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容宏的教育救国实践、教育近代化主张,尤其是其关于留学教育的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不能苛求。其事迹启示致力于先进文化前进方面的当代人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

  • 标签: 近代史 容闳 留学教育 教育救国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 简介:2003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由陈科美教授主编、金林祥教授副主编的《上海近代教育(1843—1949)》,弥补了上海近代教育史研究的缺憾。这本洋洋55万字的专著,凝结了老、中、青几代研究者的心血和心愿。在该书课题组中,陈科美先生是我国教育界著名前辈学者,早年留学美国,曾师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前辈学者章泽渊先生和钱四先生也承担了撰著的重任。金林祥先生作为中年学者,在课题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了拟定全书编写大纲和统稿等任务。而博士周瑾、张蓉、赵会可的参加,则为该书的研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经过他们多年的辛勤劳动,数易其稿,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 标签: 《上海近代教育史》 时代顺序 历史观点 教育活动
  • 简介:中国近代教育的主线与分期尚未形成共识,这严重影响学术研究、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近代教育史研究应该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作为研究的新视角。据此,近代教育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862—1903年教育现代化起步与初步发展时期、1904—1927年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化发展时期、1927—1949年教育现代化深入探索与路径分化时期,形成了新式教育的形式化、制度化、本土化的三次超越。这与建国以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相衔接,使其演变路径更加清晰,为当前教育现代化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支撑。

  • 标签: 中国近代教育史 教育现代化 主线 分期
  • 简介:湖南近代教育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快速;二是办学的类型与形式多样,但又偏轻偏重,极不平衡;三是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传统的经世致用学风仍在湖南士子身上发挥作用;四是体现了一种湘人对于新式教育的不断探索精神。湖南近代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湖南和中国培养了大批经国济世的人才;二是铸造了一种地方人文精神,提高了湖南自身的地位和品位。

  • 标签: 湖南 近代教育 新式教育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人文精神
  • 简介:文章对日本在前近代时期两个多世纪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史实和理念两个层面对日本教育近代化所面临的课题进行了国际比较。

  • 标签: 日本 闭关锁国 教育近代化 教育事业史
  • 简介:教会教育在近代湖南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会教育在湖南起步晚,发展快,在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中,教会中学教育的成绩最为突出。近代湖南教会教育具有门类齐全、自成体系;重视英语和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学生独立意识较强等特点。教会教育为湖南教育增色添彩,培养了众多人才。教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所裨益。教会学校师生的爱国运动也成为整个民族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近代教育事业史 湖南 教会教育 教育内容 特点 办学模式
  • 简介:日本近代教育通过学令、教育令、学校令三部学制最终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近代医学教育,为中国清末学制的建立和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照原型。对中国医界及医学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废医言论,加剧中西医对峙,进而彻底改变医学教育界的格局。

  • 标签: 日本学制 近代教育 清末学制 医学教育
  • 简介:教会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教会女校对中国近代女性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近代以来教会女校的教导,让福州女性开始打破传统束缚,积极走向社会,改变了旧时的婚姻观,努力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 标签: 教会女校 福州 女性 思想观念
  • 简介:<正>一、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的东北近代教育(1840~1911)(一)封建教育有所发展鸦片战争后,随着封建经济在东北地区得到继续发展,封建教育在东北地区也得到了继续发展。东北地区有相当一批官学、书院、义学创办于鸦片战争以后。与此同时,在民间还兴办起大量的私学。这些学校的创办,在化民成俗,推广封建道德和汉族文化,加快后进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大量的私学,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从整个封建教育来说,它已经腐朽不堪,官学甚至一些书

  • 标签: 近代教育 中国东北地区 封建教育 学堂 平民教育 军政当局
  • 简介: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曾作为“官师合一”角色的教师,在社会变迁中也面临重大挑战,教师制度也在近代化的洪流中呈现出多种教师制度并存、教师专职化角色凸显、制度化进程等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某项规定被调整、变异乃至废弃,而被另外的制度化了的内容所替代,这表明中国近代教师制度近代化的历程和中国近代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一样,同样是步履维艰、蹒跚而行。

  • 标签: 中国近代 教师制度 近代化 制度化
  • 简介:传教士是近代广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前驱。清末的办学形式主要是教会办学与私人办学相结合,到了民国,出现了公立学校、官办学校、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这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注重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与普通教育衔接,使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能自食其力,并回归主流社会。近代广州特殊学校的办学经验可为当今特殊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近代 广州 特殊教育
  • 简介:刘献君、房保俊在《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9期撰文指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末,成长于政权更迭之民国,却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一系列名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究其原因,虽有如人才储备、社会结构、政府扶持等外部原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支撑与引领。从1898年到1949年,

  • 标签: 高等教育理念 近代中国 《中国高教研究》 变迁 近代高等教育 2009年
  • 简介:特殊教育是世界入近世以后,人类文明形态进步的一大表征。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中实为前驱先路。先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Gutzlaff)夫妇创“澳门女塾”,部分以盲女为教学对象;继而,是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WilliamMurray)于1874年在北京建瞽叟通文馆,开启近代中国正规盲教育的门扉;再有,是美国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RogersMills)夫妇于1887年在登州设聋哑学校,创中国最早的近代聋哑教育机构。自此,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将近代特殊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引入世界上残障人数最多的国度。

  • 标签: 特殊教育 中国近代 发端
  • 简介:乡土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爱家乡、爱祖国情感方面的作用巨大而独特。近二年来,随着“研究性学习”在我省的推行,我们强烈感受到,利用乡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能有效地促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因为乡土以其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优势,可作为改革历史学科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突破口。乡土教学的内容与家乡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教学形式上适合学生走出课堂,

  • 标签: 乡土史 研究性学习 学习兴趣 中学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云在地球上空散去已整整50年了。这场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仍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引导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深人学习这段历史,将关系到他们认识了解今天的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探索21世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学 历史教学 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 简介:〔摘要〕随着初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模式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彻底的创新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学习政治与历史,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生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政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政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初中政史教学改革研
  • 简介: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儒家文明圈的一员,却以不同的道路迈向了近代化,在教育领域中分别以近代学制的颁布拉开了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本文通过对比两国近代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教育立法,探讨其中的相似性和异质性,使我们对中日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 标签: 癸卯学制 学制令 明治维新 清末新政 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