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骨辅助下“分区式”切除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采用超声骨辅助下“分区式”切除治疗的36例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57.3±10.2)岁(范围:43~80岁)。根据胸椎黄韧带解剖特征及骨化病理过程,将每个减压节段划分为板上1/3区、骨化黄韧带两侧区、移行区、骨化黄韧带与脊髓紧密接触区,采用不同的手术策略依次进行减压操作。手术前后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系统(mJOA)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评价患者的手术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8.6±24.6)min(范围:60~150 min);中出血量(426.7±167.4)ml(范围:250~800 ml)。随访时间(27.2±7.7)个月(范围:12~48个月)。末次随访时mJOA评分(9.0±1.5)分,与术前的(5.4±1.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P<0.01);mJOA评分改善率为(65.7±22.1)%,其中痊愈17例(47.2%),显效13例(36.1%),有效4例(11.1%),无效2例(5.6%)。10例患者在分离或切除硬膜骨化时出现脑脊液漏,术后采取综合保守治疗后均痊愈。2例患者出现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恶化,给予提高平均动脉压、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至术前状态。随访中均未发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手术节段后凸畸形等情况。结论超声骨辅助下“分区式”切除治疗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在中直视骨化黄韧带与椎管内结构的位置关系,准确指导手术减压,具有操作安全、减压彻底等优点,手术效果良好,是临床的一种手术选择。

  • 标签: 胸椎 黄韧带 骨化 分区 椎板切除术
  • 简介:摘要Kahook双刃(Kahook dual blade,KDB)内路小梁切除作为微创青光眼手术中的一种,可在较大范围内对小梁网进行切除,且不破坏临近组织,降低房水排出阻力,进而降低眼压,对多种类型青光眼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与滤过泡依赖手术比较,其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不破坏结膜,不影响后续手术。本文对KDB内路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原理、手术步骤、有效性、安全性、联合手术等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80-284)

  • 标签: 青光眼/手术治疗 Kahook双刃刀 内路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PELD)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LW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北大医疗潞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9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LW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62%)略高于对照组(85.11%),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高于观察组(4.2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LDH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辅助下颈动脉体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2004年6月至2019年6月43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Shamblin分级,入组Ⅱ级、Ⅲ级患者并比较超声辅助下的颈动脉体瘤切除与常规手术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辅助治疗组患者26例,肿瘤平均直径(4.0±0.6)cm,常规手术组患者17例,肿瘤直径(3.9±0.9)cm。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分别为(117.6±39.8)min,(149.4±55.0)min(P=0.005),中失血量分别为(145.7±70.6)ml,(194.1±80.7)ml(P=0.006),住院天数分别为(16.8±7.5)d,(22.7±13.0)d(P=0.017),随访时间6~180个月。超声辅助组术后1例复发,对照组无复发。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分别为8例和7例。结论超声辅助下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时间短、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超声,高强聚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结合等离子治疗喉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男性喉癌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喉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结合等离子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的嗓音功能和吞咽功能变化,术前和术后12个月甲状腺功能,及术后12个月生存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嗓音功能3分者(13.33%,4/30)少于对照组(43.33%,13/30),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吞咽功能1级者(80.00%,24/30)多于对照组(53.33%,16/30),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术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3和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96.66%,29/30)与对照组(93.33%,28/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结合等离子治疗喉癌效果良好,且可改善患者术后嗓音功能和吞咽功能。

  • 标签: 喉癌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 等离子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辅助息肉切除(knife assisted polypectomy,KAP)治疗结直肠带蒂息肉(巴黎分型0-Ⅰp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19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行KAP治疗的42例结直肠带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切除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初步分析KAP的治疗效果。结果对42例患者共48枚息肉完成切除,息肉中位直径2.0 cm(0.8~3.5 cm),操作时间(11.3±1.1)min。所有患者中无严重出血和穿孔发生,术后无迟发性出血、迟发性穿孔及电凝综合征发生。术后病理显示手术完整切除率为100%。结论KAP治疗结直肠带蒂息肉操作安全高效。

