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范围内各大城市屡屡出现雾霾等严重污染天气,对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生活均造成严重损害。加强对城市污染环境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空气污染作为城市污染治理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治理内容,相关人员首先要做好城市空气污染的监测工作,结合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为其布设科学全面的空气污染监测,以此观察城市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的治理和改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环境监测工作中空气污染监测布设原则进行总结,同时针对空气污染监测实际布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采样站的具体布设措施进行探讨总结。

  • 标签: 环境监测 空气污染监测点 布设原则 布设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监测疫情及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为制订布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3 - 2017年,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在江苏省设立无锡宜兴市、淮安淮阴区两个布病监测进行布病监测。收集2013 - 2017年宜兴市和淮阴区两个监测的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监测内一般职业人群(健康体检者)和布病重点职业人群(从事牲畜交易,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者等)血液样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3 - 2017年,江苏省宜兴市和淮阴区两个监测共报告布病病例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男女性别比为2.6∶1.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4岁,占72.22%(13/18);发病时间集中在1 - 6月份,占94.44%(17/1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7.78%(14/18);未发生布病聚集性疫情和爆发疫情。在两个监测共调查一般职业人群17 743例,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未发现布病感染者,且无布病相关体征、症状者。2013 - 2017年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共113例,总阳性率为7.83%(113/1 444),各年份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 = 6.463,P < 0.05)。其中,宜兴市血清学检测106例,阳性率为11.79%(106/899);淮阴区7例,阳性率为1.28%(7/545),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926,P < 0.01)。从事牲畜交易,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的职业人群阳性率分别为5.10%(20/392)、9.74%(49/503)、8.01%(44/549),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618,P < 0.05);且从事牲畜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职业人群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从事牲畜交易的职业人群(P均< 0.05)。结论江苏省布病监测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事牲畜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的职业人群更易受布鲁菌感染,仍需加强对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健康宣教及对外来牲畜的检验检疫工作,预防人间布病的流行。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监测 职业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国克山病新发病例情况,掌握重点病区克山病病情变化,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在全国部分病情未达标或历史病情较重的克山病病区县进行哨监测,每个县选取病例较多且常住人口总计1 000人左右的2 ~ 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病区村全体常住居民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临床查体、十二导联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克山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依据《克山病诊断》(WS/T 210-2011)确诊病例,同时随访在册病例。结果全国14个省份86个病区县监测共检诊70 008人,检诊对象男女性别比为1.0 ∶ 1.2(31 720/38 288),共确诊308例克山病,检出率为44/万;其中慢型克山病68例,检出率为10/万,潜在型克山病240例,检出率为34/万。随访历史慢型克山病198例、潜在型克山病115例,随访死亡率分别为8.1%(16/198)和7.0%(8/115)。监测村新确诊29例潜在型克山病、5例慢型克山病。结论我国部分病情未达标或历史病情较重的克山病病区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克山病现症病例,且有新发患者,克山病防治工作仍不能放松。

  • 标签: 克山病 监测 检出率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国家级性病监测医疗机构开展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105个监测内医疗机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开展情况,计算各检测项目的比例、比较其差异。结果752家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分别为97.5%(733/752)和91.4%(687/752);淋球菌培养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48.4%(364/752)和23.4%(176/75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各检测项目的比例均<40%。其中,省、地市及县区级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均>90%,开展淋球菌培养的比例分别为66.9%(83/124)、46.9%(197/420)和47.4%(82/173),开展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29.0%(36/124)、25.0%(105/420)和19.7%(34/173)。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梅毒与淋病检测项目、CT核酸检测的比例高于民营/合资医疗机构,皮肤性病专科医院高于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华东和中南地区监测点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最低。结论我国性病监测医疗机构已普遍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但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开展不足。不同级别、类型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不同,不同地区性病检测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民营/合资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性病检测能力建设。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监测点 实验室检测 横断面调查
  • 作者: 肖薇薇 孔繁娟 陈芳 曹彦 黄婕 祝益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长沙 410005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际医学部,长沙 410005,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光达分院医疗中心,长沙 410008,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长沙 410005 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长沙 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长沙 410005,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长沙 41000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的工业生产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气体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保护工作就迫在眉睫,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保护与治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检测人员对大气环境位进行准确的布置与调整,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因此笔者对大气环境监测位及优化调整方式进行论述分析。

  • 标签: 大气环境 监测点位 优化 调整方法
  • 简介:摘要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出行的方式更加便捷,使得城镇交通系统的建设逐步完善,公路、铁路、桥梁等工程数量与规模逐年上涨。为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与使用质量,在建设复杂、大型桥梁工程的过程中,承建单位会往往选择布设不同精度等级的控制网,对桥梁中抽线、基线以及放样位置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当前阶段建设控制网的原则与主要技术类型出发,对控制网精度的主要测量方式与适用范围进行系统的探析。

