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军 于泳浩 马虹 王东信 王英伟 刘存明 刘敬臣 杨建军 李金宝 欧阳文 徐军美 韩如泉 黑子清 嵇富海 缪长虹 邓小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325027,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30005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沈阳 11000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00034,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40,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南京 210029,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宁 5300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 45005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00080,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10005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63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和维库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山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顺式阿曲库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接受维库麻醉诱导。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前15 min(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的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到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停用肌松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T1、T2时刻,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NE水平以及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1),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顺式阿曲库相比较,维库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全麻效果,麻醉起效迅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维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麻醉效果 机体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氧化胺(TMAO)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及近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患者收集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单元住院,符合2016年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5例,根据是否存在休克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无休克组(33例)与脓毒症休克组(12例),根据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CRP、PCT、IL-6、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和序贯脏器衰竭评分(SOFA)及血清TMAO水平。分析TMAO与脓毒症危重程度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性休克组IL-6、CRP、PCT、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脓毒症组(P<0.01)。脓毒症患者死亡组IL-6、PCT、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脓毒症组第1天血清TMA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脓毒性休克组第1、3、7天TMAO水平均高于普通脓毒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第1、3天TM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第1、3、7天TMAO水平均高于存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第1、3天TM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TMA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8,P<0.01);TMAO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956,P<0.01)。结论TMAO与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及近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休克,脓毒性 氧化三甲胺 白细胞介素6 APACHE 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氧化胺(TMAO)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及近期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患者收集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单元住院,符合2016年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5例,根据是否存在休克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无休克组(33例)与脓毒症休克组(12例),根据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CRP、PCT、IL-6、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和序贯脏器衰竭评分(SOFA)及血清TMAO水平。分析TMAO与脓毒症危重程度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性休克组IL-6、CRP、PCT、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脓毒症组(P<0.01)。脓毒症患者死亡组IL-6、PCT、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脓毒症组第1天血清TMA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脓毒性休克组第1、3、7天TMAO水平均高于普通脓毒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第1、3天TM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第1、3、7天TMAO水平均高于存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第1、3天TM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TMA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8,P<0.01);TMAO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956,P<0.01)。结论TMAO与脓毒症患者危重程度及近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休克,脓毒性 氧化三甲胺 白细胞介素6 APACHE Ⅱ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与黑素瘤相关的DNA异常甲基位点,初步构建黑素瘤特异性甲基谱。方法采用Illumina Human Methylation 450K全基因组甲基芯片对6例黑素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标本进行全基因组DNA检测,得出差异DNA甲基位点。采用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KEGG_Pathway分析了解基因功能。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黑素瘤组织与瘤旁组织存在差异甲基位点,共27 779个,其中16 673个为高甲基位点,11 106个低甲基位点。提高筛选条件为P < 0.01、︳Δβ︳> 0.2,过滤掉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探针、位于XY染色体上的探针以及交叉反应的探针,共筛选得到4 883个差异甲基位点,其中1 459(30%)个位于启动子区(包括TSS1500、TSS200、5′UTR、1st Exon)。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生长、分化、黏附、运动迁移、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等。KEGG_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甲基基因主要参与黏着斑、癌症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黑素生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黏合连接、钙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基于"启动子区高甲基位点对应的前16个基因、出现甲基频率最高(CpG位点≥ 7)的基因、具有一定的功能或参与某条信号通路"条件,选出8个基因(KAAG1、DGKE、SOCS2、TFAP2A、GNMT、GALNT3、ANK2、HOXA9)作为黑素瘤候选生物标志物。结论黑素瘤组织存在较多高甲基基因,8个差异甲基基因有可能作为黑素瘤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表观基因组学 DNA甲基化 芯片分析技术 生物学过程 信号通路
  • 作者: 吴汉生 黄树杰 庄伟涛 丁宇 高枕 乔贵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51504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广州 510000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州 510515,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广州 510000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系 51503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胸外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修饰的生物学作用已被逐渐深入研究,在肿瘤中显示出越来越高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对表观遗传学在RNA修饰方面的深入研究,诸多研究表明m6A甲基修饰在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6A相关修饰蛋白具有成为肺癌临床诊治靶标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m6A R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异丙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6例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锻炼,持续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呼吸功能、疾病控制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与Epworth嗜睡量表(ESS)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PaCO2、CAT问卷与E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应用异丙托能显著改善COPD-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呼吸功能的康复,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异丙托溴铵 呼吸功能锻炼 重叠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异丙托在BiPAP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治疗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秦皇岛市工人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通气,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500 μg异丙托+1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前、治疗后48 h行血气分析,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肺功能、血清炎性细胞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肺功能、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 h动脉血氧分压、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CO2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个疗程结束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烯B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白细胞介素17与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白烯B4与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BiPAP辅助通气联合异丙托可进一步改善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改善呈负相关。该治疗方案可能通过降低CO2潴留、抗炎、舒张气道平滑肌等提高疗效。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异丙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罗库全麻诱导时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3岁,BMI 18.0~25.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O0.15组)、0.23 mg/kg(O0.23组)、0.34 mg/kg(O0.34组)或0.51 mg/kg(O0.51组),3 min后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和罗库0.8 mg/kg,2~3 min后采用Macintosh喉镜行气管插管术。记录气管插管前即刻HR、SBP和DBP,气管插管后3 min内HR、SBP和DBP峰水平;气管插管后SBP和(或)HR升高且超过插管前水平的30%定义为气管插管反应,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O0.15组、O0.23组、O0.34组和O0.51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73%、27%和3%。羟考酮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95%可信区间)为0.259 (0.230~0.292) mg/kg,ED95(95%可信区间)为0.387 (0.358~0.420) mg/kg。O0.51组仅低血压发生率(26%)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复合依托咪酯-罗库全麻诱导时,羟考酮抑制Macintosh喉镜下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和ED95分别为0.259和0.387 mg/kg,推荐其适宜剂量0.51 mg/kg。