  • 标签: 肠息肉 结直肠带蒂息肉 黏膜刀辅助息肉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例行MPP胰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为52岁女性胰头、胰尾多发囊腺瘤患者,病例2为20岁男性慢性胰腺炎并胰管多发结石患者。综合评估病例1和病例2情况,制订术前规划后,分别施行腹腔镜胰头肿瘤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胰肠吻合和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保留脾脏胰尾切除+胰管纵行切开取石+胰肠侧侧吻合。观察指标: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输血、术后血糖、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术后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新发糖尿病和需要胰酶替代治疗及结石、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结果病例1和病例2均顺利完成MPP,手术时间分别为470 min和400 min;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和100 mL;2例患者中均未输血。病例1和病例2术后血糖分别为5.4~11.8 mmol/L和5.9~11.3 mmol/L。病例1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病例2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病例1和病例2均无胰瘘及围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和8 d。病例1术后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头、胰尾浆液性囊腺瘤。病例2术后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头、胰尾组织胰管轻度扩张伴多发结石,胰管周围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例1和病例2术后复查CT示保留胰腺长度分别为8.5 cm和8.3 cm。病例1和病例2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5个月和7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均无新发糖尿病,无需胰酶替代治疗。2例患者均于术后5个月行腹上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中段胰腺血运良好,无肿瘤及结石复发征象。结论MPP是治疗多灶性胰腺病变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可根除病灶,患者术后血糖控制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胰管结石 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 全胰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小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中心卫生院,贵州 普安561503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 2023年1月期间的40例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阑尾炎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结果:研究组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相比较而言,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梁切除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外伤性青光眼120例(120眼)分为两组:小梁切除60例作为观察组,激光周边虹膜切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χ2=5.89,P=0.015);观察组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t=33.87,P<0.001),眼压低于对照组(t=22.03,P<0.001);观察组治疗后Hcy、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χ2=4.90,P=0.027)。结论小梁切除较激光虹膜切除能更好地改善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缓解其眼压及炎症反应,还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青光眼,外伤性 小梁切除术 虹膜切除术,周边,激光 疗效,临床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脾脏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第九四〇医院65例行微创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结果机器人脾切除组与腹腔镜脾切除组的手术时间(167±34) min比(123±24) min,(t=8.554,P=0.00)和住院总费用(73 002±21 009)元比(42 095±9 99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4,P=0.00),腹腔镜组有3例中转开腹。在脾门厚度≥5 cm的分层分析中,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中出血量(145±67) ml比(263±180) ml,(t=-2.195,P=0.04)、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3±1)分比(4±1)分,(t=-2.175,P=0.04)。结论机器人脾切除安全可行,对于脾脏肿大的患者,机器人较腹腔镜的微创优势更为突出,但其费用高且耗时长。

  • 标签: 脾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间孔镜椎间盘切除(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板开窗椎间盘切除(FD)治疗,观察组行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28.491、19.219、8.489,P=0.001、0.001、0.001)。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987、4.060、5.281,P=0.001、0.001、0.001)。观察组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60.00%,30/50;χ2=12.000,P=0.001)。结论LDH患者采用PTED治疗创伤较小、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板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板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R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R组患者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板阻滞,阻滞20 min后测量患者感觉阻滞平面。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毕两组患者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术后2、6、18、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记录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情况、副作用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R组板阻滞20 min后测量锁骨中线处感觉阻滞节段为(5.7±0.9)个,R组患者术后2、6、18、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明显低于G组(P<0.05);R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按压次数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组(P<0.05),其中R组2例(10%)患者、G组13例(65%)患者追加了曲马多补救镇痛,两组补救镇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板阻滞可安全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并能够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板阻滞 肺叶切除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腰椎间盘切除(MSLD)及经皮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MSLD式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PELD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小,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为(0.89±0.32)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41)分,P<0.05;但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改良MacNab标准判定,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38/39),对照组为94.87(37/3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PELD两种式治疗单节段LDH的疗效相当,但PELD式的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保留幽门胃切除与节段性胃切除都是通过胃壁的环周切除,从而实现贲门与幽门结构的保留,均属于功能保留胃切除范畴,但两种手术方式概念与手术原则存在显著区别。节段性胃切除适用手术平面应高于保留幽门胃切除。保留幽门胃切除作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其淋巴结清扫范围(No.1、3、4sb、4d、6、7、8a、9)、中幽门下区血管以及迷走神经肝支、幽门支保留方式已形成广泛共识。节段性胃切除目前仅作为一种研究性手术方式,其手术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在临床中开展应充分重视其潜在伦理风险。临床上准确理解两种手术方式的概念与手术原则差异,将有助于后续相关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与准确评价。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保留功能胃切除术 节段性胃切除术 保留幽门胃切除术 贲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颈椎脊髓损伤治疗中应用颈后路全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对ASIA评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70例,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前路组(n=35)和后路组(n=35)。前路组患者实施前路体次全切,后路组患者实施后路全切除,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呼吸模式、ASIA评分。结果前路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引流量指标水平均高于后路组(P=0.002、0.001、0.017),手术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391);前路组胸腹联合呼吸率为62.9%(22/35),低于后路组的82.9%(29/35),P<0.05;前路组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9个月的运动ASIA评分分别为(35.2±6.3)分、(39.8±7.4)分、(57.3±6.2)分,后路组分别为(35.9±5.7)分、(39.6±7.9)分、(57.7±6.9)分,两组运动ASIA评分相近(均P>0.05);前路组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9个月感觉ASIA评分分别为(75.3±7.7)分、(79.6±8.2)分、(115.9±10.3)分,后路组为(76.8±8.1)分、(79.7±7.5)分、(116.1±1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中,经后路全切除与前路体次全切对患者神经功能均有良好的恢复作用,两者术后ASIA水平无差异,但是后路治疗可改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对预后有正面影响。

  • 标签: 颈椎脊髓损伤 颈后路全椎板切除 ASIA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微创切除与传统开胸切除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6),研究组给予胸腔镜微创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5 d的应激指标[血浆中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调查简明量表(SF-36)评分[(90.57±10.56)分]高于对照组[(69.59±1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研究组COR水平[(80.98±10.45)、(93.45±13.11)nmol/L]低于对照组[(135.23±13.41)、(155.67±14.56)nmol/L],t=19.337、19.282, P均<0.001;术后5 d,研究组ACTH[(3.71±0.84)pmol/L]低于对照组[(4.56±0.9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切除相比于传统开胸切除治疗纵隔肿瘤,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微创切除术 传统开胸切除术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