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移植后肺毛霉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转归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诊断的3例肺移植后肺毛霉病患者的资料,并以“肺移植、毛霉”为中文检索词,“lung transplantation、mucormyco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1980年3月至2020年7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入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中心肺移植后肺毛霉病发病率为1.06%(3/284)。另检索出相关文献10篇,符合确诊或临床诊断病例12例。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肺移植后13例,心肺联合移植后2例,平均年龄(47±20)岁。9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培养临床诊断,3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1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1例经尸检、1例经外科手术确诊。15例患者中10例在肺移植后90 d内诊断肺毛霉病。全部15例患者中病死7例。肺移植后90 d内诊断肺毛霉病的10例患者中病死7例。从肺移植后到诊断肺毛霉病的中位时间为112.3(5~378)d。结论肺移植后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肺移植后肺毛霉病病死率高,在术后90 d内更为显著,药物联合手术切除可能有助于疾病转归。

  • 标签: 肺移植 肺毛霉病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肺癌术后手术线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属于罕见病。本例患者肺癌术后3年,因咳嗽、咯血,抗细菌感染治疗后症状未改善及影像学未吸收,进一步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曲霉感染,并寄生在吻合口残余手术线上。激光切除手术线头后,患者症状缓解,未继续全身抗真菌治疗。本例提示残留手术线可继发支气管肺曲霉病,常见症状为咳嗽及咯血,支气管镜下局部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曲霉菌是一种机会致病性霉菌,发病后会出现过敏性疾病到浸润性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未经治疗的慢性肺曲霉病(CPA)常发展为慢性纤维化肺曲霉病(CFPA),进展到终末期会发展为复杂性慢性肺曲霉病(CCPA)伴发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老年人感染率高,尤其是对于合并免疫系统损伤性疾病者,严重基础疾病、肺损伤和老年人免疫反应受损者,病情进展更快速易转为重症或者死亡。本文报道1例患者慢性纤维化肺曲霉菌病的发病过程、影像学特点和病原学结果,并对尼达尼布改善慢性纤维化肺曲霉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慢性纤维化肺曲霉菌病经过抗真菌、抗感染、抗纤维化等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明显好转,尤其尼达尼布对于慢性纤维化肺曲霉菌患者肺功能有改善作用,对于老年患者真菌感染并发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 标签: 肺纤维化 曲霉菌病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一种变应性肺疾病,儿童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在我国儿童ABPA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组织机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本共识重点介绍了儿童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ABPA的认识,规范儿童ABPA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旨在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15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结果15例ABPA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52±13)岁。其中1例有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在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结核4例,肺炎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支气管扩张2例,嗜酸粒细胞增高性肺炎1例。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均升高,9例(60%)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4例血清特异性烟曲霉IgG抗体升高,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真菌++,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高通量测序提示烟曲霉阳性。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和(或)双侧多发斑片状影,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形成,7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查外周血癌胚抗原不同程度升高,全身检查及后期随访中未发现肿瘤病灶,且经过原发病治疗后外周血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结论ABPA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及支气管扩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上肿瘤标志物的干扰,使其极易被漏诊及误诊。提高对ABPA的认知,使其得到早期发现及治疗,从而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 标签: 肺曲霉菌病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粒细胞增多 支气管扩张 诊断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i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又称为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疾病,妊娠合并ABPA少见,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本文回顾了2020年7月27日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ABPA的病例资料及诊治经过,经过及时救治,母儿预后良好,随访至今未复发。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妊娠 治疗
  • 简介:摘要毛霉病是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其可累及多个器官,当其侵及肺部可引起肺毛霉病。肺毛霉病临床少见,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影像可表现为实变、结节团块影[1],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影像往往无特异征象。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以双肺弥漫结节为影像表现且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的肺毛霉病,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侵袭性曲霉病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中,骨关节部位的曲霉病比较少见,由于感染的部位深,培养阳性率低,诊断往往比较困难。现报道1例天然关节曲霉病病例,患者反复腰痛2年余,通过关节腔积液的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确诊,予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

  • 标签: 侵袭性曲霉病 天然关节 第二代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抽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BPA住院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ABPA的临床特征。结果78例ABPA患者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45.23±13.84)岁。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合并支气管哮喘10例,合并支气管扩张10例,合并过敏性鼻炎1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为1个月~40年,主要症状有咳嗽(78例)、咳痰(73例)、痰中带血(11例)、喘息伴有胸闷(52例)、咯血(8例)、胸痛(2例)、发热(22例)、盗汗(6例)、乏力(7例)。肺功能检查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2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2例。胸部CT影像见斑片条索影65例,中心型支气管扩张46例,胸膜增厚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2例,纵隔、肺门结节影17例,痰栓征2例。结论ABPA临床表现为慢性哮喘和支气管扩张,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较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

