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高丽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妇产科,四川攀枝花 617061
  • 简介:产后大出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剖腹产时出血量大于1000 ml者,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头晕、面色苍白等。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产妇临床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大出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失血量多时肾脏、心脑等器官机能都可能受到损伤,短时间大量出血得不到救治还能危及生命,故应特别重视产后大出,做好防治工作。

  • 标签: 产后大岀血;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科大出可能危及围术期孕产妇的生命,其高效管理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项复杂的临床紧急事件,需要团队协作才可完成。麻醉医师作为产科大出救治团队的关键成员,一旦产科医师决定需要紧急手术时,麻醉医师就要积极配合,发挥自身的特长,仔细监测危重产科病症,做好出血评估及复苏处理,平时也应积极开展产科大出管理的模拟训练。本文对产科大出的定义及病因分析、药物及手术治疗、麻醉管理(包括麻醉前准备、失血性休克评估、麻醉方式的选择、血液管理、血细胞回收、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所得结论供参考。

  • 标签: 麻醉,产科 产科大出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 液体复苏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例T4a期口咽癌侵及喉患者,经口机器人手术后4 d出现舌动脉分支破裂出血,通过环甲膜切开结合口咽部纱布填塞后,经皮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患者顺利康复,带管出院后回当地医院放化疗。术后随访41个月,患者目前无瘤生存,发音正常,无明显功能障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患者实施镜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均在内镜下行止血治疗,分为观察组45例(镜下止血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和对照组41例(仅接受镜下止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即时止血率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5%(33/41);观察组患者1周出血率1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29.3%(1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4.460,P=0.030、0.03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死亡者分别为1例、0例、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例、2例、1例;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8,P=0.018)。结论采用镜方式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胃肠出血 内镜治疗 生长抑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Masson瘤是一种良性、少见的血管内皮细胞乳头状增生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各处,现报告1例40岁男性空肠Masson瘤致消化道大出成功抢救病例。患者无诱因下出现消化道大出出血量大,病情进展快,血红蛋白最低至13 g/L,经止血、抑酸、输血、补液扩容等治疗不能控制出血。剖腹探查术中见出血灶,病理提示Masson瘤,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情恢复良好。

  • 标签: 血管内皮乳头状增生 Masson瘤 消化道出血 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脑肿瘤切除术中大出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2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2例,根据术中失血量(BL)占估计血容量(EBV)的比值(BL/EBV),分为小量出血组(BL/EBV≤0.5)和大量出血组(BL/EBV>0.5),比较患儿相关指标,分析大出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并对大出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术中大出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中大量出血组91例,小量出血组199例,大出率为31.38%。体质量是术中大出的保护因素(OR=0.786,P=0.011)、肿瘤最大径是术中大出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6,P<0.001)。大量出血组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小量出血组,术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脑肿瘤切除术儿童术前体质量、肿瘤最大径是术中大出的影响因素,且术中大出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儿童 脑肿瘤 出血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预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术中大出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7例CSP患者资料,均在术前行MRI平扫检查,按其终止妊娠术中出血量分为术中大出组11例和非术中大出组66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停经时间、剖宫产次数、距末次剖宫产时间、人工流产次数、术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并记录术前MRI影像特征(CSP分型、孕囊的最大直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及孕囊周围或宫腔出血)。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术中大出的效能。结果停经时间、孕囊最大直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在CSP术中大出组和非术中大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剖宫产次数、距末次剖宫产时间、人工流产次数、术前β-hCG值、CSP类型、孕囊周围或宫腔出血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间仅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比值比为4.222,95%可信区间为1.679~10.614)。停经时间、孕囊最大直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的预测术中大出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829和0.899,最佳预测指标为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其预测的最佳阈值为2.25 mm,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0.9%、75.8%和66.7%。结论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是CSP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MRI仔细观察子宫下段瘢痕形态,客观、准确地测量其厚度,可较准确预测术中大出风险。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术中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出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阴道大量出血住院治疗,经盆腔动脉造影证实为子宫动静脉瘘的20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共20例,其中9例为自然分娩后,4例为中期引产术后,4例为人工流产术后,2例为药物流产后,1例为自然流产后。灰阶超声:20例患者均表现为宫腔非均质回声,范围约1.7 cm×1.3 cm×0.6 cm至5.3 cm×5.8 cm×3.1 cm,其中8例患者宫腔可见囊性区,透声差,呈涌动状;8例患者病变肌层呈低或无回声改变,10例仅表现为肌层回声不均,2例患者肌层无明显改变。彩色多谱勒超声:10例患者表现为粗大的单条状花色血流,10例患者表现为多条状的花色血流,血流走向均显示为穿肌层血流,由子宫浆膜下肌层延续至宫腔。频谱多普勒:20例患者均可引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平均值0.34(0.19~0.48),搏动指数(PI)平均值0.47(0.29~0.65),峰值流速(PSV)变异较大,平均值54.3(11.8~117.3)cm/s。结论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宫腔均可见非均质回声,灰阶超声显示病变肌层无特异性,可为肌层回声不均匀、无回声或低回声,甚至无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粗大的单条状或多条状五彩镶嵌的穿肌层血流,由浆膜下肌层延续至宫腔;频谱多普勒可引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PSV变异较大。

