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输尿管切开(RLU)与尿道输尿管碎石(UR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RL组(n=38,URL治疗)和RLU组(n=40,RL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并发症情况。结果RLU组术后 1 d Scr(79.59±6.02)μmol/L、BUN(6.93±1.17)mmol/L、NGAL(4.78±0.61)μg/L,均低于URL组[Scr(86.98±8.27)μmol/L、BUN(7.62±1.24)mmol/L、NGAL(6.03±0.79)μg/L](t=4.53、2.53、7.85,P < 0.001、P=0.014、P < 0.001)。RLU组术后1 d IgA(1.94±0.25)g/L、IgM(1.55±0.24)g/L、IgG(6.59±1.25)g/L,均低于URL组[IgA(2.38±0.23)g/L、IgM(1.82±0.27)g/L、IgG(7.89±1.36)g/L](t=8.08、4.67、4.40,P < 0.001、0.001、0.001)。RLU组术后1 d的MDA(7.49±1.26)mmol/L,低于URL组的(8.93±1.38)mmol/L(t=4.817,P < 0.001)。RLU组术后1 d的SOD(72.18±7.55)mg/L,高于URL组的(63.49±6.69)mg/L(t=5.37,P < 0.001)。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31,P=0.252)。结论与URL相比,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明显更轻,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肾功能 氧化应激 免疫球蛋白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肾(PCNL)及输尿管碎石(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30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长径>1 c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PCNL组(154例)和FURL组(153例)。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再诊率、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 d炎症因子水平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结石清除率及再次就诊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低于PCNL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且FURL组低于PCNL组(P<0.05);FURL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58%,低于PCNL组14.29%(P<0.05)。结论PCNL和FURL治疗直径>1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FURL中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道输尿管激光碎石(FUR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一期完成的1074例FURL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结石部位、结石大小、结石位置、平均CT值、术前尿细菌培养、术前是否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手术时间等数据,同时统计结石清除率(SFR)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根据是否有结石残留,将患者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术前临床特征与SFR和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影响SFR和术后感染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一期FURL术后SFR达91.3%(981/1074),术后感染率7.4%(79/107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石部位、结石大小、是否存在肾下盏结石、是否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平均CT值是影响SFR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前是否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侧上尿路碎石及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合适的患者行FURL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治疗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康复组患者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31±5.46)h、(5.13±1.14)h及(3.48±1.18)d,且术后VAS评分为(2.13±0.42)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发热、输尿管损伤、出血及尿路感染,康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4.00%(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康复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患者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另外,该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围术期护理干预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康复时间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超微皮肾输尿管碎石治疗长径≥2.0 cm男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肾结石长径≥2.0 cm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施输尿管碎石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5例),将实施超微皮肾治疗者纳入观察组(52例)。比较两组围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 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性功能指标[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射精功能评分表(CIPE)],统计术后1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Ⅰ期结石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 d,两组HWBV、PV、HCT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对照组患者IIEF-5、CIPE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4/52)低于对照组(25.71%,9/35),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结石复发率(3.84%,3/52)低于对照组(20.00%,7/35),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相比,超微皮肾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且结石清除率较高,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性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肾结石 超微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血液流变学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激光碎石与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9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式分为观察组(n=98,采用输尿管激光碎石)、对照组(n=94,采用输尿管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1%,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输尿管穿孔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联合冷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安全,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冷激光 碎石 肾结石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尿道输尿管碎石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微皮肾治疗肾盏憩室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46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其中22例行超微皮肾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4例行经尿道输尿管碎石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血红蛋白丢失水平、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中血红蛋白丢失水平方面少于观察组(P<0.01)。结论超微皮肾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效率高、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碎石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皮肾碎石治疗2~4 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结石最大直径为2~4 cm的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70)。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碎石联合术后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肾碎石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白细胞计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满意度及再次手术选择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81.82%比85.71%)、术后白细胞计数[(7.91±2.33)×109/L比(8.69±2.76)×109/L]、住院费用[(2.86±0.57)万元比(3.01±1.16)万元]、术后满意度(81.82%比74.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1.99±1.27) d比(5.25±3.18) 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7.16±6.11) g/L比(15.14±8.69) g/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1%比45.7%)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100.13±47.65)min比(75.66±30.17) min]、再次手术选择率(96.97%比65.71%)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石最大直径为2~4 cm肾结石的治疗,输尿管碎石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体外超声波碎石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输尿管切开输尿管激光碎石(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积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并肾积脓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输尿管切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URS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41.26±11.33)min,显著低于观察组(75.55±15.50)min,但观察组结石清除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8%),观察组未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感染性休克,而对照组(SIRS)发生率高达54.2%,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达到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56±1.08)d,对照组住院时间(8.39±0.96)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输尿管切开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积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结石清除率高、术后SIRS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积脓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激光, 固体 输尿管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肾积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尿管碎石(FURL)及输尿管联合NTrap阻网篮碎石(NTrap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3例行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FURL组(n=74)和NTrapURL组(n=169)。