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某县一家专门从事设备安装的施工企业(每年安装工程收入在200万元以上),于1999年11月成立了一个非独立核算的安装器材销售门市部。几年来,该门市部的材料销售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下。在纳税上,他们的安装施工收入都是向地方税务局申报缴纳的营业税,而门市部销售的安装器材收入都是向国税局申报缴纳的增值税(按小规模纳税入,征收率为4%)。

  • 标签: 混合销售行为 中国 税收征管 营业税 纳税申报 增值税
  • 简介:<正>主体税种的选择对于设计科学的税制具有重要意义,其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税制运行的总体效率和税收职能的有效发挥。纵观人类历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税收制度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税制结构中主体税种的选择也由古老的直接税发展到间接税,再发展为现代发达的直接税。自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以降低所得税税率、提高流转税比重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其税制结构形成一种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模式。可见,

  • 标签: 主体税种 税制结构 种的选择 国民收入分配 直接税 所得税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不断变化,企业的销售行为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的税收制度,面对多种销售形式,如何区别纳税人的应税行为是一个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从以上两税税法的角度看,兼营与混合销售行为必然涉及到不同的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增值税的应税劳务即为营业税的非应税劳务,反之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即为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 标签: 企业 兼营销售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 增值税 应税劳务 中国
  • 简介:会计主体是会计四大假设之一,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是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对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的内涵、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的分类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非营利组织会计 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
  • 简介:安徽省怀远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新生力量,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 标签: 怀远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特点 建议
  • 简介:本文在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深化税制改革新要求的基础上,从企业并购重组、员工持股计划、资产评估增值等方面阐述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税制突破点,并探索税收收入效应、产权保护与税权公平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行业选择等深层次税收问题。

  • 标签: 混合所有制改革 税收 产权保护 税收收入效应 税权公平
  • 简介:兼营、混合销售行为的划定,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负担和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也会影响财政收入归属的级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兼营和混合销售行为不外乎有4种类型:(1)在增值税同一税种中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2)在营业税同一税种中兼营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行为;(4)兼营增值税应税劳务(销售货物)和营业税应税劳务。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涉及的税务处理不同,因此要严格区分,不能混淆。(1)在从事一项应税劳务(营业税)时,相连带发生了销售贸物(增值税)的行为;或者是提供的非增值税的应税劳务是直接为销售一批货物而发生的,其二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这种销售行为

  • 标签: 混合销售行为 增值税 铝合金门窗 兼营行为 营业税 应税劳务
  • 简介:企业应重视谈判主体资格问题郭秀君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各类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同外商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例如,国际间的货物买卖、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国际经济合作活动...

  • 标签: 主体资格 谈判代理人 委托人 资信状况 资信调查 企业诊断
  • 简介: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山东省烟台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从2002年的13.6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1.48亿元,增长了1.31倍。在财政的有力支持下,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许多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 标签: 主体责任 教育公平 公共财政改革 政府 市场经济体制 持续快速发展
  • 简介:从其内涵来说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项纳税服务工作、一项非具体行政行为、税收征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税评估的主体应有三:一是基层税源管理机关,二是“基层”的上级税务机关,三是税务管理员。对纳税评估主体应实行评估分级管理,成立评估专门机构,选拔与培训专业评估人员。

  • 标签: 纳税评估 内涵 主体
  • 简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间关系极大制约了所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组织间关系理论,在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层次划分和职能界定的基础上,亟需厘清主体间关系形成的内在动因、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主体间关系界面规则的演进和内在机理。

  • 标签: 主体间关系 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 20世纪90年代 关系理论 职能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