  • 标签: 子宫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容易继发腹腔感染及营养不良,严重者临床处理非常棘手。该患者以肠穿孔起病,术后出现消化道大出、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并继发重度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给予营养支持、腹腔引流、止血等术前优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严重心律失常伴休克、肺水肿及腹腔脓肿,经积极治疗创造了手术条件后,紧急行小肠吻合口切除及小肠双腔造口术,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最终顺利还纳小肠双腔造口,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 标签: 克罗恩病 腹腔感染 营养不良 胃肠出血 骨质疏松症 营养支持 多学科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急预案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在产妇产后大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产妇产后大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电脑系统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7.69±6.34)岁,观察组年龄(28.01±5.90)岁。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出血量、出血次数、止血耗时以及救治成功率和相关费用。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739.23±249.34)ml比(1 129.64±296.37)ml]、出血次数[(1.21±0.31)次比(2.31±1.13)次]、止血耗时[(12.54±3.16)h比(18.31±2.58)h]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未出现产妇死亡,对照组产妇死亡5例(12.5%);观察组产妇住院费用为(3.23±0.59)万元,对照组产妇住院费用为(1.62±0.23)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65,P<0.001)。结论针对临床产妇出现产后大出的患者给予应急预案干预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产妇的病死率,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应急预案干预 综合护理 产妇 产后大出血
  • 简介:摘要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骨盆骨折大出常造成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迅速、有效地控制骨盆骨折患者大出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尚缺乏公认的临床诊疗规范。随着骨盆填塞和血管造影栓塞等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骨盆骨折大出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其病死率仍徘徊在30%~50%。本文就骨盆骨折大出的骨盆填塞和血管造影栓塞的临床急救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面对骨盆骨折大出时选择止血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骨盆 骨折 出血 止血,手术 栓塞,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食管瘘并发上消化道大出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5例主动脉食管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胃镜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8±8)岁,基础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4例、高血压3例、高脂血症1例、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2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例。5例均并发呕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其中4例曾出现前哨性出血,伴便血、胸痛、腹痛、胸闷等症状。CT增强扫描或主动脉CT动脉成像可见食管壁增厚、食管局部不连续、主动脉瘤样改变、主动脉支架周围气体影及造影剂外溢等表现。胃镜下可见食管凹陷性病变、深溃疡、黏膜糜烂伴出血表现。保守治疗及镜下止血效果差,未经手术治疗的2例患者全部死亡。3例患者接受急诊开胸手术或主动脉腔修复术,2例存活,1例围术期死亡。结论主动脉食管瘘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欠佳,病情凶险,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行CT及胃镜检查评估,及早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 食管 胃肠出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秦丽蓉 赵亚丽 夏军梅 刘晓喻 冯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430000 湖北,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735000 甘肃,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4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735000 甘肃,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4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430000 湖北,火神山医院消毒供应室,430030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430000 湖北,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058200,河北,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消化内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穿刺出血是肾活检常见并发症,多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和包膜下血肿,少部分表现为出血性休克。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是肾活检术后严重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我们报道1例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假阴性,采用超声引导下血肿区域聚桂醇注射成功止血的病例,为肾活检出血提供一种新的止血方式。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出血 超声检查,介入性 聚桂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305例妊娠糖尿病产妇病例资料。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行剖宫产术的妊娠糖尿病产妇的一般资料。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的影响因素。结果305例行剖宫产术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有30例发生产后大出,发生率为9.84%,出血量为(1 635.02±235.74)ml。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瘢痕子宫、胎盘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是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的发生率较高,孕前BMI、瘢痕子宫、胎盘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是妊娠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产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迟发性大出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PD治疗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时间、治疗及转归等,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PD术后迟发性大出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迟发性大出17例(7.7%),包括腹腔出血13例,消化道出血4例,总体死亡率35.3%(6/17),出血时间为术后12(5~23)d。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OR=1.011,95% CI:1.000~1.020,P=0.043)、术后腹腔感染(OR=4.012,95% CI:1.302~12.357,P=0.016)、术后B级以上胰瘘(P<0.05)是PD术后迟发性大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降低胆红素水平、积极治疗术后胰瘘和控制腹腔感染是预防PD术后迟发性大出发生的关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干预策略。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迟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