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术前使用糜蛋白对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及早期消化道病变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 942例行常规胃镜检查患者,男997例,女945例,年龄(51.3±11.5)岁,年龄范围为26~75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二甲硅油散组(n=637)、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组(n=656)和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组(n=649)。每组患者口服不同剂量的药物,比较三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和早期病变检出情况。结果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88.6%(575/649)]优于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组[81.9%(537/656)],两组均优于二甲硅油组[58.9%(375/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二甲硅油散组相比,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组和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组在食管异型增生和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组在上皮内瘤变[7.6%(49/649)]和早期胃癌检出率[2.3%(15/649)]方面高于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组[6.4%(42/656)、1.5%(10/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使用二甲硅油散基础上,胃镜术前口服糜蛋白不仅可以提高视野清晰度,还能提高早期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

  • 标签: 二甲硅油散 糜蛋白酶 链霉蛋白酶 胃镜
  • 简介:摘要泛素-蛋白途径可调节多种细胞过程,近年来以该途径为导向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异性蛋白7作为其调节泛素化动力学的关键成分——去泛素化家族成员之一,参与病毒复制、肿瘤、神经系统病变、炎症反应等多种疾病的相关蛋白调控。在过去十多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疾病及其抑制剂研究,一些抑制剂已经初步显现出其对肿瘤、炎症等疾病的治疗意义。本文就特异性蛋白7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联和其抑制剂进行综述。