  • 标签: 羟可酮 依托咪酯 雄甾烷醇类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插管法,气管内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某医院横向科研项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以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管理,从而调动科研人员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科交叉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点。方法梳理2010—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承担的129项横向科研项目,分析医院2017年前后实施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政策和风险防范的比较,分析尚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结果2017—2019年医院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8.7项/年,为2010—2016年的1.8倍。2017年后医院加大与基金会、公司和国外的合作力度,深入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规范经费预算、租赁或借用设备,医研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在人类遗传资源、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风险防范。目前尚存在管理缺少相关政策依据、立项和结题的管理不到位、成果转化率低和缺乏平台建设类横向科研项目等问题。结论医院将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相关制度,将横向科研项目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和奖励,多途径、多渠道搭建各类平台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挥横向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点,从而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达到加快医院向创新型、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的目标。

  • 标签: 横向科研项目 医院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R损伤)是急性肾损伤(AKI)的重要原因,它是由短暂的血流减少或停止再灌注引起的。I/R损伤可导致急性细胞死亡、组织损伤,甚至永久性器官功能障碍。肾脏I/R损伤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待深入的研究。RNA甲基是一种新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如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转移、干细胞更新、脂肪分化、昼夜节律、细胞发育分化和细胞分裂等。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最常见和最丰富的RNA分子修饰,m6A的研究已经证实它们参与了肾脏I/R损伤的调节。本文就m6A甲基在肾脏I/R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RNA甲基化 N6-甲基腺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NA上m6A甲基修饰在氧化二砷(ATO)抑制肝癌细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外购肝癌HepG2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经用20 μM的ATO作用不同时间并取样,进行不同时间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细胞活力、RNA m6A甲基水平检测,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对m6A修饰蛋白METTL3、METTL14、FTO、YTHDF1及迁移蛋白Cdc4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ATO(20 μM)处理时间(0~24 h)增加,HepG2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HepG2细胞的RNA m6A甲基水平显著上升(P<0.05),METTL3、METTL14、FTO、YTHDF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0.05),Cdc4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METTL3和FTO在ATO处理的12~48 h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 h[(0.43±0.07),(0.38±0.06)](均P<0.05),METTL14和YTHDF1在ATO处理的6~48 h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 h[(0.44±0.08),(0.44±0.07)](均P<0.05),Cdc42在ATO处理的6~48 h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0 h[(0.76±0.08)](均P<0.05)。结论随着ATO作用时间增加,HepG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且RNA m6A甲基水平显著增加,其中m6A调控酶METTL14、YTHDF1及迁移蛋白Cdc42的早期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对肝癌治疗效果早期评定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RNA m6A 三氧化二砷 甲基化 肝癌
  • 简介:摘要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是决定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可能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DNA甲基的机制明确,研究手段也相对成熟,因此其在脓毒症相关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现通过回顾近年来对于脓毒症中DNA甲基机制的研究,从病原学和免疫学等方面阐明DNA甲基修饰在脓毒症病理生理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对DNA甲基在脓毒症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 标签: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护士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提升报告意愿,改善护理质量。方法利用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143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报告意向与认知相关系数为0.53。认知得分和科室是影响报告意向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的报告意愿较弱,还需针对不良事件进行专业培训,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实施长期动态的监控,提高护士上报的主观能动性。

