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芯片(CMA)对于产前诊断发现染色核型异常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诊断并发现染色核型异常且行CMA检测的胎儿共13例,并评估胎儿异常核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胎儿染色平衡易位、倒位、罗伯逊易位、小标记染色共8例,CMA检测均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胎儿衍生染色、缺失、额外未知来源的染色片段共5例,4例经CMA检出致病性CNV,1例存在可能良性CNV。结论CMA可以评估胎儿异常染色核型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情况,产前诊断的遗传咨询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性染色异常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胎儿性染色非整倍性(sex chromosome aneuploidies,SCAs)结果的影响。方法以36例NIPT提示为SCAs高风险、但经羊水诊断证实为假阳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进行母体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或母体白细胞全基因组高通量低深度测序。结果共发现8例孕妇存在性染色异常,异常率达22.22%,其中3例为非整倍体异常,4例为性染色嵌合体,1例为染色结构异常。NIPT重分析测序结果与母体染色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当cffDNA(ChrX)/cffDNA的比值>2时,6/8的孕妇存在母体性染色异常,胎儿核型为正常;而当其比值<2时,36例孕妇中仅2例存在母体性染色异常,10例胎儿被证实为SCAs。结论母体性染色异常会显著干扰NIPT的检测结果,这可能是NIPT检出胎儿SCAs假阳性的重要原因。当NIPT提示胎儿SCAs时,有必要检查母体的性染色。cffDNA(ChrX)/cffDNA的比值可能有助于判断异常信号的来源。

  • 标签: 性染色体 胎儿游离DNA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检测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1例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寻找其病因。方法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进行常规染色G显带核型分析,患儿外周血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和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low-coverage massively parallel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分析,并利用染色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进行验证。结果常规染色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及其父母染色核型正常,患儿WES未检测到异常变异,而CNV-seq检测结果为47, XY, +21[10%]/46, XY[90%],提示存在低比例的21染色嵌合,CMA验证结果与CNV-seq结果一致。结论低比例的21染色嵌合除与唐氏综合征表型有关外,还可能与ASD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高通量测序的WES及CNV-seq方法可为原因不明的ASD提供准确的遗传学诊断。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染色体嵌合 全外显子测序 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染色核型分析联合染色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于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546例孕妇的羊水同时进行G显带染色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结果共检出82例异常,其中43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包括2114例、18三6例、13三1例、性染色数目异常14例、染色缺失4例、染色重复3例以及嵌合体1例。核型分析漏检15例,包括染色微缺失9例和染色微重复6例。CMA漏检16例,包括染色易位15例,性染色嵌合1例。有7例核型分析与CMA检测结果不一致。1例核型分析为标记染色,经CMA检测为9号染色p13.1p21.1重复。结论染色核型分析联合CMA技术可以提高染色异常的检出率,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在构建(陆地棉×黄褐棉)BC1种间群体基础上,利用11、21染色的1012SSR引物,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与黄褐棉进行多态性筛选,共获得212多态性引物,多态性引物比例为20.7%。以多态引物检测群体92个单株基因型,共获得53个SSR标记位点。利用这些新获得的标记位点与实验室前期定位到11和21染色的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陆地棉×黄褐棉)BC1种间群体11、21染色新的遗传图谱。新的加密后的11染色共有111个标记位点,新增位点36个,覆盖长度为190.4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7cM;21染色共有141个标记位点,新增位点81个,覆盖长度为194.2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4cM。遗传图谱上的141个标记位点中有3个标记位点偏离孟德尔11分离比例(P<0.05),偏分离标记占标记位点总数的2.1%。本研究结果为构建(中棉所35×黄褐棉)BC1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陆地棉 黄褐棉 SSR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染色异常核型和多态性,探讨男性不育的遗传原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孕不育门诊的1 063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Giemsa胰蛋白酶条带技术(GTG)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 063例男性不育患者,年龄(33.2±4.9)岁,异常核型83例,异常检出率为7.8%,其中常染色异常核型40例,常染色多态性23例,检出率为5.9%;性染色异常核型16例,性染色多态性4例,检出率为1.9%。结论遗传因素与无精子和少弱精子的发生密切相关,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分析是必要的。

  • 标签: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异常 男性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身材矮小与染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605例身材矮小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制备和G显带染色核型分析。结果605例受检患儿中,染色异常核型68例,检出率为11.24%,其中X染色数目及结构异常60例(88.24%),常染色结构异常8例(11.76%)。结论染色X数目及结构异常是患儿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身材矮小患儿临床咨询时应重视其染色核型分析。

  • 标签: 身材矮小 染色体 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308例特纳综合征(Tumer syndrome,TS)发生的类型、核型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特纳综合征检出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核型分析病例,其中有308例确诊为TS患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技术,患者进行染色核型分析。结果308例TS患者中,279例患者社会性别表现为女性,29例患者社会性别为男性,年龄1天~58岁,共检出32种核型,其中非嵌合体核型131例(42.53%),嵌合体核型177例(57.47%);数目异常200例(64.94%),结构异常20例(6.49%),数目异常合并结构异常88例(28.57%)。18岁以下未成年人133例(43.18%),18岁以上成人175例(56.82%)。结论外周血染色核型检测具有较高的异常检测率,TS患者核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核型具有不同的表征,身材与性腺发育异常的患者应及早采用染色核型分析进行诊断。

  • 标签: 特纳综合征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生长发育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Y染色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Y染色结构复杂、缺少重组,其上存在大量的重复、扩增和回文序列,少量的蛋白编码基因,同时包含大量的异染色质,导致其进行测序异常困难,并致使Y染色的研究成为难题。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Y染色DNA的序列组成和基因含量的确定,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展开Y染色的研究。本文人类Y染色的结构组成与基因功能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Y染色相关的遗传病进行梳理,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 标签: Y染色体 Y染色体男性特异区域 拟常染色体区域 基因 遗传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儿染色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胎儿染色异常的经典细胞遗传学方法。为规范胎儿染色核型分析,适应医学遗传学技术的发展,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本指南,内容包括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一般要求、核型分析标准、嵌合的分析、G显带分辨率的确定方法等,以服务于临床工作的需要。

  • 标签: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判读指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