  • 标签: 泛素-蛋白酶途径 特异性蛋白酶7 肿瘤 炎症 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基质金属蛋白2(MMP-2)、迁移诱导蛋白7(MIG-7)、细丝蛋白A(FL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899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MIG-7表达水平分别为(481±69)ng/ml、(262±85)ng/ml、(156±23)ng/ml,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36±33)ng/ml、(191±21)ng/ml、(98±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591、120.224、59.896,均P<0.01);结肠癌组织中FLNa表达水平为(19.5±3.2)ng/ml,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5.4± 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902,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表达水平与肿瘤长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高表达、MMP-2高表达、MIG-7高表达及FLNa低表达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9、MMP-2、MIG-7低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95% CI 25~78个月)、56个月(95% CI 26~79个月)、54个月(95% CI 25~78个月),均长于高表达患者;而FLNa高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58个月(95%CI 27~80个月),长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MMP-2、MIG-7、FLNa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MP-9、MMP-2、MIG-7高表达和FLNa低表达均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结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迁移诱导蛋白7 细丝蛋白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抗胰蛋白(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NE)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PROM合并HCA组(31例)和PROM未合并HCA组(64例),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表达水平。结果PROM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2.34 ± 0.02) ng/L比(1.50 ± 0.12)和(0.32 ± 0.04) ng/L和(0.48 ± 0.08)ng/L比(0.13 ± 0.06)和(0.11 ± 0.05) ng/L],PROM未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50 ± 0.12) ng/L比(0.32 ± 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0.031 ± 0.005) ng/L比(0.015 ± 0.002)和(0.009 ± 0.003) ng/L、(0.020 ± 0.002) ng/L比(0.003 ± 0.001)和(0.002 ± 0.001) ng/L],PROM未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015 ± 0.002) ng/L比(0.009 ± 0.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9, P<0.05),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5, P<0.05)。PROM合并HCA组和PROM未合并HCA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32.26%(10/31)、20.31%(13/64)比4.00%(2/50)],PROM合并HCA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高[25.81%(8/31)比9.38%(6/64)和2.00%(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AT在PROM产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NE在合并HCA的PROM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ox-AAT和NE表达增强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抗胰蛋白(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NE)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PROM合并HCA组(31例)和PROM未合并HCA组(64例),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表达水平。结果PROM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2.34 ± 0.02) ng/L比(1.50 ± 0.12)和(0.32 ± 0.04) ng/L和(0.48 ± 0.08)ng/L比(0.13 ± 0.06)和(0.11 ± 0.05) ng/L],PROM未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50 ± 0.12) ng/L比(0.32 ± 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0.031 ± 0.005) ng/L比(0.015 ± 0.002)和(0.009 ± 0.003) ng/L、(0.020 ± 0.002) ng/L比(0.003 ± 0.001)和(0.002 ± 0.001) ng/L],PROM未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015 ± 0.002) ng/L比(0.009 ± 0.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9, P<0.05),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5, P<0.05)。PROM合并HCA组和PROM未合并HCA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32.26%(10/31)、20.31%(13/64)比4.00%(2/50)],PROM合并HCA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高[25.81%(8/31)比9.38%(6/64)和2.00%(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AT在PROM产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NE在合并HCA的PROM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ox-AAT和NE表达增强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2(MMP-2)、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肝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95例,选择因肝外伤切除的正常肝组织标本4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VEGF、MMP-2、MMP-9表达情况,并分析VEGF、MMP-2、MMP-9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VEGF、MMP-2以及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81.05%、75.79%、84.21%比42.22%、33.33%、48.89%)(χ2=21.364、23.397、19.265,均P<0.05)。肝癌组织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以及有血管侵袭患者肝癌组织VEGF、MMP-2、MMP-9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肝癌组织VEGF、MMP-2以及MMP-9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均显著优于阳性表达患者(log χ2=3.271、2.975、3.065,均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VEGF、MMP-2以及MMP-9高表达,在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VEGF、MMP-2以及MMP-9可作为肝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临床试验 预后
  • 简介:摘要蛋白激活受体2(PAR2)是G蛋白耦联受体的家族成员,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受体,PAR2可被丝氨酸蛋白及药理学上的合成配体激活,其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并在心血管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PAR2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纤维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抗凝剂利伐沙班可通过作用于PAR2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因此,PAR2或可成为冠心病的治疗靶标,同时相关抗凝剂或可老药新用,挖掘其抗凝以外治疗冠心病的潜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再灌注损伤 蛋白酶激活受体2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胰蛋白及消化后是否弃去胰蛋白对Madin-Darby犬肾(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消化效果的影响,并评价培养基中添加胎牛血清对减轻胰蛋白细胞毒性的作用。方法选用5种胰蛋白分别消化MDCK细胞,消化5 min后弃去胰蛋白为弃去组,不弃去为保留组。观察消化过程,记录细胞达到不同状态所需的时间。完全消化后,检测细胞的活率、结团率、直径。以不同浓度的胰蛋白消化MDCK细胞,按培养基是否添加胎牛血清分为含血清和无血清组,检测细胞活性。结果重组胰蛋白消化时间长于动物源胰蛋白。保留和弃去组细胞活率均值都大于94.77%,结团率均值均大于34.56%,直径均值分别为17.33和16.97 μ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 P<0.001)。细胞活性随胰蛋白添加量呈现梯度变化。含血清和无血清组的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5, P<0.001)。结论5种胰蛋白均可完全解离贴壁MDCK细胞,其中重组胰蛋白消化时间较长,作用温和,比较适合生产。弃去胰蛋白再继续消化的做法可行且有益,胰蛋白浓度对细胞活性有影响,胎牛血清可以减轻胰蛋白的潜在毒性。

  • 标签: Madin-Darby犬肾细胞 传代培养 细胞消化 胰蛋白酶
  • 简介:摘要念珠菌是人体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在社会进步、医疗手段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临床上致病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亟需研发新的抗真菌药物。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中都有发现,不仅参与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耐药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该的抑制剂有望发展成为新型抗真菌药物,解决目前抗真菌治疗的难点。

