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61岁女性抑郁障碍患者医嘱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每早口服1次,患者误按3次/d服用。服药第6天,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呈癫痫样发作。脑电图检查示中度异常。患者既往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癫痫发作的原因考虑与超频次服用盐酸帕罗西汀有关。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0.25 g、2次/d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癫痫发作,脑电图恢复正常。

  • 标签: 帕罗西汀 用药错误 癫痫发作
  • 简介:摘要1例76岁女性患者肺癌切除术并行化疗结束后自行泡服三叶青15 g/d。用药3个月后患者出现乏力、口干症状。4个月后出现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并进行性加重。服药6个月后,白细胞计数2.8×109/L,血红蛋白88 g/L,红细胞计数3.05×1012/L;空腹血糖10.0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3%。诊断为糖尿病、白细胞减少、贫血,考虑可能与三叶青有关。嘱患者停用三叶青,给予中药汤剂治疗,2个月后血细胞恢复正常,空腹血糖6.0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0%。《中药志》中三叶青的每日规定用量为3~9 g,本例患者的糖尿病和血细胞减少可能与超剂量长时间服用该药有关。

  • 标签: 植物,药用 糖尿病 三叶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理论在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SCSQ积极应对、ESCA、FMA、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NIHSS、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der健康促进理论可减轻ACI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自护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Pender健康促进理论 恢复期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解放军第九五医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护理组和Orem护理组各70例。基础护理组采用烧伤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Orem护理组采用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Orem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的手部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8个项目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em护理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手部烧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Orem理论 手部烧伤 功能恢复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ADL、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ADL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FMA总分及上、下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DS焦虑、抑郁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6.7±1.3)分,高于对照组的(6.2±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理论联合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ADL和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 偏瘫 健康信念理论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麻醉的患者18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麻醉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苏醒时间、Steward评分、躁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麻醉恢复室中,能有效缩短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减少并发症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Stewar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多元化护理 麻醉恢复室 苏醒时间 Steward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罗伊适应理论结合运动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DVT发生率、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并根据给予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命名为罗伊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CNS评分)、GCS和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实施后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NS评分、GCS评分和Barthel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联合护理组的CNS评分以及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罗伊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护理组的GCS、Barthel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罗伊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理论结合运动干预能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DVT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其GCS和Barthel评分。

  • 标签: 罗伊适应理论 运动干预 脑出血 神经功能 Barthel评分
  • 作者: 陈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 《医师在线》2022年第22期
  • 机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 简介:人身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肌肉及韧带等组成的,通过这些组织器官的有机配合,才能够很好的带动身体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但是人体不是一个无限消耗的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疲劳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与形体的扭曲变化都会对骨骼、肌肉及韧带造成损伤;如果这种损伤比较轻,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休息身体就可以自行恢复;然而一旦这种损伤比较严重,就会给身体运动系统带来器质上的损害,不仅导致功能障碍,让患者行动不便,还会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随着人们就医意识的增强,很多患者在患上运动损伤后就会第一时间去接受检查治疗。这时候就会接触到骨科运动医学。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患者都会对其产生错误的认知,不能得到规范的治疗,从而耽误病情,甚至留下后遗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运动医学,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运动医学。

  • 标签: 骨科;运动医学;损伤;恢复
  • 简介:摘要Peninah Murage及其同事认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应该纳入医学和保健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发矿产资源虽然会促使经济增长,实现对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但同时,开发矿山的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生态失衡。本文首先介绍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然后分析了相关的生态恢复技术。以期对矿山环境保护人员未来开展工作有所启发。