  • 标签: 精度测量 上部结构 桥梁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嘉兴市2015—2018流感年度哨医院患者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嘉兴市国家级哨监测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患者进行监测采样,对流感样病例(ILI)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检测4 286份ILI样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04份,阳性率为18.76%;流感高发季以冬春季为主,个别年份出现夏季高峰;流行型别主要是甲型H1N1、甲型H3N2,2015年以甲型H3N2为主,2016年以甲型H1N1型为主,2017年、2018年继续交替变换;男女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岁组占比(32.34%)最高。结论嘉兴市流感在2015—2018年度中以冬春季流行为主,个别年份出现夏季流行,甲型H1N1和甲型H3N2隔年交替出现,0~4岁组儿童为发病高危人群。

  • 标签: 流感,人 监测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2021年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特征,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在上海市5家儿童感染性腹泻监测医疗机构的儿科肠道门诊或儿科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症状监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等,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送至医疗机构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比较2016-2021年不同人群、季节和时期的病原谱等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2 45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常见肠道病原总阳性率为45.11%(1 108/2 456),单一细菌感染阳性率为16.00%(393/2 456),单一病毒感染阳性率为20.81%(511/2 456),混合感染为8.31%(204/2 456)。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2.95%,318/2 456)、诺如病毒(10.91%,268/2 456)、轮状病毒(7.49%,184/2 456)、沙门菌(5.82%,143/2 456)和空肠弯曲菌(4.68%,115/2 456)为主。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患者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6月达到高峰(34.50%,69/200),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1月达到高峰(48.10%,101/210)。不同年龄组、人群和季节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3,P<0.001;χ2=14.80,P=0.003;χ2=27.21,P<0.001)。2020-2021年儿童感染性腹泻年均病例数(284例)较2016-2019年大幅下降(472例);病原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χ2=39.02,P=0.001),细菌(χ2=11.73,P<0.001)与病毒(χ2=14.22,P<0.001)的阳性率均明显下降;但腺病毒阳性率上升。结论上海市儿童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要的腹泻病原。近年来肠道腺病毒腹泻增多,2020-2021年儿童感染性腹泻就诊数及阳性率均显著下降。应针对不同年龄、季节、病原和时期的感染性腹泻采取特异性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儿童 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腺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深度相机开发三维云放疗实时监测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以深度相机坐标系为世界坐标系,由校准模体得到定位CT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患者的定位CT云经上述关系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中并与深度相机实时获取的患者表面点云配准计算六维误差,完成摆位验证及放疗中分次内体位误差监测。统计系统六维计算误差的均值、标准差,配准后点云的豪斯多夫距离以及各部分程序运行时间,验证系统的可行性。选取15例真实患者,统计本系统与锥形线束CT之间六维误差。结果模体实验中,系统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误差分别为(1.292±0.880)、(1.963±1.115)、(1.496±1.045)mm,在偏转、俯仰、翻滚角度的误差分别为0.201°±0.181°、0.286°±0.326°、0.181°±0.192°。对于真实患者,系统平移误差在2.6 mm以内,旋转误差在1°左右,程序运行1~2帧/s,精度和速度满足放疗要求。结论基于深度相机的三维云放疗实时监测系统能自动完成放疗前摆位验证、放疗中体位实时监测,并提供误差视觉反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深度相机 三维点云 放疗实时监测 放疗六维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病历资料的医生报告与计算机自动识别方式对门急诊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的准确性。方法2019年4—10月在宜昌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呼吸内科门诊及急诊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编码属于J00-J22范围且病历症状信息完整的病例,共3 542例,以流感监测专业人员根据ILI病例定义的判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诊断一致率,分析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医生报告两种方式对ILI病例监测的准确性。结果病例年龄M(P25,P75)为30(24,38)岁;其中符合定义标准ILI病例为1 179例(33.29%),医生报告ILI 为1 306例(36.87%),计算机自动识别ILI为 1 150例(32.47%);男性为1 391例(39.27%)。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医生报告与金标准判断的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7和0.6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和0.84。计算机自动识别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5%和99.70%)均高于医生报告方式(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7%和85.78%)(P值均<0.001)。结论基于电子病历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式开展ILI病例监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流感样病例 计算机自动识别 电子病历 监测方法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枸橼酸抗凝时不同采血监测的离子钙浓度与抗凝有效性的靶浓度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最佳采血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中采用4%枸橼酸抗凝方式的CRRT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CRRT治疗的患者均采用Prisma-FlexV8CRRT机型及科室自配无钙配方的置换液和透析液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治疗需求,将患者分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0例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组30例。2组患者分别在CRRT治疗开始后2、4、8、14、20 h同时在滤器前和滤器后的专用体外离子钙浓度监测的采血进行采血进行离子钙的浓度检测。为了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体外离子钙靶浓度目标值为0.2~0.4 mmol/L。结果纳入的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收集了400个检测结果,CVVH组共收集100个检测结果,CRRT治疗后2、4、8、14、20 h,滤器前和滤器后离子钙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D组共收集300个检测结果,CRRT治疗后2、4、8、14、20 h,滤器前离子钙浓度分别为(0.53 ± 0.01)、(0.50 ± 0.01)、(0.52 ± 0.01)、(0.53 ± 0.01)、(0.53 ± 0.02) mmol/L,滤器后分别为(0.41 ± 0.01)、(0.40 ± 0.01)、(0.39 ± 0.02)、(0.41 ± 0.01)、(0.40 ± 0.0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24~103.41,P<0.01)。结论CRRT治疗患者在采用枸橼酸抗凝方式时,不同的CRRT治疗模式,滤器前和滤器后的采血采集的标本结果并不能同时准确反映枸橼酸抗凝有效性来保证体外循环管路及滤器安全使用。在CVVH治疗模式下,滤器前和滤器后的采血所采得血检测出的钙离子浓度均可以准确反映枸橼酸的抗凝有效性;在CVVHD治疗模式下,建议在滤器前的采血进行采血检测,有利于临床上对枸橼酸抗凝有效性的判断。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抗凝 离子钙浓度 最佳采血点
  • 简介:摘要石油产品的检测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为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检测仪器设备智能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从石油凝/倾传统测定方法的不足分析入手,论述了石油倾/凝自动测试方法。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石油产品检测工作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 标签: 石油 倾点/凝点 自动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中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我国105个性病监测报告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数据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由2015年37.18/10万增长到2019年55.32/10万,年均增长10.44%。不同地区监测报告发病率介于0 ~ 1 309.38/10万,高发地区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份。男女两性报告发病率均增长,各年男性发病率均低于女性,男女报告发病率之比由2015年0.43(22.57/10万比52.74/10万)降低至2019年0.32(27.35/10万比84.55/10万)。15岁以上各年龄组均出现增长,以20 ~ 24岁增幅最大(25.81%),其次为15 ~ 19岁(22.55%);高发年龄段为20 ~ 34岁性活跃人群,2019年报告发病率达184.70/10万。各职业人群均有病例报告,以待业人群最多(32.86% ~ 38.50%),其次为商业服务(25.29% ~ 27.84%)。报告病例来源以综合医院最多(68.30% ~ 74.59%),其次为妇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结论2015—2019年中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呈增长趋势,发病率较高,高发地区为东南沿海省份,受累人群广泛,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轻人群呈快速增长,高发年龄有年轻化倾向。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生殖道感染 发病率 流行病学 哨点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5和2020年山西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监测实施方案,在艾滋病哨监测期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山西省2010、2015和2020年MSM哨监测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性行为、性传播疾病(STD)患病史、干预服务和HIV感染率等信息。结果2010、2015和2020年山西省监测MSM共2 708例,各年HI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P<0.001),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17.34,P<0.001);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7.62%(2 102/2 708)、5.91%(160/2 708)和28.14%(762/2 708);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2.52%(1 104/2 102)、63.13%(101/160)和23.49%(179/762);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网络招募和自愿咨询与检测、患有STD、发生同性性行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MSM的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2010、2015、2020年山西省MSM的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持续存在,且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较低,MSM的HIV检测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有效性措施促进MSM危险行为时安全套的坚持使用及定期检测HIV。