  • 标签: 念珠菌属 抗真菌药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是MMP家族中的一种明胶。其作用底物广泛,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力,研究其特异性抑制剂对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此文介绍了MMP-9的结构和功能,并总结了近年来研发的MMP-9特异性抑制剂及其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炎症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脑炎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的3C蛋白抗体并检测抗体特异性反应位点。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3C,将蛋白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免疫纯种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抗体与3C蛋白结合的特异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与EMCV病毒中表达的3C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原核表达具有不同抗原性的EMCV 3C的3个不同片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单克隆抗体与EMCV 3C蛋白不同片段的反应特异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与原核表达的3C蛋白反应良好,通过Western blot可以检测到病毒中表达的3C蛋白,通过免疫荧光也可以检测到EMCV病毒中的3C蛋白。通过与3C片段的反应发现,单克隆抗体与C端反应,即抗体针对的是C端处的抗原决定簇。结论成功制备EMCV 3C蛋白的抗体,能与原核表达的3C蛋白和病毒3C蛋白反应,且针对的是C端的抗原决定簇。

  • 标签: 脑炎心肌炎病毒 3C蛋白酶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在舌扁桃体肥大(lingual tonsil hypertrophy,LTH)发生发展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咽喉相关疾病接受手术的73例患者[男48例,女25例,年龄24~76(52.86±12.04)岁]的舌扁桃体组织,并评估其舌扁桃体分级(lingual tonsil grade,LTG)、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扁桃体组织中胃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和巨噬细胞的共表达情况。在体外,对胃蛋白刺激后的体外巨噬细胞进行多种细胞学实验和通路检测。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阳性的高分级LTH中巨噬细胞的通路改变。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临床意义的LTG 3和4级的LPRD患者44例,其胃蛋白阳性率为88.6%(39/44),而LTG 1和2级阳性率为48.3%(14/29)。LTG与RFS/RSI阳性率(χ2=23.01/19.62,P<0.001/0.001;r=0.54/0.51,P<0.001/0.001)、胃蛋白组织染色强度(H=21.58,P<0.001;r=0.53,P<0.001)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性。胃蛋白和巨噬细胞在高分级LTH中明显共定位。在体外实验中,胃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增殖(P值均<0.05)和促炎因子IL-6/IL-8产生(P值均<0.05)。胃蛋白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的p38/JNK MAPK通路(P值均<0.05),并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上调巨噬细胞表达IL-6和IL-8(P值均<0.05),激活JNK通路上调IL-8(P<0.05)。p38/JNK MAPK通路在胃蛋白阳性LTH组织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P值均<0.05)。结论LPR是LTH的重要致病因素,巨噬细胞可能介导了胃蛋白诱导的炎症反应和LTH的重要发病过程。

  • 标签: 舌扁桃体肥大 胃蛋白酶 巨噬细胞 咽喉反流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不仅在肝胆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高表达;在肝脏纤维化、胆道闭锁等疾病中也异常升高,甚至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肝胆疾病 胆道闭锁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机制不明,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现有镇痛药物对慢性疼痛的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胱天蛋白(caspase)家族在慢性疼痛中发挥促痛觉传递作用,caspase家族有望成为慢性疼痛治疗的关键靶点。文章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就caspase家族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炎性疼痛、癌性疼痛和肌肉骨骼疼痛等慢性疼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并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胱天蛋白酶 慢性疼痛 神经炎症 突触可塑性 脊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浆弹性蛋白(PMNE)与精液质量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941例患者精液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标准:白细胞≥ 1 × 109/L为阳性组,白细胞< 1 × 109/L为阴性组,分析PMNE含量与白细胞的关系;将PMNE含量以600 μg/L为分界点分为炎性反应组及非炎性反应组,分析PMNE含量与精液常规及支原体阳性率的关系;根据WHO标准将标本分为不育组及正常组,分析两组间精液常规参数、PMNE含量及支原体的关系。结果阳性组PMNE显著高于阴性组[(1 823.29 ± 557.64) × 109/L比(480.60 ± 195.36) × 109/L],PMNE与白细胞呈正相关(P < 0.05),炎性反应组的精液质量降低,支原体阳性率比非炎性反应组高[(23.7%(71/299)比11.5%(74/642)](P < 0.05),不育组的精液质量降低,PMNE和支原体阳性率均比正常组高[(1 230.89 ± 489.09) × 109/L比(596.78 ± 159.25) × 109/L、34.7%(90/259)比8.1%(55/682)](P < 0.05)。结论精浆PMNE含量与白细胞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的指标;精浆PMNE含量与精液质量关系密切,在诊断男性不育中有临床价值。

