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经济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低碳经济,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经济要取得绿色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环境基础和核心的林业,自然是低碳经济时代的重点和基础。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和经营林业,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当前,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是发展林业的必然途径;经营上,在国家统一规划前提下,以自然经营为主,与有限市场开发相结合,追加林业附加值也是实现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标签: 低碳经济 绿色发展 林业发展 多元主体 有限市场化
  • 简介:为贯彻落实"抓大放小"、"择优扶强"的战略方针,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在1996年选择了512家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前景且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大企业。根据动态管理的原则,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对重点国有企业名单进行了调整,补充了非国有优强企业,并改称为"国家重点企业"。这520家企业分布在26个行业和除青海、西藏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大多数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工业企业。虽然重点企业数量只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3%,但资产总额占54.9%,销售收入占42.7%,实现利税占45.2%,实现利润占48.3%。可以看出,它们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骨干,是国

  • 标签: 家具制造业 工业企业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贯彻落实 绝对数 经济效益指标
  • 简介:<正>郭正忠先生的巨著《宋代盐业经史》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一本内容最为详尽的断代部门经济史论著。全书近八十万言,分为八章。第一章《宋代食盐的生产技术》,介绍了海盐、解州池盐、川峡井盐在生产技术上的进步.第二章《宋代食盐生产中的诸关系》,从食盐生产者、食盐生产体制、盐民的等级与阶级结构及税役负担三个方面,剖析了宋代制盐业的生产关系。第三章《宋代食盐的流通(一)》,阐述了宋代食盐收购方式及收纳管理体制、食盐的秤量与本钱支付、食盐的包装与仓贮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宋代食盐的流通(二)》,阐述了宋代盐运网络与机构管理、食盐运输体制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章《宋代食盐的流通(三)》,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盐的销售体制,它们分别是:卖盐机构与销售管理制度、官府垄断的榷卖体制、官府控驭下的钞引盐制、其他销盐体制、宋盐供应中的滞销和脱销。第六章《盐产与盐利》则从财政的角度,阐述了盐产与盐钱岁收问题,以及宋盐流通利润率及其社会意义。第七章《宋代东南六路海盐政策的变迁》,以海盐盐法改革为线索,论析了北宋前期、中期、后期以及南宋时期的淮浙盐法。第八章《宋代解盐政策与体制的历史变迁》,分三个阶段论述了池盐产区中有代表性的解盐之法之变革,它们依?

  • 标签: 盐业经济 食盐生产 盐利 盐民 政策变迁 北宋前期
  • 简介:走进渝中半岛,走进高楼林立的解放碑,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感受重庆大都市的现代气息:繁华时尚,流光溢彩,经典闪烁,梦幻纷飞……

  • 标签: 商业经济 重庆 构架 大都市 解放
  • 简介: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现象.西藏作为一个国家内部的特殊行政区域,是否应当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本文在西藏应当走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一前提假设下,探讨西藏工业经发展的路径.与全国乃至西部地区相比,西藏工业发展相当落后.从劳动剩余经济发展的视角,通过回顾劳动剩余经济发展的模型,并考察西藏工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发现制约西藏工业发展的力量不是来自有效需求不足、农业部门发展滞后和企业无利润,而是投资不足.因此,西藏工业发展的路径应当是不断扩大投资,必须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工业发展结构,优化金融结构.

  • 标签: 劳动剩余经济 西藏 工业经济
  • 简介:《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省级首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推动我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商洛市商丹循环工业经园区(以下简称商丹园区),是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第一家省级循环工业园区。

  • 标签: 工业经济园区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 地方性法规 2009年 《条例》
  • 简介:本文对我国粮食产业经发展的国内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存在宏观经济偏紧、市场体系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善、一些政策缺乏配套、一些政策制约发展等问题。为了推动我国粮食产业经高质量发展,提出需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粮食收购制度改革、加大金融与财税对粮食产业发展的扶持、搭建粮食产业发展的平台体系等建议。

  • 标签: 粮食产业经济 发展环境 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