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由经济相对贫困农村向发达城市涌动的民工潮持续高涨,如何有效地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需求已成为实施全民教育、巩固城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地位的北京市,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国家农业部报告,2001年农民外出打工7800万人,比2000年增加5%,已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16.3%,其中北京现有流动人口多达300万之众。由于我国现行的由户籍所在地政府支持的义务教育体制,人口的流动造成了义务教育的供需错位。从而使得农村流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北京教科院的研究人员自2000年开始与北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基层学校共同就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流动人口密集的朝阳区、石景山区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干预活动。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热切关注。现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摘登如下,以便对缓解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有所助益。

  • 标签: 接纳性教育 流动人口 子女教育问题 中国 户籍管理 教育管理体制
  • 简介:<正>国家教委在1991年制订的《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中,把人口教育看作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小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人口数量与发展状况,初步懂得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重要性”。国家教委最新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教学大纲》也要求小学生“知道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初步懂得要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道理。知道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由此可见,让小学生懂得点

  • 标签: 懂点 小学生 人口教育 乡土教材 行人 懂得点
  • 简介:乡土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爱家乡、爱祖国情感方面的作用巨大而独特。近二年来,随着“研究性学习”在我省的推行,我们强烈感受到,利用乡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能有效地促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因为乡土以其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优势,可作为改革历史学科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突破口。乡土教学的内容与家乡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教学形式上适合学生走出课堂,

  • 标签: 乡土史 研究性学习 学习兴趣 中学 历史教学 课程改革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云在地球上空散去已整整50年了。这场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仍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引导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深人学习这段历史,将关系到他们认识了解今天的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探索21世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学 历史教学 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 简介:〔摘要〕随着初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模式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彻底的创新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学习政治与历史,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生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政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政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初中政史教学改革研
  • 简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类型的差异可能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代际冲突。本文利用CGSS微观数据和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存在公共资源配置代际冲突。主观上,人们对公共教育支出的支持力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同时,相对于公共教育领域,年龄越大的人越倾向于支持公共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和养老金领域。客观上,省级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公共教育支出强度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共资源配置代际冲突与中国特殊的老龄化进程有关。

  • 标签: 老龄化 公共教育 代际冲突 代际公平
  • 简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讲课伊始,就像磁铁一样,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将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出来,必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历史课导人可归纳为以下十种方法:

  • 标签: 导语 学史 激发 注意力 求知欲 历史课
  • 作者: 刘培珊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它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脉络与本质。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建议,最后给出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建议和对以后教学的启示。
  • 简介:科学融入科学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本源价值是其元认知价值——展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辉格式科学给学生呈现出一副歪曲的科学发展图景,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者价值观的错位,即教育哲学中的知识中心主义、科学哲学中的素朴经验论和历史哲学中的移时史观;直接原因在于科学家的一些“不当行为”与科学教育工作者对科学、科学家所持的刻板印象相冲突,他们按自己的刻板印象去重塑科学。科学课程应变辉格式科学为真实的科学发展历程。

  • 标签: 科学史 科学课程 辉格式科学史 科学的本质
  • 简介:〔摘要〕数学是介于文理科间的边缘学科,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数学一般是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材料,但现在数学课程标准已把数学作为理解数学的有效途径。以史为鉴,教师不仅能创设问题情景、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探索先人的数学思想,有助于掌握数学发展的规律。

  • 标签: 〔〕数学史数学课堂教学运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不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而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课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从职业责任感的高度出发,认真上好数学课,引导和鼓励学生学好数学。

  • 标签: 〔〕兴趣主体地位合作新 课程
  • 简介:(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在物理教学中,经常有老师应用这种模式,即提出问题→物理实验→得出定律。这种演示了简单实验后真的能由此得出定律吗?难道没有积累和继承的前提?没有科学家进行分析和演绎等思维加工过程?显然,象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给学生以研究物理问

  • 标签: 物理学史 物理教师 研究方法 物理教学 加工过程 物理实验
  • 简介:容宏的教育救国实践、教育近代化主张,尤其是其关于留学教育的思想,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其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消极影响不能苛求。其事迹启示致力于先进文化前进方面的当代人正确处理中西文化关系。

  • 标签: 近代史 容闳 留学教育 教育救国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 简介: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制度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变化,依据师范教育制度自身的类型与结构的特点,可以将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前师范教育阶段(17世纪末之前);小学师资培养统一于中等师范宋的潮流(17世纪末-19世纪末);中小学师资培养统一于高等师范学院潮流(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中小学师资培养统一于综合大学潮流(20世纪中以来)。

  • 标签: 发达国家 师范教育 教育制度 教育史 师范专科学校 教育学院
  • 简介:摘要日本人口出生人数自1970年代初期经济完成起飞之后开始持续减少,对于因应经济起飞时期高速发展壮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极大的生源冲击甚至经营危机。由于少子化带来的就学人口减少,各高等院校不得不提高升学率、变通入学程序,包括开拓国际市场等等,采取各种措施满足招生需要。而由此造成的教育质量低下乃至教育目的的迷失,无疑为教育发展埋下更加深刻的危机。

  • 标签: 少子化 高等教育 升学率 招生 办学质量
  • 简介:〔摘要〕新教材中大量增加了生物科学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不仅能够很好地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生物科学方面的教学,而不是削弱。

  • 标签: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