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作者: 徐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观察于急性脑梗死病例急救领域引入优化模式的急诊护理流程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3年收治于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急诊病例5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划归为25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对照组遵循急性脑梗死常规式急诊护理流程施护,试验组接受优化模式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急性脑梗死急诊样本急救护理时效性三大时间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急性脑梗死病例急救领域引入优化模式的急诊护理流程,利于其急救护理时效性与抢救成功率的双重提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80例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参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护理管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无论抢救效率和效果、护理质量均高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胸痛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抢救效果和成功率。

  • 标签: 急诊;胸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效果
  • 作者: 王玉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究急诊胸痛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研究对象选取该时间段内本急诊接收的胸痛患者76例,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予以分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常规组(n=38),(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n=38)。对比2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为36例(97.29%),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而且能够使患者救治效果提升,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胸痛;抢救效果
  • 作者: 任光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江口县中医医院,贵州江口554400
  • 简介: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挑选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急性胸痛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1)和研究组(n=31),常规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急诊抢救时间、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为(31.20±1.59)min、进出急诊时间为(40.13±2.40)min、住院时间为(10.47±1.23)d,常规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为(57.16±2.87)min、进出急诊时间为(57.82±3.16)min、住院时间为(14.84±2.49)d,研究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常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3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急诊抢救时间、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且很少出现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
  • 作者: 何正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今年31岁的张先生,之前由于做销售工作,需要频繁和客户应酬,不仅要熬夜,还需要经常饮酒,因此和妻子的备孕计划一再推迟。最近刚换了一份相对清闲的工作,因此将要孩子的事提上了日程。在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医生过后,张先生决定做一次精液检查,明确自身生育能力是否正常,如果检查结果有不正常的情况,后续再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调理身体。相信这也是很多婚前、婚后或者有要孩子计划之前男性相对关注的话题,那么精液检查有何意义呢?

  • 标签: 精液检查;生育
  • 作者: 张青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南京 210008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急救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常规护理流程患者作为对照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采血时间、NIHSS、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减少各环节所用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各25例。传统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对两组急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管理后,实验组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痊愈率与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管理能有效提升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链式抢救流程 失血性休克 急救效率 并发症 预后
  • 作者: 卢海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通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各45例,常规组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使患者有更好的诊疗体验,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加速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满意度
  • 作者: 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江口县中医医院,贵州江口554400
  • 简介:目的:研究流程优化在提高腹腔镜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行常规管理的350件腹腔镜器械作为常规组,将2022年7月份到2021年12月份行流程优化管理的340件腹腔镜器械作为实验组,综合对比两组消毒和灭菌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消毒和灭菌合格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备比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实践特点可以得知,通过全面实施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优化管理方案,能够明显提升腹腔镜手术器械整体管理质量,进而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标签: 流程优化;腹腔镜器械;消毒灭菌
  • 作者: 米克热阿依·亚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合雅镇卫生院,新疆 阿克苏843400
  • 简介: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巡视流程在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进行研究,共68例,34例是参照组(常规护理),34例是研究组(静脉输液巡视流程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护患纠纷率、投诉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患者实施静脉输液巡视流程管理,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消除负性情绪,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静脉输液巡视流程
  • 作者: 周珊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交接过程中,品管圈(QCC)活动实施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由同一组护士进行护理交接流程,对照组常规护理交接,观察组采用QCC护理交接流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转运时间短,交接记录评分高(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护士对护理交接流程熟悉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QCC能够有效提升护士对骨科手术患者对护理交接流程的熟悉程度,缩短转运时间,提高交接记录评分。

  • 标签: 骨科手术患者;品管圈;护理交接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分析的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脑梗死(ACI)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急诊收治的ACI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诊疗流程进行救治,观察组则行基于循证分析的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抢救效率、院前延迟情况、神经缺损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时间、分诊及转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院前延迟<1 h和2~3 h比例分别为38.98%和40.68%,均高于对照组的27.12%和30.51%(P<0.05),>3 h比例为20.34%,低于对照组的42.37%(P<0.05)。护理治疗后2、4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分析的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急诊ACI患者急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降低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循证护理 急诊 护理流程
  • 简介: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开展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9-2022.9为时间节点,选取院内接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组,一组为参照组(常规急诊护理),一组为观察组(完善急诊护理流程),每组各35人,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开展不同护理干预后,参考各项抢救指标评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值突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从两组急救效果对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值突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开展急诊护理流程疗效显著,抢救成功率得以提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完善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常规尿液检测分析是健康体检的重要基本项目之一。女性受检者由于特殊的解剖生理结构,其常规尿液分析结果受标本留取影响较大。本研究对2020年9月1—30日至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6~58岁女性(1 651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研究对象的健康体检流程和常规尿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受“妇科检查—经腹彩超—常规尿液分析及其他项目”流程的受检者无临床症状或疾病尿液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尿液分析—妇科检查—经腹彩超及其他项目”流程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周后复查,此2组受检者尿液检测结果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健康体检过程中应强化流程质量控制,避免阴道分泌物对女性尿检结果的影响,保障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 标签: 体格检查 体检流程 质量控制 常规尿液分析 检测结果
  • 作者: 郭学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B组58例患者进行手术后常规护理指导,A组58例患者采用流程化护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展开分析。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患者采用流程化护理,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流程化护理干预;颅内动脉瘤;并发症
  • 作者: 李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3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盐城市第二人民院,江苏盐城 224003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血透室采取流程护理对护理质量和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以2021.2-2023.1作为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采取红篮球分组方法,对该时间范围内我科室收治的血透患者56例进行分组,常规组和研究组(n=28),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及流程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的护理质量、发生不良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方面,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发生下机拔错针、穿刺针脱落、穿刺针与管路接错位漏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流程护理干预应用于血透室,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护理质量,而且可以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友好关系,保障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减少护患纠纷,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流程护理;血透室护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名感染科护理实习生,然后随机分成2组,两组实习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成绩(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自信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进行教学,可提升教学成绩,帮助实习生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安全防护流程;感染科;护理教学
  • 作者: 陈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抽取74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探析,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并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中则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据抢救情况看,观察组的心肺复苏时间(3.1±1.2)min,气管插管时间(3.5±1.1)min,抢救成功率91.89%,反观对照组分别为(6.1±1.1)min、(6.8±1.7)min、83.78%,其中观察组抢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也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评估比较,其中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和急救成功率,同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危重症;急救护理流程;急救效率;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链式流程与家庭时机理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57.18±4.19)岁;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57.23±4.41)岁。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时机理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照顾者压力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出诊反应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急救时间及院前急救时间比观察组长[(1.88±0.33)min比(1.11±0.22)min、(15.22±2.64)min比(12.44±2.37)min、(5.64±1.40)min比(4.97±1.31)min、(26.20±3.64)min比(24.43±3.21)min],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76%(4/41)比29.28%(12/42)],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970,P=0.026);对照组照顾能力、压力情况及对疾病认知程度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链式流程+家庭时机理论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急救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照顾者的压力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链式流程 家庭时机理论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