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压力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凤台县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ICU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9年1-11月收治的ICU患者7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10.00%(7/70)]明显低于对照组[34.28%(2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P < 0.05)。结论预见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预防压力损伤的方法,应用预见护理可显著降低ICU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 预防医学 压力性溃疡 危险因素 护理评估 摩擦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进行治疗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多因素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院8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Braden评估量表分数为(15.98±0.12)分,处于危险水平。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翻身频率、床单更换清洗频率、身体清洁频率、床上运动频率、是否出现代谢紊乱、是否具有皮肤病、是否使用减压工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偏大、营养状况不良、翻身频率低、床单更换清洗频率低、身体清洁频率低、床上运动频率低、出现代谢紊乱、具有皮肤病、不使用减压工具均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损伤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平时应对患者进行清洁及翻身等护理

  • 标签: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 作者: 夏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01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护理在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将60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行为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干预前VAS评分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感指数、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护理在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及时消除患者焦虑、恐慌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序,保证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预见性护理;老年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
  • 作者: 董玉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护理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感染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抽取患者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预见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73例。对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及颅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进行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91.78%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7.12%(P<0.05),实验组97.26%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71%(P<0.05)。结论:预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还可以显著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病人的护理、治疗效果及预后能力,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高血压脑出血伴颅内感染;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IAPU)形成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21 560例,将发生IAPU的121例患者纳入IAPU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出现IAPU的患者纳入非IAPU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术前和术中相关资料,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科手术患者IAPU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护理对策。结果21 56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21例(0.56%)发生IAPU,Ⅰ期压力损伤占86.78%,最为多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APU组与非IAPU组在年龄、BMI、术前活动能力、术前感知能力、麻醉方式、手术体位、体温变化、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是IAPU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外科手术病人IAPU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高危人群临床护理工作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外科手术 术中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 作者: 张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克州人民医院产科,新疆 阿图什 845350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研究包含观察对象36例(阴道分娩产妇),从2022年3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患者中筛取,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18例),一组实行预见护理(观察组),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后2h、产后24h)总出血量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产妇止血时间记录值低于对照组;且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妇,预见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与止血效果,价值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
  • 作者: 高伟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护理对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经过预见护理之后,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预见护理,能够很好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产后出血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护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护理,主要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尽可能降低肺部感染、便秘、高热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15.78±4.14)分,低于对照组的(27.23±4.11)分(P<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5.18±5.11)分,高于对照组的(65.23±5.09)分(P<0.05);观察组GQOLI-74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87.23±7.57)分、(87.15±10.24)分、(88.23±9.13)分及(88.03±7.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01±6.23)分、(75.22±8.23)分、(78.15±9.05)分及(79.22±7.2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8%(3/47)及23.40%(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护理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预见思维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招远市玲珑英诚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预见思维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3个月内再入院率、3个月内病死率,并记录两组肠梗阻发生率。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利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93±2.64) d,短于对照组的(18.95±3.4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3.51%,与对照组的1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75%(1/57),与对照组的5.26%(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梗阻发生率为3.51%,较对照组的14.04%降低。两组出院时社会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抑郁心理、焦虑心理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基于预见思维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能缩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肠梗阻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梗阻 预见性思维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及意见,对术中获得压力损伤的部分术语、评估、预防和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的专家推荐进行修改和完善,对预防护理方法、流程、风险点预警提示等内容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达成共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护理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零缺陷护理干预结合预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血液净化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零缺陷护理结合预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液净化患者凝血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零缺陷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护理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5~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中选出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预见护理",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护理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糖尿病性白内障 围术期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循证护理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压力损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合并瘫痪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运用FMA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选用SF-36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2.73%,明显低于对照组30.91%,压力损伤严重程度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上肢、下肢评分分别为(45.41±4.30)分、(20.46±2.48)分,均高于对照组(33.46±3.75)分、(14.43±2.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中医循证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瘫痪 中医循证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分析谵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急诊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收治的100例急诊重症患者中,31例患者发生谵妄,未发生谵妄的患者6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家庭成员缺失、酗酒史、营养状况、合并疾病、既往病史、呼吸衰竭、重症感染、机械通气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为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病史、机械通气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既往病史、机械通气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见护理措施以降低急诊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病率,如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合并疾病;通过APACHEⅡ评分系统严密监测患者认知、行为及临床表现,充分了解患者有无存在引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加强患者的气道护理,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尽量减少仪器报警及人员走动噪音,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等情绪,合理调整家属病房探视与陪护时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 标签: 急诊重症患者 谵妄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以循环医学为基础的预见护理对脑膜瘤手术患者恢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膜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以对照组护理为基础,施以以循环医学为基础的预见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恢复进程(NIHSS评分与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出院后6个月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1.21)分比(6.79±1.48)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52%(4/38),低于对照组的30.95%(13/42)(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各评价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循环医学为基础的预见护理有助于改善脑膜瘤手术患者的恢复进程,且对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循环医学 预见性护理 脑膜瘤 手术 恢复进程 日常生活能力
  • 作者: 李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观察预见护理干预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预见护理干预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新方法。

  • 标签: 预见性护理;面肌痉挛;满意度
  • 作者: 江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研讨罹患脑卒中同时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行预见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5例,经随机数字表法的操作分配,22例施以基础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23例进行预见护理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和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吞咽功能分值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占比更高,两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预见护理,可提升满意度,同时调整吞咽状态。

  • 标签: 脑卒中;吞咽障碍;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护理预防脑卒中患者卧床并发症及焦虑、抑郁情绪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护理,持续护理4 w。比较两组患者卧床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卧床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45%;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32.76%、25.86%,明显较观察组的13.79%、10.34%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关节僵硬、压疮等卧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给予预见引导,从而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预见性护理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胡海艳,钟云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51篇
  • 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212200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预见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的6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对照组断指再植术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取预见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切口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研究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将预见护理干预用于断指再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应用预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断指再植术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预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6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1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与住院时间评分比对照组高,( P <0. 05) 。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应用预见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