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烧伤创面愈合后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色素沉着障碍,不仅引起患者的美观和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社交活动,还增加了患处皮肤癌和光老化的风险。正常皮肤色素沉着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烧伤后皮肤色素沉着障碍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在阐述正常皮肤色素沉着机制的基础上对烧伤后创面皮肤色素沉着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烧伤 黑素类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皮瓣在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2例颧面皮肤癌患者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两种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患者颧面缺损采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供区植皮。皮瓣皮片完全成活,皮瓣部分毛发生长。随访3个月,外眦和下睑外侧肿瘤复发,继以放疗,肿瘤得以控制,皮瓣未见放射性溃疡。1例患者颧面缺损采用侧颌颈皮瓣辅以颞浅动脉分支皮瓣修复,皮瓣完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修复。受区继以放疗,未见皮瓣溃疡、坏死。术后随访1年,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侧颌颈皮瓣均能效修复颧面皮肤癌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能耐受放疗,应用时需充分认识两种皮瓣特点,扬长避短。

  • 标签: 皮肤肿瘤 手术 侧颌颈 颞浅动脉 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高压氧与机械通气的合二为一,既能扩大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又能充分发挥机械通气的优势。高压氧舱内专用呼吸的应用将快速推动重症康复医学的发展。本文就高压氧环境对呼吸生理的影响、国外舱内呼吸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高压氧舱内呼吸的安全使用方法。

  • 标签: 高压氧医学 机械通气 重症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电图是医学史上逾百年而经久不衰的检查和诊断技术之一。心电图是国内临床最基本的医疗设备,甚至目前已成为可自购的穿戴设备。然而,百年前第一台心电图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凝聚了众多中国医学先驱及协和前辈们的艰辛心血和不懈努力,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革、动乱及新生。本文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照片,追溯了北京协和医院心电图百年发展史,以及心电先驱们对中国心电图的使用、改造及普及作出的卓越贡献。

  • 标签: 心电图机 心电学 发展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拔管患者撤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通过SB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拔管后48 h内撤结局分为撤成功组和撤失败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是否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撤前24 h内B型钠尿肽(BNP)、液体平衡、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撤前机械通气时间,SBT过程中浅快呼吸指数(RSBI),SBT结束时氧合指数、反射咳嗽峰流速以及预后等指标。以撤结局为因变量,观察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撤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204例患者中有167例(81.9%)撤成功,37例(18.1%)撤失败。与撤成功组比较,撤失败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13.0(7.5,23.5)比5.0(3.0,8.0),17.0(12.5,31.0)比10.0(6.0,15.0),均P<0.01〕,气管切开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32.4%比0%,51.4%比0%,均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撤失败组与撤成功组年龄、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患者比例、BNP、反射咳嗽峰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岁):70.65±15.78比62.69±15.82,存在心肺基础疾病:62.2%比24.6%,BNP(ng/L):416.87(32.70,1 225.80)比45.36(10.00,273.60),反射咳嗽峰流速(L/min):59.89±9.06比83.84±16.52,均P<0.01〕;而性别、入科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撤前机械通气时间、白蛋白、血红蛋白、氧合指数、RSBI、撤前24 h液体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51.4%比68.3%,APACHEⅡ(分):16.70±6.65比15.67±6.28,撤前机械通气时间(d):6.0(2.5,11.0)比5.0(3.0,8.0),白蛋白(g/L):27.78±4.15比27.76±4.46,血红蛋白(g/L):102.43±15.80比100.61±17.19,氧合指数(mmHg,1 mmHg=0.133 kPa):359.33±79.83比365.75±78.23,RSBI(次·L-1·min-1):50.73±24.97比46.76±15.53,液体正平衡:70.3%比69.5%,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优势比(OR)=3.099,95%可信区间(95%CI)为1.003~9.574,P=0.049〕、存在心肺基础疾病(OR=3.599,95%CI为1.126~11.498,P=0.031)、撤前24 h内BNP(OR=1.002,95%CI为1.000~1.003,P=0.005)是撤失败的危险因素,而SBT结束时反射咳嗽峰流速是撤失败的保护因素(OR=0.869,95%CI为0.823~0.917,P=0.000)。结论对于通过SBT计划拔管患者,年龄≥75岁、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撤前24 h内BNP升高,撤失败风险较大;SBT结束时反射咳嗽峰流速升高,撤失败风险较低。

