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红色旅游发展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均表示出显著分异性。样本区的红色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在研究期内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总体差异程度呈微弱下降趋势,但红色旅游总体发展水平差异仍较大。样本问的人均旅游花费相差悬殊,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地位的空间分异明显。同时,鉴于样本区红色旅游经济发展质量表现出的显著集聚性与分布规律,总结出以井冈山、韶山与红岩模式为代表的隐性强制消费模式、选择性消费模式与无消费模式。

  • 标签: 红色旅游 时空分异 发展模式
  • 简介:伴随芝加哥学派、后芝加哥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迅速崛起的欧洲与日本强大的竞争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步放弃了由哈佛学派创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指导美国反垄断法实践长达半个世纪的结构主义理论,改行效率优先原则,大大放松了对企业兼并的控制,推动了美国产业市场的寡头化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代表,研究其兼并指导准则的演变,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建立企业兼并规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兼并指导准则 结构规制 效率优先 演变
  • 简介: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问题,科学界定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内涵以及清楚识别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特性,意义重大。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收集共生问题研究的文献,梳理共生概念在生态学领域的萌生和演进线索,描述共生概念在人文社会科学、企业管理学领域的发展及其具体应用状况,结合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求本质,得到了广义和狭义的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概念。最后,通过剖析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与一般旅游共生发展的异同,揭示出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独特内涵。

  • 标签: 概念 内涵 共生发展 红色旅游
  • 简介: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和演变趋势,通过分析服务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集中率等指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追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2)公共服务业的均等化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包容性。(3)中国城市服务行业集聚性或均等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生产性服务业最具规模化和集聚化特征,集聚水平最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生活性服务业的集聚度略低,且追随人口而布局。公共服务业呈现更加均等化趋势。(4)中国城市服务行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5)中国城市服务行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格局。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 公共服务业 集聚 均等化
  • 简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是城市化还很落后,城镇化的加快,必然伴随着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转换。在此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业等在向支柱产业转换中快速发展。

  • 标签: 城镇化 产业转移 服务业
  • 简介:本文分析了近期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剖析了内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由东部向中西部的制造业空间扩散逐渐明显,涉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素成本变化并不是驱动产业扩散的明显原因,集聚外部性的变化才是原因所在。引起多数产业空间扩散的主要原因是同行业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且拥挤效应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的体现更为明显。本文结果再次说明比较优势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适应性,一国之内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地区间比较优势的变化,而是集聚外部性的作用。

  • 标签: 空间格局 集聚经济 新经济地理 比较优势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