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明代耶稣会与托钵修会传教经历了前利玛窦时代、利玛窦时代及后利玛窦时代,其传教空间随之发生变化。明代耶稣会来华路线是从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进入澳门,托钵修会士多从西班牙马德里、墨西哥、马尼拉进入中国。两者在前利玛窦时代的传教区域基本局限在东南沿海一带;而利玛窦时代及后时代,前者传教区遍及云贵台之外的中国大地,后者主要在台闽一带。两者传教的空间变化及两者之间空间差异成因在于西班牙与葡萄牙殖民势力范围、传教策略、明政府政策及士大夫态度的共同作用。

  • 标签: 明代 耶稣会士 托钵修会士 传教 时空演变
  • 简介:今年5月10日至11日,周坚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全球黄埔同学暨后代2010“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来自海峡两岸,以及北美、香港的全球黄埔军校校友暨后代超过160人聚首台北,成为有史以来两岸规模最大的论坛。这一切的缘起,都是因为八十六年前的6月16日,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黄埔岛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链接的纽带就是“黄埔”。

  • 标签: 上将 骑士 海峡两岸 黄埔军校 军官学校 孙中山
  • 简介:<正>来自台湾政治大学图书信息与档案学研究所的薛桂教授,四月到广州中山大学讲学,为期一个月,期间访问了省档案馆。见到薛教授时,他正在展厅里专注地看着展品,省档案馆展出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深深吸引着他。能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的珍贵馆藏,薛教授十分高兴。由于本身对档案有所研究,薛教授对许多展品都早有所闻,如今能一睹真容,让他很是欣喜。兴奋之余他更反过来当起我们的讲解员,将一些展品的来龙去脉尽数道来。薛教授给人感觉儒雅而彬彬有礼,"谢谢"是他说得最多的两个字,看展览时即便只是听完一段讲解,他都不忘对讲解员道谢。

  • 标签: 薛理 省档案馆 图书信息 中国档案文献 档案学研究 广州中山大学
  • 简介: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国为拓展对华贸易派遣阿美德使团访华。这是继乾隆末期英国首次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后,中英之间的第二次正式外交活动。然而,阿美德使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却因觐见礼仪问题遭到嘉庆帝驱逐,成为中英关系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外交礼仪冲突仅是表象,实质则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其问隐藏着深刻的政治与经济较量,并对中英之间正常的外交关系等多方面造成了不良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嘉庆 述论 马戛尔尼使团 外交礼仪 文明的冲突 对华贸易
  • 简介:19世纪英籍赴华新教传教士雅各在传教布道之余完成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英文翻译,其译作《中国经典》讲训诂、重实证,集中体现了他求真笃实的治学特点,也体现了乾嘉汉学的治学思想对其译经的影响。

  • 标签: 理雅各 《中国经典》 乾嘉学术 考据学
  • 简介:正当日汪为伪政府的成立加紧活动时,重庆国民政府为阻止其活动也进行了许多公开或秘密工作,行政院孔祥熙官邸系统的工作人员杨云史当时曾被派往吴佩孚身边工作,在他给侄儿杨佛的这封信中,谈了当时日伪对吴的活动情况,对研究吴佩孚的个人生平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杨云史 书信 杨佛士 1939年
  • 简介:在实战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电类课程作为士官任职岗位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专业、对接岗位、强化实战'成为了转型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军队院校的电类课程的即要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更要突出'实战化'教学为战、教战的本质理念。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种'、实、装'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专业课程设计

  • 标签: 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装 实践应用
  • 简介:张作霖作为东北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其上任伊始就面对着十分复杂的政情民情。面对“人心浮动”、“民生凋敝”之危机,张作霖以“安民”为核心的政思想和施政举措逐渐使东三省摆脱了僵局,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化程度较高、政局较为稳定的区域。中华民国五年四月,张作霖任盛武将军署督理奉天军务兼代理巡按使,从此正式以东北地方军政实权派的身份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成为东北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上任后首年的言行对于我们研究张作霖政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奉系军阀 东北 张作霖 理政思想
  • 简介:8月8日上午,省档案局馆举办《习近平谈治国政》第二卷宣讲活动暨第九期学习论坛,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丰清教授,给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作《习近平谈治国政》第二卷学习专题的主题宣讲。省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陈华江主持宣讲会并讲话,局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档案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 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