FURL组患者采用FURL治疗,NTrapURL组患者采用NTrapURL治疗。以手术时间、中结石上移、术后无意义残、术后住院时间、首次结石清除率、近远期并发症(包括疼痛、血尿、发热、输尿管狭窄等)为观察指标,分析2种式的疗效。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有序变量的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FURL组和NTrapUR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1.08±13.29) min比(33.49±12.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FURL组和NTrapURL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疼痛:43.24%比50.30%,发热:1.35%比3.55%,血尿:31.08%比23.67%)、远期并发症(0比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和NTrapURL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2.34±0.96) d比(2.21±0.88)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患者的中结石上移率明显高于NTrapURL组(87.84%比1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URL组患者的首次结石清除率高于NTrapURL组(94.59%比8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FURL组患者的术后无意义残率明显高于NTrapURL组(31.08%比1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FURL与NTrapURL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但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能拥有更高的术后结石清除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激光碎石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输尿管切开(RPLU)与尿道输尿管激光碎石(URSL)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83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PLU治疗的患者43例(RPLU组),行URSL治疗的患者40例(URSL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视觉疼痛评分、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RPLU组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高于UR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URSL组在视觉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方面优于RPL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处理中,RPLU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没有较大的应激创伤及出血量,降低手术治疗后输尿管狭窄的机会,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先手术方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外科手术 碎石术
  • 作者: 李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分析超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4月为限,对我院52例肾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6)采用输尿管碎石,实验组(n=26)采用超微通道经皮肾,对比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碎石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皮肾(mPCNL)与输尿管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85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采用mPCNL(mPCNL组),47例患者采用URL(UR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5 d的结石清除率、术后30 d的结石清除率情况。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效果方面,mPCNL组术后3~5 d结石清除率[100%(38/38)]明显高于URL组[85.1%(40/47)],术后1个月mPCNL组结石清除率[100%(38/38)]明显高于URL组[93.6%(4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mPCNL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38)、URL组为12.8%(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UR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均具有良好疗效,而mPCNL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结石清除率,可作为一种常规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息自然导入法在尿道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行经尿道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尿道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信息自然导入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健康意识认知度、功能训练依从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功能训练依从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尿道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患者采用健康信息自然导入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升健康知识认知度与功能训练依从度,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健康信息自然导入法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单通道经皮肾联合输尿管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影像学确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同期行单通道经皮肾联合输尿管手术组(同期组)30例,分期行单通道皮肾联合输尿管组(分期组)30例,比较同期组与分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残留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同期组手术时间短于分期组[(161.9±19.2)min vs.(223.0±22.9)min, t=11.353,P=0.000],同期组住院日短于分期组[(8.5±1.5)d vs.(14.5±1.8)d, t=14.152,P=0.000],同期组住院总费用短于分期组(t=11.058,P=0.000)。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3个月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27/30)vs.93.3%(28/30),P=0.500]。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结论同期皮肾联合输尿管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和分期手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等风险,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激光,固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碎石(fURL)治疗小肾结石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fURL治疗,对照组予以皮肾(PCNL)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分析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Cr)、血清胱抑素C(Cys-C)、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β2-微球蛋白(β2-MG)、应激反应指标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COR)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尿管放置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 d,两组Cys-C、NAG、β2-MG呈降低趋势,但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中术后1、3、5 d Cys-C高于对照组,NAG、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 d,两组ACTH、Ang-Ⅱ、NE、CRP、COR呈降低趋势,但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中术后1、3、5 d ACTH、Ang-Ⅱ、NE、CRP、CO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URL治疗小肾结石临床疗效佳,应激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作为小肾结石首选治疗。但fURL可造成肾小管的损害,术后需监测肾小管功能。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下"颗粒化"碎石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应用输尿管下"颗粒化"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77例,结石直径2.0~4.1 (2.6±0.5) cm,钬激光下将结石击碎成4~6 mm直径的结石颗粒,再用网篮套取出来。结果总体一次入成功率92.2%(71/77),入后顺利碎石,术后第1天即刻结石清除率为70.1%(54/77),随访至术后4周总体结石清除率为75.3%(58/77);19例残余结石中,有14例行二期输尿管手术,2例行输尿管手术,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未作进一步处理,随访至术后2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8.3%(68/77)。手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4.3%(11/77),其中输尿管损伤2.6%(2/77),术后发热7.8%(6/77),街形成3.9%(3/77)。结论输尿管下"颗粒化"碎石治疗≥2 cm的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借鉴。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