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23例狼疮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半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狼疮肾炎的前景。选2013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3例狼疮肾炎患者,18例患者于第1天和第14天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5例患者于第1天和第14天给予利妥昔单抗500 mg,6个月后依病情需要按需使用。第1天和第14天同时给予80~120 mg甲泼尼龙,后以1 mg/kg甲泼尼龙维持4周,依病情酌情减量至维持量或停用。记录利妥昔单抗治疗后B淋巴细胞水平、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评分(SLEDAI-2K)。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 基线期11例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利妥昔单抗诱导治疗后12个月9例患者肌酐水平恢复正常[(66.3±10.1) μmol/L 比 (162.7±58.6) μmol/L]; 12例基线期肾功能正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肾功能恶化。利妥昔单抗诱导治疗12个月后20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4.00(2.00, 6.80)g 比 0.10(0.08, 0.40) g]。利妥昔单抗治疗后SLEDAI-2K明显降低[22(18, 26)比 3(0, 6)],B淋巴细胞水平在3个月时达到0.00(0.00,0.01)%。23例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6个月时1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7例患者部分缓解。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输液反应1例,口周疱疹伴肺部感染1例,IgG减低3例。提示本研究采用的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是狼疮肾炎的有效治疗策略。

  • 标签: 狼疮肾炎 利妥昔单抗 肾脏缓解率 不良反应
  • 作者: 王红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0期
  • 机构:盐亭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绵阳621699
  • 简介: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属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所致。子宫肌瘤发病率很难精确统计,在育龄女性中约占25%,而尸检结果显示其发病率超过50%。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 标签: 子宫肌瘤;病因;特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京市佑安医院,江苏南京 211100
  • 简介:目的:对于精神专科医院长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专科医院感危险因素可以更好地保障广大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质量,评估检测医院医疗水平。方法:通过目前基层医院现有检测手段,分析在患者医院感危险因素,可以更好辅助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对预后评估。回顾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我院精神一科三、四、五病区在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及其可能危险因素分析总结。采取多因分析方法,对相关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精神专科医院感主要危险因素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结论:基层专科医院感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基础自理能力差,医务人员专业人手不足以及检验手段单一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基层精神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ACI)创刊于1929年,是过敏性疾病领域引用率最高的杂志,其发表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哮喘等临床、基础和转化研究的高质量论文,为变态反应科和呼吸科等研究人员提供了最新前沿动态。本文通过引文分析明确JACI创刊90年来的排名前100(TOP 100)文章,以及它们对过敏与临床免疫领域作出的贡献,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联用中成药处方临床使用现状,以提升我院中成药联用的合理使用率。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月门诊中成药处方6 787张,筛选出含有2种或2种以上中成药的处方851张,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在851张联合使用中成药处方中,涉及24个科室,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骨科[18.45%(157/851)]、神经内科[17.39%(148/851)]及呼吸内科[12.69%(108/851)]。不合理的表现主要为重复用药[63.78%(118/185)]、药性相悖[17.84%(33/185)]和有毒成分联用[17.30%(32/185)]。结论医院中成药联用现象较为普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用药监管力度,以尽量减少不合理联用。

  • 标签: 中成药联用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作者: 姚霏霏,宗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淮安八二医院,江苏 淮安2233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开展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意义。方法:择取14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在2021年的1月到2023年1月之间,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差异做分组,基础组70例,管理组70例。基础组按原有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管理组在开展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结束后,对下列统计学指标做比对:①感染发生率;②患者认可度。结果:院内感染率比较:管理组5.71%低于基础组20.00%,做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组间差异鲜明。患者认可度比较:管理组95.71%高于基础组82.86%,做统计学分析后发现,P<0.05,组间差异鲜明。结论:在院内积极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推广护理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院感控;影响
  • 简介:摘要古塞奇尤单抗作为首个靶向白细胞介素23的抑制剂,在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白细胞介素23和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23 古塞奇尤单抗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AIS的移动卒中单元前诊疗管理能力提升,缩短CT检查、诊断及溶栓治疗时间,以提高溶栓效率,改善临床结局。2019年,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等制定了《移动卒中单元中国专家共识2019》和《移动卒中单元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19》。近3年,国内外在移动卒中单元前诊疗管理领域进一步融合了5G信息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卒中院前诊疗管理理念和治疗方法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指导临床实践,本指南编辑委员会在中国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5G移动卒中单元前诊疗管理指南。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移动卒中单元 院前管理
  • 作者: 黄淑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西赣州 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实施对于脑干出血患者的作用疗效。方法:此次实验期间,共从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之间接收的脑干出血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相关探究工作。对其中25例患者进行现场急救,称其为研究组,另外25例患者不做现场急救干预,称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表现水平。结果:从恶化死亡率的角度进行统计比较,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干出血的患者而言,对其采取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脑干出血;护理干预
  • 作者: 王淑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长岭县永久镇卫生院,吉林 松原131529
  • 简介:医疗护理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部分,患者治疗与恢复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护理质量的影响。但受到护理专业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医护设施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我国乡镇卫生护理质量与城市医院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乡镇卫生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与提升的机会,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乡镇卫生护理工作以及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难点,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乡镇卫生院;护理质量;质量管理;管理难点;管理策略
  • 作者: 李胜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120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80例因严重创伤骨折由我120指挥调度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采用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前急救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前急救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关节肿胀情况、关节活动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关节肿胀度和关节活动度变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休克和二次损伤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120前急救过程中施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能够促进患者关节肿胀情况的改善,能够提升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严重创伤骨折;120院前急救;优质护理
  • 作者: 杜宏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急诊科,江苏 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观察面向急性胸痛病例基于风险管控开展前急救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3年就治于我院的急性胸痛病例5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急性胸痛病例划归为25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对照组遵循急性胸痛常规式前急救法施护,试验组基于风险管控开展前急救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急性胸痛病例前急救时效性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向急性胸痛病例基于风险管控开展前急救护理,利于其前急救时效性与安全性的提升。

