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姜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MMD)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亚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包括局部肌纤维痛、肌筋膜痛等诊断,表现为咀嚼肌局部疼痛,可在下颌功能活动时加重。MMD是多因素复合致病,咬合异常如咬合创伤、干扰和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等存在诱发或加重MMD的潜在风险,口腔修复治疗中需注意避免引起医源性咬合异常。多数患者的MMD症状可通过综合治疗得以缓解,而口腔修复医师可通过咬合治疗对MMD进行辅助诊断和辅助治疗,通过咬合板、调、义齿修复等手段达到缓解咀嚼肌张力、稳定咬合支持、消除干扰、调整颌位关系等目的,排除MMD的部分风险因素并缩短病程。

  • 标签: 咀嚼肌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面部疼痛 义齿修复术 夹板
  • 作者: 郭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东华医院,重庆400032
  • 简介:盛夏时节,大家都宅在家里,实在是太热了,根本没有食欲,自然要找点凉拌的食物来解渴,所以,一到晚上,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冰镇啤酒,一边吃着烤肉,倒也是一种享受。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对他们的胃有很大的影响,会引起更多的消化道疾病。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肠胃的功能减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性溃疡。

  • 标签: 伏天饮食;肠胃功能紊乱
  • 作者: 黄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射洪 629200
  • 简介:胃肠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或胃肠神经症或胃肠功能不良。本病以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为主,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但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病症,那么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呢?在临床上是如何诊断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胃肠功能紊乱的相关知识。

  • 标签: 胃肠功能紊乱;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同脂质水平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60例受体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后6个月、12个月受体的血脂情况和移植肾功能,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中国人公式计算GFR,分别计算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TG/HDL)、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HDL)的比值进行统计。结果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TG/HDL分别为1.54±0.72、2.10±1.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HDL分别为4.99±1.30、4.28±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不同脂质水平与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G/HDL与GFR(r=-0.268,P>0.05)、TC/HDL与GFR(r=-0.518,P<0.05)、LDL/HDL与GFR(r=-0.451,P<0.05)相关。术后12个月时不同脂质水平与移植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G/HDL与GFR(r=-0.438,P<0.05)、TC/HDL与GFR(r=-0.221,P>0.05)、LDL/HDL与GFR(r=-0.322,P>0.05)相关。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血脂水平与GFR呈负相关,是影响早期移植肾功能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亲属活体肾移植 脂代谢紊乱 移植肾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其诱发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愈发多见。甲状腺功能紊乱在ICIs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包括甲状腺毒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常因其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或误诊。掌握ICIs相关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治疗要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常见内分泌不良反应及时识别和处理。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甲状腺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免疫紊乱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205例,选取2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AG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GI组与不伴AGI组(N-AGI组);AGI组根据严重程度又分为轻度AGI组(L-AGI组)与重度AGI组(S-AGI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伤后1、7、14 d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I发生的免疫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9.5%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伴发AGI(163/205例)。与N-AGI组患者相比,AGI组在伤后1 d总T淋巴细胞(Tc)、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比率;7 d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抑制性T淋巴细胞(Ts)、Th/Ts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率;14 d的IL-8与IL-10水平,Ts、Th/Ts及Treg比率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AGI组患者相比,S-AGI组在伤后1 d的Tc、Th比率,IL-6与TNF-α水平;7 d和14 d的Ts、Th/Ts与Treg比率,IL-8与IL-10水平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7 d(OR=2.018,95%CI:1.105~5.364,P=0.013)、Treg 14 d(OR=3.612,95%CI:1.375~8.476,P=0.006)、IL-67 d(OR=1.824,95%CI:1.011 ~5.835,P=0.024)、IL-1014 d(OR=2.847,95%CI:1.241~6.216,P=0.014)、TNF-α7 d(OR=1.754,95%CI:1.215~5.441,P=0.018)是严重多发伤后伴发AGI的高危因素。结论严重多发伤后机体免疫紊乱易诱发AGI,且伴发AGI将导致伤后免疫紊乱的持续加重。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免疫紊乱 急性胃肠损伤
  • 作者: 杨小娟 杨晓军 刘丹 彭彬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银川 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银川 750004 宁夏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04,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十堰 442000,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银川 75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0例,同期入住且未并发脓毒症的患者10例,健康人10例,依次分组为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健康对照组。①记录一般资料。②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3组实验对象粪便标本进行菌群检测分析。③采集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患者静脉血并运用酶法测定血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④相关性分析得出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同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菌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脓毒症患者临床感染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属变化一致性的观察分析:脓毒症患者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对应患者编号为S5、S6、S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应患者编号为S6、S7)、肠球菌属(对应患者编号为S7),在对应患者肠道菌群中已有相应菌属OUT丰度升高。脓毒症患者(对应患者编号为S7)血培养为大肠杆菌,该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菌属OUT丰度升高。②血D-乳酸及细菌内毒素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患者血D-乳酸水平与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比例呈负相关、变形菌门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2、0.468,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紊乱的肠道菌群同肠屏障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脓毒症患者临床感染致病菌与肠道致病菌属扩张具有潜在一致性。

