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0,1,2,3,4,5……,这些用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被我们称为自然。你知道吗?最初的自然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也是大不相同的。

  • 标签: 小学生 数学教学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有五个连续自然的和为90,那么这五个连续自然各是多少?【解法一】分析:以最大的一个自然为标准,则第四个比第五个少1,第三个比第五个少2,第二个少3,第一个少4。如果在总和90上加上1、2、3、4的和,其总和正好是第五个的5倍,

  • 标签: 连续自然数 个数 小学 数学
  • 简介:摘要:是数学的基础,之间的关系是数学要揭示的本质。对称现象是自然界固有的现象,但对从零开始的连续自然的对称研究,一直以来是人们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从零开始的连续自然的对称问题,揭示了从零开始的连续自然的对称规律,丰富和拓展了数学研究的内容,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对称 对称定理 连续自然数 连续自然数对称原理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 简介:一、引言设n,m为自然,和∑m=1m+2m+…+nm=sumfromk=1tonkm(1)可表达为n的m+1次多项式,问题在于如何确定这个多项式的系数.迄今为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直到最近,还不断有新方法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但是所有这些老方法或新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赖于递推.为了求∑nm的表达式,首先必须求出∑n1,∑n2,…,∑nm-1的表达式.本文提出一个不依赖于淑芳的方法,姑且叫做直接法.

  • 标签: 数值表 求和公式 递推法 加法原理 BERNOULLI 法数
  • 简介:自然1是人类最早用作计数的单位,的发展就是从1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1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把1转化为其它数学表达式,从而使问题获解或把问题化难为易。本文仅就1在中学数学中的作用,做一些说明。

  • 标签: 自然数 教学 数学学习过程 中学数学 数学表达式 问题化
  • 简介:在构建分数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因而临时创建了中间概念单位"1"。单位"1"的引进确实让分数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但也带来了新问题,究竟何为单位"1"?单位"1"与自然"1"有什么关系?教材未做详尽解释,学生即使翻遍参考书,也没有解开疑问。

  • 标签: 单位“1” 自然数“1” 度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安徽阜阳市临泉县庞营乡中心小学赵莉珍老师来信咨询:“零”是最小的自然,那它是不是最小的一位?还有部分老师来电话咨询:为什么现在课本上要把“零”化归于自然中?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颇有普遍性。为此,我们专门请数学特级教师萧铁滥铿对这个问题作了解答。

  • 标签: 自然数集 小学 数学 正整数集
  • 简介:现在已明确地把“0”作为一个自然。为什么?如果把这看成一个规定,就是说,可以把“0,1,2,…n.…”作为自然教,也可以把“1,2,…n,…”作为自然。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够的。

  • 标签: 中学 数学 课外阅读 自然数
  • 简介:利用公理化方法,通过定义非空集上的二元关系”π”,使该集合构成全序集,然后在该集合中给出以含有最小元素原理或最大元素原理的适当公理体系来重新刻画自然的定义,最后证明这些定义与自然的皮亚诺公理定义彼此是等价的。

  • 标签: 自然数 后继 前导 最小元素原理 最大元素原理
  • 简介:摘要:记数是数学的基础,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阿拉伯记数法,培养学生的感和符号意识,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再了解位值制的概念,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的抽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使学生能初步理解建立自然记数体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思考简单的生活问题,去理解自然生活中的数学原理。

  • 标签: 位值 位值制 阿拉伯记数法
  • 简介:目前,我国所有数学出版物,包括各类数学新教材,都把自然集记为N={0,1,2,3,…}非零自然集记为N+(或N。)={1,2,3,…}。这就是说,今后要把…0’作为自然,第一个自然是0而不是1。由此看来,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符号的改变,而是对自然及其相关理论要进行一次重新认识。故此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澄清:

  • 标签: 非零自然数 数学符号 出版物 个数 基本问题 新教材
  • 简介:高二代教材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n2=(n(n+1)(2n+1))/6的方法虽然简单,但结论来得突然,缺乏直觉,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用几何图形法证明之。在平面上取互相垂直的射线OA、OB,并选定一个单位长度.在横轴OA上,从O开始截出线段OA1、A1A2、A2A3,…,An-1A分别为1,2,3,…,n个单位长度;在纵轴OB上先截线段OB1为1个单位长度,再截出n-1个线段B1B2、B2B3,…,Bn-1B,

  • 标签: 单位长度 求和公式 数学归纳法 六角形 交刀 分点
  • 简介: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最早出现自然平方和公式是在高二球体积公式的推导中,这里只是用到了公式的结果,其证明则是在高三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完成的.为了使学生能够较自然地使用这一公式,笔者在球体积公式的教学之前,特意安排了自然平方和公式的研究性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 标签: 研究性学习 平方和 自然数 球体积公式 数学归纳法 数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