  • 标签: 哨点监测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 感染
  • 简介:摘要盆腔筋膜是争议较大的人体解剖部位之一。结直肠外科、妇科和泌尿外科根据专科手术的特点,分别对盆腔筋膜进行解剖标记,命名未能形成统一。对某些特定的解剖结构(如盆丛),不同学者对其位置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标准解剖术语的缺失,给医师理解相应解剖结构造成困难,也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本文结合尸体解剖研究、手术观察和文献复习,对盆腔临床解剖的常见困惑和盆腔关键临床解剖术语进行阐述,包括:(1)尿生殖筋膜和膀胱腹下筋膜是脏筋膜的组成部分;(2)脏筋膜和直肠固有筋膜是两层独立的筋膜;(3)盆丛位于脏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汇合处的外侧;(4)从层面的观点来理解盆腔侧韧带;(5)把握筋膜理解的整体观点。

  • 标签: 筋膜 解剖学,局部 盆腔 妇科学 结直肠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才能恰当地反映出环境的真实情况。因此强化环境监测能力以及完善环境监测机制十分有必要。

  • 标签: 环境监测 监测机制 系统强化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集的淋球菌耐药性,为淋病防治提供策略。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100株淋球菌,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淋球菌耐药性,判定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highly tetracycline resistant Neisseria gonorrhoeae,TRNG),同时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筛查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enicillinase producing Neisseria gonorrhoeae,PPNG)。结果PPNG阳性率为46%(46/100),TRNG阳性率为35%(35/100)。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是95%(95/100)、88%(88/100)、97%(97/100)、16%(16/100);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未见耐药菌株,低敏率分别为11%(11/100)和4%(4/100);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和低敏菌株。结论广州市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普遍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耐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仍是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淋球菌耐药监测应定期进行。

  • 标签: 淋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抗生素耐药性 PPNG TR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