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研究的聚焦点。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慕课、雨课堂与混合式教学,随后将三者融合,在学堂在线平台上选取某高校2017年秋季学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进行了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设计教学过程、多角度分析教学效果,文章对基于慕课和雨课堂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路径。

  • 标签: 慕课 雨课堂 高校思政课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伴随着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新时代人民的需求从物质向更高的美好生活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科学理解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内涵,思考解决人民的新需求的主要路径选择,为化解新矛盾创造条件。

  • 标签: 新矛盾 幸福经济学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幸福感 非收入因素 路径
  • 简介:利用研究者在湖北和广东两省二十多个县(区)自行收集的调研数据,基于"教师一学科一学生"三维匹配的设计,检验了"绩效工资"背景下教师收人结构中"业务绩效"的贡献。在控制了影响教师收人的相关变量后发现:第一,学生学业表现水平对其相应学科任课教师的收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校能识别"有效教师"而非采用"平均主义"分配模式;第二,对"绩效"的奖励可能鼓励了教师忽视班级内部差异的行为及有悖于教育过程公平的做法。在大力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背景下,讨论了设计更具包容性的教师激励机制以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可能性。

  • 标签: 教学绩效 绩效工资 教师激励 教学质量 教育公平
  • 简介: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道路仍在探索阶段,建立合法、合理、科学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面临着较多难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监督反馈机制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保护屏障。通过梳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督反馈机制的构成要素,从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两大方面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监督机制。通过传统与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反馈机制。

  • 标签: 公共服务 购买公共服务市场化 监督机制 反馈机制
  • 简介:职业的代际流动对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考察父或母在体制内单位工作是否有助于子女大学毕业后首次就业进入体制内单位,进而分析体制内工作代际传递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尽管毕业生对体制内工作的偏好差异不大,但是父或母在体制内工作显著增加了子女大学毕业后首次就业进入体制内单位的可能性。体制内工作代际传递的机制在于,父母在体制内工作的毕业生,往往具有更高的学历、就读重点院校、毕业前为党员、且具有更广泛的社会联系,来自父母亲戚的求职信息更多,这些都有助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单位就业。

  • 标签: 体制内 代际传递 代际流动 职业流动 毕业生就业
  • 简介:近四十年来,我国校外培训行业的市场准人管制逐步从行政审批模式向负面清单模式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仍有诸多不足亟待解决。各界呼吁政府提高教育培训市场的准人标准、加强事前审批监管,这种行政监管方式忽视了教育培训产业的特征,也不利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公平竞争。从规制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消费者权益理论的三个理论维度来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中应当发挥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借鉴日本、美国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人管制经验,不仅要依靠市场机制保障校外培训行业的竞争秩序,还要厘清与行业协会的监管责任分工。因此在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准人管制转型过程中,有必要明确市场准人的负面清单,清理在准人环节对于资质获取、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排除或限制市场竞争的法规政策,同时也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同治理作用,强化对市场主体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

  • 标签: 校外教育培训 市场准入 管制转型 负面清单 竞争政策
  • 简介: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变革,中央层面积极推动加快顶层设计、地方政府通过“压力传导”和“激励诱导”方式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民办学校举办者通过“策略性行动”争取自身利益。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在制度化进程中陷入规则困境、组织困境与文化认知困境。破除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化困境,需要促使分类管理与相关“制度丛”形成合力、整合强致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明确分类管理的价值理念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标签: 民办教育 分类管理 制度化 新制度主义
  • 简介:荣誉以柔性管理的名义渗入学校场域,并在其符号化的过程中生产象征权力。荣誉称号的权力结构、社会结构与行政结构具有同构性,体现出鲜明的行政逻辑。这种依照行政逻辑制造的荣誉体系对学校进行符号规训,并对既定的教育秩序进行加固和再生产。

  • 标签: 学校荣誉称号 象征权力 教育秩序
  • 简介: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探讨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436名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学生父母陪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父母陪伴的水平受子女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流动儿童等因素的影响;父母陪伴时间越多、父母陪伴质量越高,儿童自我价值感越强;父母陪伴对流动儿童自我价值感的预测作用大于本地城市儿童;母亲学习陪伴、父亲情感陪伴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城市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而母亲养育陪伴、母亲情感陪伴依次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基于上述结果,认为父母陪伴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且父母陪伴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是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本。

  • 标签: 父母陪伴 儿童自我价值感 社会资本理论
  • 简介:顾明远先生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开始运用系统的思想来探讨教育改革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他在2004年正式提出了“教育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教育改革观。他认为,作为一项社会工程,教育改革受到了社会系统中的市场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教育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内部诸多要素的变革,比如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教学、考核制度以及改革路径等等方面。顾先生不仅明确指出了教育改革的系统性,还充分强调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性,也更好地诠释了教育改革的波动性。

  • 标签: 顾明远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社会工程 系统工程
  • 简介:英格兰东北部地区是世界上较早实行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区域。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方式,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旨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机构的整体协同作用,打造社会服务合力。借鉴英格兰东北部地区合作实践的实施背景、实施方法、组织架构,有利于我国因地制宜地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合作,创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方式方法,实现高等教育融入地方发展。

  • 标签: 高等教育 区域合作 大学职能 社会服务
  • 简介:采用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83名普通高中高三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上以及主观幸福感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性,运用依次回归检验分析情绪智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高三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高低组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在情绪智力高低组上存在显著差异。二是高三学生情绪智力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是通过情绪智力这一因素来部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

  • 标签: 高三学生 社会支持 情绪智力 主观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