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教科书文本的权威性诠释使教师和学生都沦为客体。消解了其生命活力和创造性;教科书文本的主体性诠释克服了权威性诠释的弊病,但是理论上的缺陷使其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教科书文本诠释的“解释学循环”,从本体的层次上重视每一个个体的经验及其对文本的理解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对话.促进了每个个体的解放与和谐的共同体的建立,从而超越了权威性诠释和主体性诠释的困境。

  • 标签: 教科书文本 权威性诠释 主体性诠释 解释学循环
  • 简介:规训教学是教育教学领域里发生的以“规训”为主要表征的教学形态,具有三大特点:普遍的支配性霸权、突出的工具意识和功能、显在的“蓝本”课程内容观。规训教学以其对自身和学生的负面影响使其遭遇内在性危机:教学沦为制“器”工具,失去灵性和人性;压抑学生的精神和生命自由;窒息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由规训走向对话,是新的教学本质观的内在要求,对话教学以其独有的对话品性对规训教学提出挑战。教学实现由规训到对话的转变,要做到:弘扬追根朔源的“思”之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言说;激活课程内容的文本“活”性,确立师生与文本的交往和对话本质;基于师生的真实交往,构建心心相印的生存关系。

  • 标签: 教学改革 规训教学 对话教学
  • 作者: 石安琴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现代体育教学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 简介:中考是初中阶段学业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教育部教基[2002]26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它必须为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今年我省中考试题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考虑到其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同时,更加强调它对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展。命题以教学大纲和所使用教材为依据,并渗透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

  • 标签: 中考 物理 2003年 试题分析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 简介:随着学校变革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注重规范和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已经过时,管理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转移,不再执迷于控制,注重专业引领的新型教学领导和管理体系将逐步确立起来。这种新型教学管理范式的立论依据是教学的专业属性,逻辑基点是引领而非控制,其价值诉求是专业取向,它的内在构成是教学领导与管理的内在统一。

  • 标签: 引领型管理 教学专业 教学领导 专业取向
  • 简介: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 标签: 美国 课程史 文化史 文化批评
  • 简介:〔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的健康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学校体育也需要更顶层的设计。唯有如此,学生体质健康才能在“持续下降”中上升,健康是一种生命的舞蹈;健康是终极,追求健康就是追求生命的美,而体育运动就是一剂良方。

  • 标签: 〔〕新课改应试教育身体素 质软肋阳光体育
  • 简介:高中政治教学要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健全人格。高中政治课程要变单一教学为学科素养浸润,变单一课堂为课堂内外兼修,变单一考评为多元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由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

  • 标签: 高中 政治 学科素养 公民意识 课程意识
  • 简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与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导致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与发展:教育模式从全盘苏化走向自主创新;教育思想从禁锢封闭走向动态开放;教育观念从知识为本走向育人为本;教育对象从培养精英走向服务大众;教育功能从政治为纲走向面向社会;教育目的从道德至上走向二元融合;教育内容从专业教育走向通识教育;教育方式从单调情景走向人机对话;教育管理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融合;教育地位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 标签: 高等教育 价值取向 教育模式 教育思想 教育功能
  • 简介: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物质基础,随着素质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就成了很重要的事情,本文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 标签: 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 终身体育
  • 简介:体育兴趣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个层次。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研究发现,高中生体育兴趣发展水平总体符合一般兴趣发展规律,但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不同的体育兴趣水平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具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兴趣水平与体育成绩、体育态度、锻炼的意志力、锻炼习惯及对终身体育的预期均成高度正相关。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水平是终生体育的需要。

  • 标签: 体育 兴趣水平 终身体育
  • 作者: 张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科学、系统的训练对于运动员的生理机制及其心理状况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则通过描述运动员身体素质过度训练综合症的产生机制和产生原因,使大家对有关过度训练综合症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认识。
  • 作者: 李新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本文从三部分内容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第一部分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意识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探析了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原因,第三部分探讨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 简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多地关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忽视大学生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大学生内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确立内职业生涯目标和激发其内动力,帮助大学生建立内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平台,加强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等等。

  • 标签: 内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培养
  • 简介: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学》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知道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生物学的概况,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情感和能力。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偏重于让学生知道基础知识这个目标,忽略了后两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为知识点而教书"的应试教育体系,抑制或远离"为能力或素质而教"的教育学本质。素质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且运用这些能力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各个教育工作者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研究和寻求具体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此我利用《变异》的教学内容谈一点感想。

  • 标签: 遗传变异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生物学 基础知识 解决问题
  • 简介: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为运动主体的女性并没有掌握运动领导权,她们的话语和身体始终在民族大义、家国兴盛的宏大叙事宰制下奄奄一息。而要寻找女性身体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得以安放的合适位置,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坎途要走。

  • 标签: 民族国家 抗战叙事 女性身体 征召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