  • 标签: 不育,男(雄)性 支原体属 弹性蛋白酶 精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3条靶向card9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card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巨噬细胞的荧光强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card9 mRNA表达量,筛选巨噬细胞的最佳转染效率。将5×105巨噬细胞和100 μg/ml β葡聚糖体外常规培养12、24 h后,分成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水平。取1×105巨噬细胞、1×105胰腺腺泡细胞加入Transwell小室上下层共培养120 h后,分为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取下室的胰腺腺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标志物CK19蛋白表达。结果siRNA-card9转染巨噬细胞24 h荧光强度最强,浓度为200 nmol/L时抑制效率最高。阳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培养24 h后,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05、1.46±0.05、0.42±0.06、0.46±0.06,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较阳性细胞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较阳性细胞组明显增强,且呈β葡聚糖剂量依赖性;而阴性细胞组、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强度均较阳性细胞组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card9表达水平升高可诱导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提示可能存在card9介导的胰腺癌发病机制。

  • 标签: 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胰腺 腺泡细胞 导管组织转化
  • 简介:摘要泛素化是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在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连接、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等许多生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也是可逆的,去泛素化通过水解多聚泛素链对底物蛋白去泛素化来调控蛋白质的寿命或功能,因此在泛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作用。卵巢肿瘤相关蛋白(ovarian tumor-proteases,OTUs)属半胱氨酸家族,研究发现OTUs家族许多成员与病毒感染的调控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OTUs在宿主抗病毒方面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去泛素化酶 病毒感染 固有免疫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是一类锌(Zn2+)依赖的蛋白水解族,几乎可降解所有细胞外基质,因此参与人体的许多病理过程,包括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炎症反应、血管凋亡以及促纤维化等。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在常见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和功能,探讨基质金属蛋白(MMP)对MRSA脓毒症患者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科收治的MRSA脓毒症患者21例和健康对照者(NC)11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亚群比例。通过检测PBMC与靶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D107a、CD69、CD16的表达评估NK细胞功能。分选NK细胞,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MP mRNA,使用MMP抑制剂刺激NK细胞,检测共培养体系中CD107a变化。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总NK细胞比例在NC和MRSA脓毒症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脓毒症患者CD56brightCD16-NK细胞[(5.36±1.02)% vs (4.30±0.89)%]和CD56-CD16+NK细胞[(24.04±2.92)% vs (9.70±1.54)%]升高(P<0.05),CD56dimCD16+NK细胞(71.22±13.03)% vs (87.64±7.05%)]降低(P<0.01)。NK细胞通过不同受体介导相应靶细胞杀伤后,MRSA脓毒症患者NK细胞中CD107a[(33.55±3.84)% vs (25.34±6.20%)]和CD69[(14.96±1.47%) vs (18.80±1.49)%]比例低于NC(P<0.01),CD16 MFI[(247.1±50.31) vs (189.4±57.54)]高于NC(P<0.01)。MMP-1/2/3/9 mRNA在MRSA脓毒症患者NK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抑制MRSA脓毒症患者NK细胞MMP使CD107a比例升高[(33.67±8.03%) vs (25.87±6.23)%,P=0.018]。结论MRSA脓毒症患者存在NK细胞亚群失衡和功能衰竭,这可能与MMP诱导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毒性作用降低有关。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脓毒症 自然杀伤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固有免疫 免疫调控 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