  • 标签: 矿产开发 环境保护 生态恢复技术
  • 作者: 成春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临汾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 临汾041000
  • 简介:某患者,男性,61岁,已退休。患者自述在10年前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胃脘疼痛,之后的10余年间经过中西药治疗,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每每在饮食失宜或情绪不顺时症状有加剧现象,之后患者经过检查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结果为胃黏膜萎缩性胃炎,同时伴有肠上皮生化现象。另一患者女性,54岁,胃脘胀满现象已有8年,近半年来症状有明显加重现象。患者自述8年前无诱因出现胃脘胀满之后有阵发性隐痛,进入医院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但后续没有得到系统化整治,直至一年前因胃脘胀痛明显加重,再进入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跟骨骨折患者1 080例,男931例,女149例;年龄平均43.0岁。Sanders分型:Ⅰ型107例,Ⅱ型343例,Ⅲ型471例,Ⅳ型159例。对可能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患者性别、年龄段、Sanders分型、职业、体重指数、季节、致伤原因、住院时间、手术方式、内固定物、术前合并伤、术前合并症、麻醉方式、是否去康复机构、切口选择、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有水泡、是否符合复位标准等18个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主要的相关因素。结果1 080例患者术后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5个月。末次随访时Creighton-Nebraska评分平均为88.4分。单因素分析中不同性别、年龄段、Sanders分型、职业、致伤原因、手术方式、术前合并伤、切口选择、是否符合复位标准的患者Creighton-Nebrask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Y=107.408-4.013a-7.101b-1.214c-1.606d(Y表示Creighton-Nebraska评分,a表示性别,b表示年龄, c表示Sanders分型, d表示切口选择)。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切口选择;对于女性、年龄大、Ⅳ型骨折、L形大切口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评分较低。

  • 标签: 跟骨骨折 功能恢复 流行病学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成人残疾的常见原因,脑卒中后独立生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障碍的治疗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恢复的准确预测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且有助于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分层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因素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恢复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在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卒中康复治疗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组(镜像疗法组)和单独运动再学习组(对照组)。每天康复治疗1~2次,每周5 d,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Test, UEFT)评定手功能,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T)评定上肢操作性和灵活性,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评定手、手指和上肢运动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上肢疼痛程度,采用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上肢肩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痉挛程度。依据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31分定义为疗效优良。结果共纳入6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以及各项基线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FMA评分、UEFT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和MBI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Ⅰ级和Ⅰ+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镜像疗法组FMA评分、UEFT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和MBI评分以及Ashworth分级Ⅰ级和Ⅰ+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Ⅲ级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FMA评分,镜像疗法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对70.0%;χ2=5.455,P=0.020)。结论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在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单独运动再学习。

  • 标签: 身体锻炼 卒中康复 上肢 偏瘫 功能恢复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40岁)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青年肺癌患者,按术后住院≤7天和>7天分为两组,收集病史及术前检查资料、术式和包埋材料、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治疗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两组患者在术前肺功能、手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前化疗史,术中患者体位、输血、胸膜粘连、捷力特、奈维、生物胶的使用、手术时间、肿瘤最大径,术后热灌注、发热、呕吐、呛咳、腹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抗生素使用(P=0.002)、改善肺功能(P=0.018)、吸烟史(P=0.024)、就诊原因(P=0.011),术中的术式(P<0.001)、切除范围(P<0.001)、淋巴结清扫(P=0.017)、止血粉使用(P=0.023)、失血量(P=0.001),术后白细胞计数(P=0.03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改善肺功能药物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吸烟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微创操作及运用止血材料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青年 术后恢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运动(FES-cycling)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病程3~6个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期间,最终6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观察组3例患者脱落,有32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照组4例患者脱落,有31例患者完成治疗纳入统计。对照组接受1.0Hz的rTMS刺激健侧皮质M1区治疗,观察组在rTMS治疗的基础上给予FES-cycling训练。rTMS治疗和FES-cycling治疗均为每次20 min,1次/日,5 d/周,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上肢Fugl-Meyer评分(FMA)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THUE-HK、上肢FMA和MBI评分[观察组(4.56±1.05)、(40.16±5.18)和(62.16±12.62)分;对照组(3.93±1.06)、(37.42±4.09)和(56.06±9.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观察组(2.63±1.84)、(29.38±5.21)和(45.16±12.41)分;对照组(2.71±1.01)、(30.48±4.35)和(43.71±10.79)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FES-cycling联合rTMS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贵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围绕岩溶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岩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困境,论述了一种新型的植被恢复技术,旨在不断提升我国岩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重建技术水平,实现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 标签: 岩溶石漠化 植被恢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