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自愿信息披露的动因和内容作一分析,并提出了强化我国自愿信息披露的具体思路。

  • 标签: 自愿披露 市场价值 思路 动因
  • 简介:自愿披露动机以及自愿披露的上市公司特征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选取2004-2006年数据,考察自愿披露行业竞争分析信息的上市公司特征。结论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业竞争分析信息与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特征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上市公司所处的市场竞争状况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公司竞争战略理论对处在不同竞争态势中的公司竞争战略选择的解释相一致,即随着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自愿披露行业竞争分析信息的意愿和动机逐渐增强。本文结论对从披露信息内容入手,探讨自愿信息披露动机提供了启示。

  • 标签: 自愿性披露 竞争战略
  • 简介: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部门、证券中介机构以及企业自身三个视角探讨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对策,以促进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 标签: 上市公司 自愿性信息披露 政府监管 证券中介服务
  • 简介:本文以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764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高、财务杠杆水平高、高固有风险、外部独立董事占所有董事比率高以及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具有较强的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研究还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方面总体上并不乐观,因此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 标签: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自愿性披露 披露动机 代理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 简介:文章探讨了自愿会计变更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愿会计变更降低了净利润的价值相关,但显著提高了净资产的价值相关,在控制了相关公司特征变量后,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自愿会计变更能够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决策,在股票定价过程中,投资者关注并运用了企业自愿会计变更信息,进一步反映到企业清算价值和会计盈余的定价功能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时,自愿会计变更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的影响越弱;而当公司业务复杂程度越高时,自愿会计变更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的影响越显著。

  • 标签: 自愿性会计变更 价值相关性 资本市场参与者 业务复杂度
  • 简介:明晰自愿变更审计师行为与审计意见二者深层次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审计产品质量。之前一些关于上期非标准审计意见将会导致本期公司变更审计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在关于上期审计意见对本期变更审计师、本期变更审计师对后期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研究中,相对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而言,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不仅不会倾向于本期变更审计师,而且当公司上期被出具的是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时,本期发生变更审计师的可能会显著降低。本期变更审计师行为显著提高了公司后期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降低了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变更审计师的决策依据是预期审计意见的改善而不是上期审计意见类型。

  • 标签: 自愿性变更审计师 非标准审计意见 标准审计意见 审计市场 持续经营
  • 简介: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不仅在中国内地普遍存在,在中国香港和其他亚洲国家同样存在。在一个经济实体中,公司治理是透明度(指自愿披露加法定披露)的主要指标。为提高透明度。1993年香港股票交易所和香港会计师协会提出了新的公司治理要求,即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中家族成员不得超过一半。新的董事会治理要求在理论上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于是香港的两位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四大主要因素与香港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与自愿披露的程度之间有重要和积极的关系。同时董事会中家族成员所占百分比与自愿披露信息的程度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项研究给两个新的治理要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证据。新要求适应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它是否适合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计人员应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不能全盘照搬。

  • 标签: 香港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结构 自愿披露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审计
  • 简介:以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自愿会计政策变更对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愿会计政策变更利润影响数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但较高的审计费用会降低自愿会计政策变更利润影响数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进一步区分变更性质和产权性质后发现:发生恶意会计政策变更的企业、国有企业更易发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

  • 标签: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非标准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有效性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
  • 简介:不管是国外的管理层盈余预测,还是我国的业绩预告,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来源。深入理解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行为,对于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都十分重要。传统代理理论将管理者视为同质的,忽略了管理者个人对决策的影响。本文突破传统代理理论研究的缺陷,以高阶梯队理论为基础,从高管背景特征角度出发,研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自愿披露行为。

  • 标签: 业绩预告 自愿披露 背景特征 高阶梯队理论 代理理论
  • 简介:统计表明,2011-2015年,48.46%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缺陷的公司仅占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总数的3.8%。Dye(1991)认为,当企业披露审计费用时,审计师的审计独立会提高。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是否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实施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着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 标签: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自愿披露 内部控制质量
  • 简介:在分析我国银行业产权性质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2008—2011年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信号对公司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信号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但是信号作用受到银行业产权异质的影响,表现为释放了自愿内部控制审计信号的公司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国有银行贷款,但能够获得更多的民营银行贷款;公司聘请四大进而释放高质量内部控制审计信号,并不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国有或者民营银行贷款。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国有银行对内部控制审计信号需求不足,并且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均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信号缺乏需求。

  • 标签: 内部控制审计 信号作用 银行贷款 品牌审计师 会计信息质量 国有银行
  • 简介:本文使用2001-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公告为切入点,从信息披露监管外部的角度,研究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实证结果表明,同行竞争者对处罚公告产生显著的信息传递效应,并且信息传递效应的程度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监管当局对违规公司查处的信息披露监管产生了显著的外部,并且这种外部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同时,本文还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与同行公司对处罚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负相关,说明信息披露监管的外部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有显著影响,使同行公司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市场学习行为。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监管及其外部的相关理论,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同行信息传递 市场学习 处罚公告 会计信息质量
  • 简介:文章在合规性理论的框架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决定因素。基于2003年到2006年沪深两市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1)国有控股股东在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尤其以国家股股东最明显;(2)董事会规模是改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3)独立董事、监事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年轻和高学历的高管有助于提升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为认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促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政策依据。

  • 标签: 合规性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 简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日趋市场化,然而其财务信息披露却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存在诸多缺陷。本文借鉴美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对改革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机制进行了理论与模式上的探讨,以为对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改革提供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高校 财务信息 披露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