  • 标签: 脓毒症 肠道菌群紊乱 肠道屏障功能 D-乳酸 内毒素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诸多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因素,然因其隐蔽性高、病因复杂,目前对其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十分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的临床诊疗。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损伤是核心环节,CMEC的应激、代谢、炎症等功能紊乱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具有因果关系,亦是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早期的主要特征。目前,有关CMEC功能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主要综述了CMEC功能紊乱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冠状血管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灸、贴敷调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脑外科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胃肠护理):男20例、女20例,年龄(43.69±7.64)岁。观察组(予以艾灸、穴位贴敷护理):男24例、女16例,年龄(45.41±9.45)岁。对比入院次日、入院2周后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紊乱情况及生活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1、3.197、3.130,均P<0.05);入院2周后,胃肠功能紊乱总分低于入院次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91±0.43)分比(2.25±0.47)分,t=3.376,P=0.001];入院2周后症状、情绪、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药物治疗评分均高于入院次日,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6、2.674、2.725、2.671、3.313,均P<0.05)。结论艾灸、贴敷调理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缩短胃肠通气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艾灸 贴敷 颅脑损伤 胃肠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DGD)是由长期糖代谢不平衡导致的胃肠道免疫、代谢及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整个胃肠道功能。肠神经系统(ENS)为消化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肠神经元、肠神经胶质细胞和肠间质细胞,参与调节胃肠道局部功能。ENS功能改变与DGD密切相关,靶向ENS可减少胃肠道病变,并减缓DGD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就ENS参与DGD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展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肠神经系统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分析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旨在指导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风险评估与干预。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20例,设计一般资料填写表,仔细查阅患者相关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基线资料情况,全部患者术后均接受胃肠功能评估,记录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纳入全部可能的影响因素,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结果34例患者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为28.33%;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长)、CO2气腹压力(高)、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高)、血钾水平(低)是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有胃肠功能紊乱风险,可能受手术时间、CO2气腹压力、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血钾水平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有上述胃肠功能紊乱风险因素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早期干预,或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胃肠功能紊乱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胃肠功能紊乱 CO2气腹压力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D)的恢复效果。方法将临沂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术后PGD的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及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A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5.72±6.16)岁;对照组B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36.86±6.55)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37.37±6.73)岁。对照组A采用红外线理疗,对照组B采用芒硝外敷治疗,研究组采用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疗效、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胃动素(MTL)及胃泌素(GAS)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第1、2、3 d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94.87%(37/39)比 76.92%(30/39)、(79.49%(3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0.37±5.70)h比(27.60±7.25)h、(26.58±6.89)h]、术后首次排气[(21.33±6.02)h比(29.35±7.68)h、(27.18±6.75)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35.74±7.79)h比(48.45±9.28)h、(44.33±8.84)h]均短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治疗后第3 d的MTL[(254.27±42.35)ng/L比(212.60±38.32)ng/L、(220.35±39.10)ng/L]及GAS[(168.42±28.73)ng/L比(135.60±25.89)ng/L、(143.15±27.64)ng/L]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外敷可更好地缓解急性阑尾炎术后PGD相关症状,加速胃肠蠕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