  • 标签: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试验 撤机失败 影响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直升院间转运重症病例的经验,提高重症救护质量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广西航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出诊任务记录单,汇总并分析任务受理及实施情况、疾病谱构成、转运前准备、机上医疗干预等情况。结果①一般资料:共登记直升院间转运请求168例,实际转运36例,成功35例,1例在飞机降落阶段发生心搏骤停,持续复苏至入院数小时后死亡。3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0.5(29.8,66.0)岁;平均转运时间(54.95±17.89)min,平均转运距离(205.74±74.68)km。②疾病谱:脑卒中11例(30.55%),创伤7例(19.45%),重症肺炎5例(13.89%),心脏及大血管疾病5例(13.89%),腹部急症5例(13.89%),其他疾病3例(8.33%)。③疾病严重程度: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31例(占86.11%)为重症患者(≥15分);根据Hamilton早期预警评分(HEWS),19例(占52.78%)为急诊转运高风险(≥6分);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6例(占创伤患者的85.71%)为严重创伤(≥16分)。④转运前准备:开通远程会诊,以掌握患者最新病情状态,特别是呼吸循环情况,必要时复查有关项目,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治,并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针对性准备,如心电图(94.44%)、血气分析(94.44%)、颅脑CT(36.11%)等辅助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72.22%)、深静脉置管(91.67%),胃管(86.11%)、尿管(88.89%)置入,镇静药物(38.89%)、血管活性药物(58.33%)和脱水降颅压药物(33.33%)的调整,骨折固定是否牢靠(11.11%)等。⑤机上医疗干预:所有患者均全程实施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监测,使用呼吸者及时调整参数(66.67%),使用微泵给药者及时调整用量(91.67%),其他还包括必要的镇静/镇痛药物使用(38.89%)、吸痰护理(75.00%),各类置入管道护理(气管插管或切开护理72.22%,留置尿管护理88.89%),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2.78%)等。结论直升转运服务对象以危重症患者为主,对机载医疗设备与救护技术要求高,亟待建立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标准。

  • 标签: 重症医学 院间转送 航空转运 直升机 空中救护车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事件是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出的新概念,相比较于呼吸相关性肺炎,诊断具有客观性。在2013年,美国国家医疗安全网使用呼吸相关事件监测取代了成年人住院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监测。本文主要介绍呼吸相关事件的概念、呼吸相关事件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关系评价、国内外的监测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呼吸,人工 呼吸机相关事件
  • 简介:摘要直升海上救助需要复杂的、高技术含量的密集综合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设施还不完善,而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救护的成功率也比较高。随着近年来我国海洋蓝色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海战也逐渐趋于立体化、多层次化,平、战时均会有大量的海难事故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卫勤保障人员及时搜救落水的舰船员和飞行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直升海上救助的特点、海上搜救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海上搜救过程中的救生工具及直升机舱内抢救等问题进行阐述,为完善直升海上救助及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 标签: 直升机 海上救助 海上换乘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事件是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出的新概念,相比较于呼吸相关性肺炎,诊断具有客观性。在2013年,美国国家医疗安全网使用呼吸相关事件监测取代了成年人住院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监测。本文主要介绍呼吸相关事件的概念、呼吸相关事件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关系评价、国内外的监测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呼吸,人工 呼吸机相关事件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临床常用的生命支持技术,在提供生命支持的同时,也会导致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当患者的原发病痊愈或好转时应及时撤。国外研究证明护士主导程序化撤相比传统医生主导撤机具有诸多优势,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护士主导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撤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优势、局限性与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发展护士主导程序化撤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护士 机械通气 程序化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效蒸汽清洗在脑压管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部于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回收的3 000个脑压管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清洗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与对照组B,每组1 000个。观察组采用酶液浸泡联合高效蒸汽清洗清洗,对照组A采用酶液浸泡清洗,对照组B使用酶液浸泡联合超声清洗清洗。比较3种清洗方式的清洗时间、清洗合格数量、清洗安全、残留气体及物品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压管的清洗时间为(8.75±1.16)min,低于对照组A的(12.38±1.35)min及对照组B的(10.17±2.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脑压管的清洗合格数量、清洗安全数量多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压管的残留气体与物品损伤数量少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蒸汽清洗清洗脑压管的效果较好,宜于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供应室,医院 蒸汽清洗机 脑压管 清洗效果 医院感染 管腔器械
  • 简介:摘要机械能是指呼吸为实现肺通气而传递给呼吸系统的能量。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机械能或许是一个从总体上评估呼吸相关性肺损伤的良好指标,可用于指导最佳的机械通气策略。本文在介绍机械能的定义、计算方法的同时,重点阐述了机械能与呼吸相关性肺损伤的联系和潜在机制,旨在为临床理解呼吸相关性肺损伤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能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心电图是用于记录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是临床诊断和急救时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但现有技术中心电图采用导联线的连接方式,容易在移动中发生导联线交织缠绕、拖拽牵拉的情况,既会使导联线折断、磨损,又会因整理导联线延误救治时间。另外,传统心电图机电池容量小,需要频繁充电,影响了仪器使用及救治速度,而且原有吸附胸导联电极与皮肤接触面小,患者舒适度低且易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急救用无导联线心电图,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2267837.3)。该心电图采用无线连接电极的方法,避免了导联线缠绕,并增加了携带电源,延长了续航时间,同时改进了胸导联接触电极的性能,增大了接触面,使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流程得到优化,更有利于临床急救和常规检查,具有使用简便、携带方便、安全性强的优点。

