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作者: 丁茜 浦婷婷 何明珠 王时敏 李文锦 张磊 刘建彰 佟岱 周永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义齿加工中心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转移咬合关系的精确性。方法基于愈合基台设计系列预成咬合记录帽,光固化三维打印实物。前瞻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Kennedy Ⅰ类或Ⅱ类牙列缺损拟行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12例,需满足不少于2颗后牙连续游离缺失。采用自身对照,对病例同时采用2种方法制取咬合记录:试验组用预成咬合记录帽,对照组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直接在愈合基台上制取。分别根据两组咬合记录上架,评价模型咬合关系精确性。采用诊断试验的方法计算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并利用口内扫描、模型扫描获取修复前牙尖交错位咬合关系数据,导入三维逆向工程软件计算上下颌余留后牙面间距,以及配准模型扫描与口内扫描的上颌,计算下颌模型余留牙面三维偏差值。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结果纳入男性病例3例、女性9例,年龄(52.6±12.1)岁,缺失牙共36颗。预成咬合记录帽在口内能直接就位,固位、稳定性良好。试验组模型咬合接触的灵敏度(0.73±0.14)显著优于对照组(0.63±0.12,P<0.01),阳性预测值(0.79±0.15)与对照组(0.75±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面三维偏差值[分别为(357.0±140.2)和(399.4±206.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预成咬合记录帽制取种植固定修复咬合记录可提高模型与口内咬合关系的一致性,具备良好的精确性、临床便利性和易用性。

  • 标签: 牙种植 牙修复体 颌关系记录 种植固定修复 预成咬合记录帽 精度
  • 简介:摘要脑/肌电图作为重要的经典电生理技术之一,在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基于学校在脑/肌电图记录技术上的成熟应用,作者在研究生生理学实验选修课中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进行脑/肌电图技术记录"的实验课程,并从实验设计、开展意义、实践反思三个方面,介绍了脑/肌电图记录技术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方法。其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实践方式及严谨的科学思维,提升教师综合教学素质;同时,通过经验的反思,为其他课程实施"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脑电图 肌电图 翻转课堂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母乳喂养门诊咨询记录单,规范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流程。方法通过文献分析、课题组讨论自行设计专家函询问卷。于2020年9—10月,通过对杭州市16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确定母乳喂养门诊咨询记录单。结果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5~0.204、0.234~0.563(P<0.05)。最终构建的咨询记录单包括8个一级条目,99个二级条目,94个三级条目。结论函询专家积极性高,权威程度高,协调性较好。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母乳喂养门诊咨询记录单科学性高、实用性强,可应用于各母婴医疗机构母乳喂养门诊。

  • 标签: 门诊部,医院 母乳喂养 德尔菲法 咨询 记录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在儿童普外科的临床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护理措施标准化术语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映射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电子护理记录,包括自由录入的护理措施记录和医嘱相关的护理措施记录。以概念一致性对比电子护理记录与标准化护理措施(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的匹配程度。采用难度、耗时来分析匹配所得的标准化护理措施的特质。结果4 560条独立的电子护理记录共映射所得7个领域的86条护理措施。其中,有98.84%(4 507/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完全匹配、0.83%(38/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部分匹配、0.33%(15/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不匹配。难度和耗时分别为(2.20 ± 0.45)min和(2.03 ± 1.25)min。结论护理措施分类可以用于描述儿童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活动,还可以解决护理记录在呈现上的标准化问题,适合作为标准化的护理语言用于儿童普外科的护理记录

  • 标签: 护理措施分类 护理记录 儿童普外科 映射法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在儿童普外科的临床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护理措施标准化术语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映射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电子护理记录,包括自由录入的护理措施记录和医嘱相关的护理措施记录。以概念一致性对比电子护理记录与标准化护理措施(第6版护理措施分类)的匹配程度。采用难度、耗时来分析匹配所得的标准化护理措施的特质。结果4 560条独立的电子护理记录共映射所得7个领域的86条护理措施。其中,有98.84%(4 507/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完全匹配、0.83%(38/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部分匹配、0.33%(15/4 560)护理记录与护理措施不匹配。难度和耗时分别为(2.20 ± 0.45)min和(2.03 ± 1.25)min。结论护理措施分类可以用于描述儿童普外科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活动,还可以解决护理记录在呈现上的标准化问题,适合作为标准化的护理语言用于儿童普外科的护理记录

  • 标签: 护理措施分类 护理记录 儿童普外科 映射法 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当代具备心腔内电图存储功能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中记录的心房高频事件(AHRE)与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植入双腔或三腔起搏器的2 109例患者记录的2 440份AHRE腔内电图,记录心房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分析其种类。结果平均随访2.3年,有23.9%的患者记录到了≥30 s的AHRE,2 440份AHRE腔内电图中房扑/房颤发作2 111份图(86.5%,2111/2 440),交叉感知21份图(0.9%,21/2 440),噪声干扰64份图(2.6%,64/2 440),房性心动过速(房速)237份图(9.7%,237/2 440),重复性非折返性室-房同步节律5份图(0.2%,5/2 440),2份未确定类型(0.1%,2/2 440)。AHRE持续时间>6 h并且频率≥250次/min对房扑/房颤的阳性预测值为99.9%。结论结合时间和频率分析的AHRE是诊断房颤、房扑的可靠工具。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人工 心房高频事件 自动模式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文版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CARE)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69例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评估,采用中文版CARE、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人抑郁量表(GD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巴氏指数(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和欧洲健康五维量表(EQ-5D)进行数据收集,其中30例老年人于1周后复测中文版CARE,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信度及效度评价。结果在CARE总量表和各维度水平上,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表示的5名评定者间信度、1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45~1.000、0.842~1.00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17~1.000,均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在效标效度方面,CARE量表的相关维度与6个校标量表(MMSE、GDS、VAS、BI、IADL和EQ-5D)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分别为0.918、0.802、0.998、0.931、0.924、0.917(均P=0.000)。结论中文版CARE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老年评估工具供我国养老机构选择及使用。