  • 标签: 急性胸痛;风险管控;院前急救
  • 作者: 张琼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江阴市石庄卫生院,江苏江阴2144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卫生综合护理中予以全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1~2023.1就诊于卫生的患者62例,随机方法分组分析,31例予以全科护理者纳入研究组,31例予以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74.19%)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卫生综合护理中予以全科护理效果突出,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建议推广。

  • 标签: 卫生院综合护理;全科护理;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分离菌株的分型情况。方法66株菌株分离自2014 - 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别应用BCSP31-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属、生物型鉴定;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9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全球MLST数据库对比序列型(ST);并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使用最小生成树(MST)对新发现和已知ST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4 - 2020年四川省自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离的66株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其中羊种布鲁氏菌65株,牛种布鲁氏菌1株。存在3个已知ST(ST-8、ST-39、ST-2)和1个新发现型别(ST-101)。其中,ST-8为四川省主要ST(90.91%,60/66),另有4株羊种布鲁氏菌为ST-39,1株牛种布鲁氏菌为ST-2。新发现型别ST-101于2019年分离自乐山市,属羊种布鲁氏菌克隆群,与ST-8进化关系紧密。结论四川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主要基因型为ST-8,同时存在少量ST-39、ST-101、ST-2。

  • 标签: 布鲁氏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2014—201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状况,探索ARIMA模型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测应用,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其他感性腹泻流行病学资料及医院实验室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应用SPSS软件进行ARIMA模型预测。结果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1 748例),占全年总病例的65.89%。10岁以下儿童是其它感染性腹泻就诊的主要人群(1 699例),占比49.26%。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339例),占所有检出病原的93.38%。ARIMA(0,1,2)(0,1,1)12为最优模型,验证2018年乌鲁木齐市1~12月发病数平均相对误差20%,实际值均在预测值95%可信区间内。结论应重点加强对乌鲁木齐10岁以下儿童及家长针对其他感染性腹泻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应关注轮状病毒腹泻,做好10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ARIMA(0,1,2)(0,1,1)12对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ARIMA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4年、2019年两个时间段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类型抽样收集该院2014年的1 126份、2019年的1 382份全院性集中体检的报告。从基线资料、体重指数(BMI)、各系统常见疾病检出率、睡眠质量等方面分析医护人员健康发展状况。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9年BMI正常的男性医护人员比例明显下降,"肥胖"及"非常肥胖"的比例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医护人员中,BMI正常的人群比例明显上升,"过重"人群比例下降,但"非常肥胖"的人员比例也明显上升,女性医护人员的BMI出现两极分化趋势。2019年,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心律失常常见。与2014年相比,2019年心血管疾病的总体检出率及疾病分布类型均无明显变化(P>0.05)。2019年,消化系统疾病以胃炎最常见。与2014年相比,2019年消化系统疾病总体检出率及胃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0.05)。2019年,相同检测人员及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内分泌系统疾病以甲状腺结节常见。与2014年比较,2019年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分泌疾病总体检出率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2019年医护人员的新发恶性肿瘤检出率分别为3.7%(42/1 126)、5.0%(69/1 382),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6,P=0.999)。2014年、2019年睡眠质量较差的医护人员分别有352人(31.3%)、486人(35.2%),睡眠质量较差的人群比例进一步扩大,但差异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夜班频率、工种、科室、是否合并慢性病史及长期服药史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的总体健康状况不理想,存在睡眠质量差等问题,值得临床警惕。

  • 标签: 医护人员 体重指数 睡眠质量
  • 作者: 吴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中心卫生院,贵州贵定551300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强化护理安全管理会对乡镇基层卫生护理质量有何提升,以达到更高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乡镇基层卫生院中的80名患者,将其分为2组。一组接受普通护理,另一组接受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对比了两组护理质量,并分析了具体情况,发现研究组较于对照组有很明显的提高,其差异为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后,对患者的护理质量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上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都也有明显升高。

  • 标签: 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乡镇基层卫生院
  • 简介:摘要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自实施以来,在职业禁忌证筛查和职业病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职业健康体检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职业禁忌证关于心血管疾病方面因各体检机构理解的差异导致使用上存在非"同质化",故本文主要对规范中职业禁忌证心血管疾病中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内涵和量化标准进行探讨,以供"同质化"应用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职业健康监护 技术规范 职业禁忌证 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高血压
  • 作者: 盛春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300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在颈椎损伤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46例颈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使用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干预可有效改善颈椎损伤患者前急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状态,有利于提高急救成功,降低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徒手颅骨固定法;颈托制动;颈椎损伤;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