  • 标签: 哮喘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 支气管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半乳甘露聚糖(GM)是曲霉细胞壁的一种多聚糖,GM试验的主要检测物质即为GM抗原。在血清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测GM含量,可应用于侵袭性曲霉病(IA)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我国目前在临床中已较为广泛地开展GM试验检测,但由于GM试验假阳性率较高,对IA的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误诊及抗真菌药物应用不规范。引起GM试验假阳性的原因较多,本文将通过合并用药、宿主基础疾病和其他原因分别阐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评估GM试验的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合并慢性肺曲霉病(CPA)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及胸外科住院确诊的4例CPAM合并CP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CPAM合并CPA患儿中男2例、女2例,年龄9.9~13.6岁。慢性咳嗽3例,咯血2例,1例以气胸为首发表现;3例为过敏体质,2例有反复肺炎史,1例有喘息史。3例血曲霉菌IgG阳性,1例未查,2例血总IgE及烟曲霉特异性IgE显著升高;4例肺CT均表现为肺内囊性病变,2例见曲霉球;4例均行肺叶切除术,病理结果均示CPAM合并曲霉菌感染,1例术中脓液培养示烟曲霉。3例术后予伏立康唑治疗8周,2例复发且在围手术期均呈高度过敏状态,血总IgE及烟曲霉特异性IgE显著升高,其中1例复发后呈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表现;另外1例术后伏立康唑治疗12周无复发。结论CPAM可能为CPA的危险因素,患儿出现咯血和(或)肺CT可见曲霉球具有提示意义,术前应积极行病原学检查。术后是否需要抗真菌治疗及疗程尚无统一建议。

  • 标签: 囊腺瘤样畸形,肺,先天性 肺曲菌病 儿童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曲霉过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表现为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该病并不少见,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不一,且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上存在诊断不及时、治疗不规范等情况。为了提高ABPA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推动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有关专家于2017年制定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第一版共识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对于提高ABPA的诊治水平发挥了作用。近5年来有关ABPA的研究和诊治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包括对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对诊断标准的探讨,以及有关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和生物制剂治疗的研究证据;专家组在充分掌握上述新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共识进行了修订。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由烟曲霉致敏所引起的一种气道高反应疾病。在我国,ABPA主要与哮喘合并,常常表现为哮喘控制不良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ABPA治疗的基础是口服激素,而口服激素的剂量与疗程、吸入激素应用的适用人群、抗真菌治疗的地位以及生物制剂治疗的潜在获益等临床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有关ABP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循证收集与整理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糖皮质激素 抗真菌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流感相关性肺曲霉病(IAPA)的报道逐年增加,延迟诊治是导致其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为增强临床医生对IAPA的认识,提高对IAPA的诊治能力,本文对IAPA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累及大、中型血管的肉芽肿性血管炎,常见于颈动脉及其颅外分支,故也称颞动脉炎、颅动脉炎,当病变仅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时称为孤立性巨细胞性肺动脉炎。本病罕见,偶在手术标本和尸检中发现,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能误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多以肺叶切除为主。

  • 标签:
  • 作者: 徐筱蕾 王昊 殷菊 慕明雪 刘军 秦强 段晓珉 彭芸 郝婵娟 徐保平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CF)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患儿的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纳入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CF合并ABPA,并进行2年以上随访的患儿。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患儿3例。其中男2例,女1例;确诊年龄分别为14岁、8岁、9岁。随访时间2~6年。所有患儿确诊后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例1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75 mg/(kg·d),疗程超过5年,肺功能无明显减退,但存在咯痰、胸痛等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进展,表现为糖皮质激素依赖;例2泼尼松起始剂量为2 mg/(kg·d),疗程9个月,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因咯血,肺内病变包绕肺动脉,行肺叶切除术;例3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6 mg/(kg·d),疗程18个月,确诊后2年因持续性低氧血症、肺功能降低,行肺移植术。结论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是CF并ABPA患儿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疗效存在个体差异。血清总IgE水平与肺功能、胸部影像学改变不一定一致。本病总体预后不良,影响预后因素复杂,难以单一因素评估预后。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毛霉病是一种常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皮质类固醇治疗、铁超载、严重创伤、烧伤和器官移植受者中的感染性疾病。尽管目前临床上针对毛霉病有多个治疗选择,但其病死率仍然较高。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取得良好疗效,但继发毛霉感染,最终导致预后不佳的病例。

  • 标签: 毛霉病 革兰氏阴性杆菌 替加环素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