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巴金的小说《家》自出版后作者修改有八次之多,拥有不同的版本,本文从源头入手,对仅存的几页《家》的手稿,结合作者几个重要修改本进行综合考察,追踪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变化的轨迹。作者期望通过对于巴金手稿的微观解读,改变现代作家手稿研究中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上的状况,而是让其呈现作家的具体写作、修改的过程,从而对研究作家的艺术追求和变化提供实在的参证。

  • 标签: 巴金 《家》 手稿 文学文献
  • 简介:想让孩子乖乖听话.那对家长是智力和身心的无限考验。孩子和家长之间似乎总为这样那样的事拉扯博弈。下面的文字,就是孩子们从“战斗”中吸取的经验,而这短短的十几条招数,看笑了孩子,看哭了家长。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闻风丧胆→听到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非常害怕。高枕无忧→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形容平安无事,无所顾虑。

  • 标签: 诸葛亮 手稿 字数 枕头 姜维 风声
  • 简介:翻译手稿是翻译活动的衍生物.由于翻译研究长期基于刊印文本,研究界对翻译手稿及相关研究关注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对翻译手稿及其研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对翻译手稿的定义、分类以及研究价值等问题的探讨仍旧较少.鉴于此,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翻译手稿研究涉及的问题以及通过何种方法开展相关研究进行阐释,以构建翻译手稿研究的基本框架.

  • 标签: 翻译手稿 定义与分类 研究框架
  • 简介:据《天津日报》报道,老舍先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长篇小说妈筹驼祥子》手稿本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骆驼祥子》从1936年开始创作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七十多载的历程。据出版社有关负责人介绍,同它的作者一样,这部作品的手稿也历尽沧桑。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和动荡不安的十年浩劫,手稿虽然得已幸存,却又因各种缘故而下落不明。

  • 标签: 《骆驼祥子》 出版发行 手稿本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诞辰110周年
  • 简介:《金陵晚报》报道,2014年1月5日下午,往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达到1207.5万元,创下了中闫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

  • 标签: 手稿 茅盾 《金陵晚报》 中国书画 短篇小说 成交价
  • 简介:<正>在《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看到志摩师的白话词。从他的新诗和散文早知道志摩师对于我国古典文学是有很深造诣的,可惜很难见到他写语体散文语体诗以前的作品,这次《新文学史料》所刊登的十二首白话词,实际是他一九二四年左右所译李清照漱玉词,从中可以看出志摩师对于漱玉词理解之深体会之切。陈从周说“其译法”流走自然以词意出新裁,“清新可诵”。“他为什么译词而不用诗,可能词比诗更有节凑感,能为新诗借鉴,遂出这样的试图。”我看志摩新诗虽从旧诗格律中解放出来,但在音节上、韵律

  • 标签: 徐志摩 李清照 文学史料 白话 古典文学 语体诗
  • 简介:摘要 马克思《数学手稿》中,最重要、最有现实意义的是其中关于导数的结果应该是“严格数学意义上”的0/0的观点。它是正确的。本文以函数y=ax2的导数的结果是2ax为例,清楚地说明现在数学界实际上接受了这个观点,只是在口头上仍然拒绝承认马克思的观点的正确性。所谓什么“无限趋近但不等于”应该改正了。文章从概念和逻辑方面批评了否定、曲解马克思观点的意见。

  • 标签: 马克思《数学手稿》
  • 简介:<正>一、解题距今三十一年前,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当时的校长胡适举办了《水经注》版本展览会。同时,北平《世界日报》登出一则西安航讯:“西安图书馆发现《水经注疏证》善本”,黑体字标题是“胡适闻之喜”。胡适本人也认为是“绝妙的喜讯”,表现了他对《水经注》之学的学术上的喜悦。

  • 标签: 水经注 钞本 沈氏 疏证 道光帝 二十年
  • 简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其丰富的财富思想,不仅从“劳动”和“资本”这两个核心范畴出发对资产阶级“财富生产”的实质进行了界定,揭示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中的三种拜物教观念及其实质,而且从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意义上论述了财富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生产的历史作用、资本的文明意义以及财富生产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价值。对这些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从经济哲学与历史哲学的双重视野领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

  • 标签: 财富 资本 剩余劳动 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
  • 简介:我们认真攻读马克思的原著,并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我们看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存在的社会条件:“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即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由于这种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要搞清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劳动、资本、地产、垄断、竞争、货币等范畴及范畴间的本质联系,必须从异化劳动范畴出发。异化劳动范畴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其它一切范畴的一般的、潜在的本质规定,而其它一切范畴则只是异化劳动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形式。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异化劳动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
  • 简介:一、美学应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近年来我国学者以极大的兴趣研究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在这部未完成的著作中马克思论述了“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他写道:

  • 标签: 现实生活 美学思想 类本质 矿物美 物质生活资料 马恩
  • 简介:如何确定《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中的地位问题,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个聚焦点。要厘定其学术地位,务必先确定《手稿》研究的方法论前提。整体性的方法是探索《手稿》学术地位的首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整体性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没有脱离整体性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用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来看《手稿》,它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开山之作,但方法论和思想内容等方面仍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探索《手稿》等文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整体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力商品理论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并以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社会形式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与剥削的实质。而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向劳动力商品理论转变的桥梁;深入研究这部手稿中的劳动力商品思想,对于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发展、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脉络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劳动 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 剩余价值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新发现的两幅鲁迅搜集、整理汉画像时的手稿,指出这两幅手稿有实质性的内容,不仅体现出鲁迅对汉画像熟悉,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鲁迅对汉画像的研究水平,应当被视为鲁迅的佚文,并被收入《鲁迅全集》。

  • 标签: 鲁迅 汉画像 手稿 佚文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的异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异化与人性的关系上,《手稿》主要围绕着异化劳动导致人的异化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来阐述人性问题。本书较早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 标签: 异化劳动 人的本质 人的全面发展
  • 简介:“异化”概念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即,当说一种东西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反过来压制人、左右人时,就有一个预设在里面,即,这种东西本来应该属于人,为人所控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个规定性,劳动产品的异化时潜藏着工人的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工人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二个规定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时潜藏着劳动本来应该是为人所自由掌握和运用的人的本质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三个规定性,人的类特性的异化时包含着自由自觉性本来应该是人的类本质的预设。挖掘出马克思《手稿》中的应然预设,有助于我们对《手稿》的理解。

  • 标签: 马克思 异化 劳动产品 劳动力 类本质
  • 简介:深入挖掘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概括出"人的生态美描述"这一理论话题和它所包容的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内化的层面:人的生命生态场、人的主体间性和人的本质力量,从而反映出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

  • 标签: 马克思 手稿 生态关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