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黄金分割点以及黄金分割规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备受青睐,0.618这个黄金比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 标签: 黄金分割点 比例 日常生活
  • 简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 标签: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例和比例的性质 教学设计 点评
  • 简介:摘要: 现阶段, 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和作业的整合来看, 有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小比例学习中的 重点难点问题, 对于知识概念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教师要用 比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 解决问题, 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按照比例的公式和概念来进行解答, 精巧的掌握比例解题方法。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概念,更好的学习比例知识。

  • 标签: 小学教学 比例解答 分数知识
  • 简介:小讲座例1.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变为7:5,那么两包糖质量的总和是多少?

  • 标签: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比例分配
  • 简介:[题目]甲、乙两个轮子用皮带连在一起,当甲轮转动8圈时,乙轮转动6圈。已知甲轮的直径是24厘米,求乙轮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 标签: 巧解 比例巧 解题
  • 简介:比例法”在小学数学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运用中能经常地显示出它的奇和妙:一、运用比例知识解题能顺着思维路线展列数量,好理解!

  • 标签: “比例法” 解题 知识 巧用 数学应用 小学
  • 简介:有些应用题,用一般方法解答,思路曲折,计算繁琐。如果从“比例”的角度去思考,则思路清晰,计算简捷。下面试举几例:

  • 标签: 比例 解题 运用 一般方法 应用题 解答
  • 简介:“五一”到了,学校组织小朋友们坐火车去邻省游玩。来到火车站,小小看见了车站墙上的一块客车票价表,下图已给出。小朋友,你们看看,车票价格和所行里程成不成比例呢?

  • 标签: 比例 车票价格 火车站 学校组织 小朋友
  • 简介: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积是一个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如xy=m(m为一个定值),则x与y成反比例

  • 标签: 反比例函数 比例关系 定值
  • 简介:“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考、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本文以《比例线段》的教学设计为例,对这一理念进行了分析论证。

  • 标签: 教学设计 学生 教法 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题目]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匀速行驶,6小时行了全程的3/5,还有300千米没行,行完剩下的路程还要几小时?

  • 标签: 解题 比例 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 简介:贵刊1998年第10期第39页所登崇礼二中王玉喜同志的《比例法解题之妙处》一文中关于“直观判断,省去计算”的说法有不妥之处。原题:三个电阻阻值之比为R1:R2:R3=1:4:8,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则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U3=,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1:P2:P3=;若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电流之比为I1:I2:I3=,功率之比为P1′:P2′:P3′。在分析判断小,王玉喜同志主观地认为:若电阻串联,……U1:U2:U3=1:4:8,P1:P2:P3=1:4:8;若电阻并联,……I1:I2:I3:=8:4:1,P1′:P2′:P3′=8:4:1。这是缺乏理论根据的。现推理如下:

  • 标签: 比例计 比例关系 最小公倍数 比例数 电阻并联 接入电路
  • 简介:在证明线段成比例或者解决与比例线段有关的问题时,常借助已知条件中的相等线段,或利用题目中隐含的相等线段(或相等的线段比即“中间比”),合理更换,巧妙转移,使问题解决的思路突出,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本文通过几道例题的简析,让同学们体验一下.“偷梁换柱”的妙处.

  • 标签: 线段成比例问题 初中 数学 平面几何 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