  • 标签: 连续性记录与评估工具 养老机构 信度 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游离足趾移植术于1966年由我国杨东岳首创,经过国内外广大学者50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广泛应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拇、手指缺损修复与再造的方法。本文从足趾移植重建拇、手指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手术技术与观念的创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一介绍。

  • 标签: 组织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拇指再造 手指再造 足趾移植
  • 简介:摘要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本文描述了我国母乳成分的研究历程,与国外比较,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并阐述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将母乳作为复杂的生物系统进行研究,建立有全国代表性的健康母婴母乳组分参考值,研究影响母乳组分变异的因素和母乳组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最终实现最佳的母婴营养与健康状况。

  • 标签: 乳,人 蛋白质类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类 痕量元素
  • 简介:摘要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录桔梗的功效为“宣肺、化痰、利咽、排脓”,现代临床用也主要于治疗肺系疾病,但《神农本草经》中桔梗的主治为胸胁痛、腹满、肠鸣、惊恐悸气,说明从汉代至今,桔梗的功效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桔梗功效的记载,并与历代临床应用相对照,发现临床应用是影响本草著作中功效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方药复杂的互动关系,使得本草文献中关于桔梗的功效的描述也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出入。因此为进一步厘清单味药物的功效,使单味药物功效描述更加规范化,有必要开展单味中药与配伍功效之间的比较研究,为临床精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桔梗 功效 本草
  • 简介:摘要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视锐度反映了视觉系统辨别空间细节的能力,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视功能评估指标。视力表是使用最广的视锐度测量工具。笔者回顾了国内外视力表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设计原理和计分规则。由于传统视力表自身的精度限制,其在视力普查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电子视力表代替传统视力表正逐渐成为趋势。笔者分析了当前不同电子视力表的硬件特性、软件算法逻辑和测量结果,发现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尺寸、程序的测量和计分规则等多种参数设置的不统一可能会造成不同设备测量视力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研发规范化的新型电子视力表势在必行。

  • 标签: 视光学 视锐度 心理物理学 视力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全球仅有呈增长态势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加剧而显著上升。近年来药物治疗心衰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现有的信号分子相关药物并不能完全逆转心肌重构。外科治疗逆转心室重构进程,辅助甚至替代受损心脏功能,将成为未来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心室辅助装置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治疗或永久替代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逐步成为终末期心衰的重要治疗方式。本文针对心力衰竭后心室辅助装置应用的历史与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麻风病、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致盲性沙眼和疟疾的历史进程,并对未来有望被消除的传染病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国 传染病 消灭 消除
  • 简介:摘要计算机辅助血糖管理系统(CDSSGM)的发展主要经历静脉胰岛素调整方案和皮下胰岛素调整方案两个阶段,分别对应重症监护室的平稳控糖需求和信息化的全院血糖管理需求。研究结果提示CDSSGM可使目标血糖达标比例更高、低血糖发生频率更低、医护使用更满意。信息技术的进步为CDSSGM的外在发展提供条件,而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是推动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目前已有商品化的胰岛素剂量调整软件辅助医院血糖管理,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契合将推动智能化的院内血糖管理水平更新换代。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计算机辅助血糖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CEAP分类是一个基于慢性静脉疾病(CVD)临床表现、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功能障碍四个方面对下肢CVD进行分类和分级的专家共识。是一套国际公认的用于下肢CVD分类的标准工具。CEAP分类于1996年正式发布,2004年第一次修订版发布,2020年2月26日第二次修订的预印版在线发布。本文对CEAP的发展史及每次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读。

  • 标签: 慢性静脉疾病 静脉 静脉曲张 疾病分类 专家共识
  • 作者: 姜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关于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的关系,从主导病因到仅为局部生物学因素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认识转变影响到临床诊治行为和研究方向。目前认为TMD致病因素为多因素,咬合因素与TMD的发生关联性较弱,但是有一些共性的咬合异常比如非工作侧干扰、最大牙尖交错位和后退接触位之间过度滑动、最大牙尖交错位不稳定等可能是促进TMD发生的危险因素。行为、生物学、环境、社会认知、精神心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促进TMD症状的发生。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不能忽视医源性咬合创伤对促进TMD发生的风险,应重视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对疾病的影响,推荐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咬合异常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单艳华 陈琦 张大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科研处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81,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100191
  • 简介:摘要1949年以前,中国牙医学教育主要包含学徒式和牙医院校教育两类。而牙医执业管理方面,从地方到全国出台了多部制度,其中有关执业资格的规定与教育培训方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牙医教育以及有关牙医执业资格认定的变化,再现牙医执业管理制度在近代逐步规范化的进程,以期丰富我国口腔医学史研究,为现代口腔医师执业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医学 牙医学教育 牙医师 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