  • 标签: 不良事件 报告意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医院青年人才科研工作相关调查,了解影响其科研业绩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人员特征在科研工作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差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方法对医院45岁以下963位青年科研人员(医生、医技和科研系列)进行自编式问卷调查与科研业绩评定,重点分析人口学特征及科研动机、自我效能、团队支持和外部环境4个主客观因素对科研业绩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位、年龄、出国时间、行政职务、研究生导师、职称系列、职称等级和科室类别,对科研业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研究生导师类别、学位、职称等级、科室类别、自我效能、出国时间及职称系列等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结论根据调查结果,重点将影响科研业绩的预测因素作为科研工作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抓手,提出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开展精准施策和科学考核评估的人才培养体系思路。

  • 标签: 青年 人才 科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家长对教学查房的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某医院儿科107名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教学查房的患儿家长(以下简称A组)和121名同病室其他患儿家长(以下简称B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教学查房的认知差异。结果A组<3岁患儿占比低于B组[28.1%(30/107)比70.2%(85/12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73.8%(79/107)的患儿不能完全配合教学查房,46.7%(50/107)的患儿家长不愿意再次接受教学查房。A组不愿意再次接受教学查房患儿家长认为体格检查对患儿造成恐惧、疼痛、受凉等不适的比例[82.0%(41/50)比5.3%(3/57) ]高于愿意再次接受教学查房的患儿家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儿家长认为教学查房对认知患儿疾病有帮助[76.0%(92/121)比36.5%(39/107)]、希望进行教学查房[90.1%(109/121)比53.3%(57/107)]的比例均高于A组患儿家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大多数未接受教学查房的患儿家长期待教学查房,但接受教学查房的患儿家长对其认可度有待提高;较少患儿能够完全配合教学查房,教学查房病例选择以年龄较大患儿为主。儿科住培医师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和基本功训练,同时应当积极探索个体儿科教学查房方式,以满足患儿家长需求,提高住培质量。

  • 标签: 儿科 教学查房 患儿家长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医院医务工作者对科研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管理及服务水平,增强医务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方法本文通过量表调查法,分析影响上海市某医院职工科研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运用SPSS 26.0进行量表信效度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LSD法,探讨影响不同岗位职工科研积极性的因素。结果医院科研激励制度主要囊括了:物质/精神激励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制度共3个方面,评分均值分别为:≈3.97、≈4.09和≈3.84,其中科研管理制度满意度最高,不同性别、岗位和学位的职工对科研激励制度的满意度具有差异性。结论医院科研激励制度尚有上升空间,可根据不同职工的特点,调整激励形式与内容,调动医院职工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医院科研实力。

  • 标签: 三甲专科医院 科研激励制度 科研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疆某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界值法建立医院临床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建立具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级指标49项的新疆某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科室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对医院在科室科研绩效评估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科室科研绩效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界值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的指标和结果,分析医院科研现状,制定科研发展对策。方法以某妇产专科医院为例,通过科技量值结果和态势分析法,深入探讨医院科研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结果医院外部机遇是国家和市政府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导向明确;挑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科研工作提出交叉融合的要求,高层次人才流动加速,与对标医院差距明显。内部优势是专科优势较明显,实施医院科室科研分级管理后科研成果产出逐年增多,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劣势是缺乏基础研究科研平台,缺少高端科研人才,学术影响力不足,缺乏高水平基础与临床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足和成果转化率低等。结论医院需完善绩效考核,搭建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促进高水平成果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的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

  • 标签: 科技量值 SWOT分析 医院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医院临床护士运动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运动康复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1所医院共9 091名护士进行线上调查。问卷共34个条目,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护士需掌握的运动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护士提供运动康复指导的意愿及临床实施现状。本研究共发放9 0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9 091名护士中分别有3 728名(41.0%,3 728/9 091)和3 749名(41.2%,3 749/9 091)护士表示在学校没有接受过相关课程或技能培训;8 565名(94.2%,8 565/9 091)护士认为提供运动康复指导重要,但缺乏相应的指导能力、动力和精力;实际工作中8 493名(93.4%,8 493/9 091)护士会向患者提供运动康复相关建议和指导,主要依据科室护理常规、相关培训、个人经验和文献。结论我国医院临床护士参与患者运动康复指导的态度积极,但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较低、康复指导行为有待规范,今后应在专业培训、人员培养及相关指南、标准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

  • 标签: 护士 运动康复 运动指导 知信行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