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实行半耕半读的学校。它由劳动人民集体创办,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生产知识技能的新型劳动者为目标。1958年,农业中学首先在江苏省创办,并在短时间内大量发展起来,这一现象的发生有着历史基础、政策推动力、现实需求等多方面的原因。

  • 标签: 农业中学 江苏 历史基础 现实需要 政策推动
  • 简介:近年来,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问题日益关注,其着力点由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转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以成都市玉林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具体实践为例,通过对样本学校个性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的解读,阐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和策略方法。

  • 标签: 国家课程 校本化 策略
  • 简介:<正>一经济,指的是物质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这一活动,无疑是人的历史活动。自有了人类以来,就有了经济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依靠人的活动,依靠人的求生存、求改造,求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断地向前推进。其表现形式,就是在生产力方面的不断前进和为人所需的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丰富的趋势。在这里,起直接决定作用

  • 标签: 决定作用 表现形式 历史条件 内在需要 物质财富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