  • 标签: 红外线理疗 芒硝外敷 急性阑尾炎 胃肠功能紊乱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蛋白饮食方案对腹膜透析钙、磷代谢紊乱患者营养参数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3例腹膜透析钙、磷代谢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蛋白饮食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低蛋白饮食,观察组予α-酮酸配伍改良低蛋白饮食,比较两组患者钙和磷代谢水平、营养参数、残余肾功能。结果干预4个月末两组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较干预前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个月末两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AMC)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个月末血肌酐(Scr)、残余肾功能(RRF)、尿素清除指数(Kt/V)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α-酮酸配伍改良低蛋白饮食通过抑制肠道对磷的吸收进程,调节钙、磷代谢紊乱状态,改善腹膜透析钙、磷代谢紊乱患者营养参数,调控残余肾功能

  • 标签: 蛋白饮食 腹膜透析 钙磷代谢紊乱 残余肾功能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神经营养不良导致脑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为特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指一组导致胰岛素抵抗的若干相互关联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代谢紊乱可严重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诱发和进展。MRI是一项评估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无创技术。现就PD患者脑结构与功能改变及代谢紊乱相关因素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代谢综合征 脑功能 脑结构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机体内皮功能紊乱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3只雄性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方式模拟心肌缺血,并根据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时间(30 min、90 min、180 min)和是否使用卡托普利将其分成观察Ⅰb组、观察Ⅰa组、观察Ⅱb组、观察Ⅱa组、观察Ⅲb组和观察Ⅲa组,对各组大鼠的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心肌细胞凋亡率进行测定。结果在a组大鼠中,观察组大鼠CEC、ET水平较对照组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NO水平较对照组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均P<0.05);在使用卡托普利进行预防性干预后,观察Ⅱb组、观察Ⅲb组大鼠CEC水平、ET水平均分别低于观察Ⅱa组、观察Ⅲa组,NO水平均分别高于观察Ⅱa组、观察Ⅲa组(均P<0.05);a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从高到低依次为观察Ⅲa组[(235.71±40.25)%]>观察Ⅱa组[(197.28±43.56)%]>观察Ⅰa组[(138.55±32.87)%]>对照组[(5.81±2.02)%](均P<0.05);观察Ⅱb组[(125.67±26.51)%]、观察Ⅲb组[(124.91±33.28)%]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分别低于观察Ⅱa组、观察Ⅲa组(均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发机体出现内皮功能紊乱与心肌细胞凋亡率上升,此种变化程度与缺血再灌注时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适当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进行抑制。

  • 标签: 心肌缺血再灌注 内皮功能紊乱 心肌细胞凋亡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功能消化不良是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要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此类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7分整体症状量表、鲁汶餐后不适症状评分量表、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胃肠道症状等级评估量表、功能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固体胃排空检查和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等。现就各个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和自身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为功能消化不良疗效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临床研究 量表
  • 简介:摘要消化功能外科是外科手术治疗消化功能性疾病的统称。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消化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手术大部分实现了微创化。笔者基于团队多年的临床实践,重点对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胃扭转、胃下垂、结肠冗长症、顽固性便秘、直肠前突与直肠脱垂等一系列消化功能性疾病施行微创外科治疗,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作深入阐述。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 胃食管反流病 直肠前突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表现包括关节盘移位及退变、关节腔积液、髁突及翼外肌异常改变。MRI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成为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的金标准。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MRI表现对于口腔医师选择正确的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至今,虽然采取了众多预防和治疗措施,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在蔓延,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的认知不断完善,人们发现其不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而且对全身各大系统均有影响。在临床上,除呼吸道症状外,患者出现越来越多的肺外表现。人们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多系统累及的逐渐认识,可能对疾病的筛查、防疫、管理、传播、病情判断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PND)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5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9):对照组(C组)和PND组。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构建PND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P组处死每次认知功能测试最差的3只小鼠、C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KEGG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P组术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僵直时间百分降低(P<0.0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出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有12个蛋白表达上调,有9个蛋白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代谢、信号传递、生物过程的调节等过程,构成了细胞器、突触等结构,并与结合、运输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SNARE蛋白囊泡运输等存在差异。结论PND小鼠海马存在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神经炎症反应、突触结构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自噬能力下降等可能与PND有关的病理过程。

  • 标签: 认知障碍 蛋白质组学 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