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新加坡的媒体集团有两个,一是新加坡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的新加坡报业控股(singaporepressHoldings,简称报业控股);二是官营机构新加坡传媒公司(Mediacorporationofsingapore,简称新传媒).2000年以前,新加坡的报纸与电视市场分别由这两家公司垄断经营.报业控股出版报纸和期刊及开设以报纸内容为基础的商业网站,新加坡的4种语文日报都是它旗下的出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英文的(straitsTimes)和中文的.

  • 标签: 新加坡 报业控股 媒体集团 经营理念 股东价值
  • 简介:不知不觉,2006年已经进程过半,都市报竞争也随之杀人中盘。不管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报纸的经营工作,广告仍然是其中的重点。据统计,全国四大媒体71.6%的收入是由广告支撑,其中广播91.2%.电视84.8%.报纸62.7%.杂志33.蛳。这一数字使我们有必要来谈谈报纸的广告经营

  • 标签: 广告经营 都市报 创新 经营工作 报纸 媒体
  • 简介:今年在工厂企业中普遍实施破“三铁”,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这将涉及到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这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而作为距离职工最近、最先体察企业改革脉搏的企业报,理所当然要做企业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和“先行官”,这就要组织力量对改革的目

  • 标签: 企业报 经营机制 企业改革 工厂企业 报纸版面 评论员文章
  • 简介:两年前,广电在如何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业务方向问题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徘徊,逐步淡化了网络数字化的双向改造,而将其重点定位在了“大力发展数字电视付费频道业务”上。两年来,随着各项政策和战略部署的出台,发展数字电视产业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紧随其后的宣传舆论和投资热潮一浪高似一浪。人们关注的焦点迅速移向新的技术平台和新的业务模式。此时,早些年想当“第一吃螃蟹者”早已淡出,留下“坚守阵地者”也历经挫折后作好了当“先驱”的准备。在“围城”现象的背后,投行中又出现了“反围城”现象,即“城内的不想出来,城外的不急进去”等复杂而矛盾的现象。无疑广电人在寻找走出传统电视业务的出路和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各类投资人在寻找“网络概念”后一再一次的淘金的机会,然而更多的人们在异常兴奋的同时,眼前仍蒙着一层纱,对其前景、市场和盈利模式看不透。从而踏上了艰难的数字化探索之旅。

  • 标签: 付费电视 经营理念 经营模式 网络数字化 结构体系 发展战略
  • 简介:媒体业是比较特殊的产业,具有相对垄断性、高增值性等特点.媒体产业进军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涉足媒体产业,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国则还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方式.这种方式正对我国媒体的传统动作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 标签: 传媒业 运作机制 资本经营 资本市场 上市途径 直接上市
  • 简介:1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了名为"20年改革之路暨报业改革研讨会"的会议,报界名流济济一堂,这次会议同时也是报界同仁们为中国经营报举行的20周年庆生会.中国经营报从创刊到如今历经20载,没有强大的行政支持,没有雄厚的资金背景,完全依靠自身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中国主流财经报纸,这张一直游走于体制之外的报纸,承载了太多人对报业体制改革的期待和对报业市场化的憧憬.

  • 标签: 财经类报纸 《中国经营报》 中国报业 主流媒体 发行量 广告收入
  • 简介:《报纸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两个《暂行规定》,分别是1990年和1988年出台的,是新闻出版署1987年成立后制定颁布的第一批规章.当时的报纸司、期刊司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制定了这两个比较全面、系统地规范报刊出版活动的行政规章,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两个《暂行规定》的制定,使报刊出版活动有了基本遵循和依据,奠定了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报刊出版活动实施依法管理的基础,对于推进建立健康有序的报刊出版秩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报纸出版管理暂行规定》《期刊出版管理暂行规定》 修改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的思想,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何加强管理,并且真正管出成效来,在许多行业许多部门,至今仍然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新闻单位尤其如此。

  • 标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闻单位 效益 生产力 考评 思想
  • 简介:不放过一个漏洞——宝鸡日报社管理工作记要报社是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同步展开的特殊单位,时间紧,头绪多,情况复杂,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宝鸡日报社探索、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机制,收到良好的效果适应新的形势,改革内部机制动手早。刚刚进入九十年代,这家...

  • 标签: 报社管理 错别字 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 总编辑 “第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