  • 标签: 急救 心电图机 导联线 电源 电极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脑接口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EBSCO、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JBI、MEDLINE、RNAO、Nursing Consult、CINAH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脑接口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干预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对象347例。脑接口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均数差(MD)为5.00,95%可信区间(95%CI)3.50~6.49,Z值为6.55,P<0.01]与上肢动作功能(MD值为9.66,95%CI 3.74~15.59,Z值为3.20,P<0.01),提高肌力(SMD值为0.91,95%CI 0.49~1.32,Z值为4.23,P<0.01)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MD值为0.84,95%CI 0.42~1.26,Z值为3.89,P<0.01),但对肌痉挛无明显作用(MD值为-0.08,95%CI-0.47~0.31,Z值为0.39,P>0.05)。结论脑接口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动作、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肌痉挛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脑机接口 脑卒中 肢体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多模态情感脑接口在抑郁症客观评估和难治性抑郁症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的应用。在抑郁症客观评估方面,首先将传统的量表转化成情感交互试验。基于多模态情感脑接口,同步采集脑电和眼动等多模态数据。通过多模态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等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可精确区分抑郁状态的客观评估系统。在难治性抑郁症脑深部电刺激神经调控治疗方面,基于多模态情感脑接口和强化学习算法,实现脑深部电刺激刺激参数的自动调节和个性化,提升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效果。

  • 标签: 抑郁症 多模态情感脑机接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无创呼吸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长治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足月重症肺炎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治疗,观察组行无创呼吸联合PS治疗,回顾性统计两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部X线图像恢复正常者占90.00%(45/50),对照组占70.00%(35/50)。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t=1.945、0.631,P<0.05),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t=5.174,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t=19.774、χ2=7.111,P<0.05)。结论PS联合无创呼吸治疗重症肺炎可快速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肺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脑接口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EBSCO、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JBI、MEDLINE、RNAO、Nursing Consult、CINAH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脑接口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干预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3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对象347例。脑接口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均数差(MD)为5.00,95%可信区间(95%CI)3.50~6.49,Z值为6.55,P<0.01]与上肢动作功能(MD值为9.66,95%CI 3.74~15.59,Z值为3.20,P<0.01),提高肌力(SMD值为0.91,95%CI 0.49~1.32,Z值为4.23,P<0.01)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MD值为0.84,95%CI 0.42~1.26,Z值为3.89,P<0.01),但对肌痉挛无明显作用(MD值为-0.08,95%CI-0.47~0.31,Z值为0.39,P>0.05)。结论脑接口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动作、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肌痉挛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脑机接口 脑卒中 肢体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撤失败率较高,关于撤失败缺乏统一定义,已有研究证实出生体重低、撤前二氧化碳分压高是新生儿撤失败的主要相关因素,部分研究提示自主呼吸试验可预测撤失败。根据机械通气设置、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制定统一的撤标准,策略性应用咖啡因,撤后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降低新生儿撤失败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失败 婴儿,新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