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类化合物(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河流、土壤、人体野生动物体内均能检测到PFASs的存在。PFASs能诱导实验动物的系统毒性,包括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内分泌毒性免疫毒性等。PFASs与子代出生结局生长发育密切相关,PFASs主要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通路,干扰雌激素,影响甲状腺系统、糖皮质激素、炎症反应DNA甲基化,从而危害子代健康。我们综述PFASs宫内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PFASs宫内暴露与子代出生结局生长发育的关系。

  • 标签: 全氟及多氟类化合物 母亲暴露 出生结局 生长和发育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胺类化合物是大气中重要的含氮化合,大多数有机胺类均具有挥发性和较强的毒性,在工作场所中可经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损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随着胺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接触到低剂量的胺类化合物,为了更好地评估其对人造成的危害,我们对胺的限值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为探讨和建立良好的胺类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胺类化合物 空气 限值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种GDH-3空气采样管用于同时采集空气中12种氯苯类化合物(CBs),并建立与其配套的测定方法。方法于2020年10月,采用GDH-3空气采样管采集空气中以蒸气态和气溶胶态共存的12种CBs,用3.00 ml甲苯洗脱15 min后,以DB-23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本方法测定12种CBs的定量测定范围为0.71×10-3~2 000.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67~0.999 98;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4~112.63 μg/m3,最低定量质量浓度为0.14~375.42 μg/m3(样品溶液体积为3.00 ml,采样体积为15.00 L);平均洗脱效率为96.00%~104.00%;批内精密度为2.54%~6.12%,批间精密度为3.85%~7.87%;样品在室温下可密封保存15 d以上。结论研发的GDH-3空气采样管可用于同时采集空气中12种CBs,建立的配套测定方法符合职业卫生标准检测方法的测定要求,适用于空气中12种CBs的同时测定。

  • 标签: 空气采样管 氯苯类化合物 空气
  • 简介:摘要维甲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维甲酸类似结构或生物活性的天然或合成化合。既往研究已经证明维甲酸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及其症状。笔者现围绕维甲酸类化合物在AD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AD方向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维甲酸类化合物 阿尔茨海默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氢醌(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空气样品采用复合管(前端玻璃纤维滤膜,后段硅胶)采集,10%甲醇溶液解吸,经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检测,在230 nm波长下,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5种酚类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玻纤滤膜为0.13~0.41 μg/ml,硅胶吸附剂为0.16~1.04 μg/ml。方法定量下限:玻纤滤膜为0.44~1.36 μg/ml,硅胶吸附剂为0.52~3.46 μg/ml。平均解吸效率:玻纤滤膜为97.5%~100.1%,硅胶吸附剂为86.9%~100.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玻纤滤膜为0.71%~4.88%、0.91%~4.82%,硅胶吸附剂为0.47%~4.62%、0.76%~5.52%。在-20 ℃条件下,样品可保存30 d以上。结论本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线性范围均满足规范要求,样品的采集保存也可满足限值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氢醌、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的同时测定。

  • 标签: 色谱法,高效液相 工作场所 空气 复合采样管 酚类化合物
  • 简介:摘要巴是贻贝足丝蛋白的主要成分,其可通过形成双氢键、π-π/π-阳离子键以及螯合金属促进贻贝在固体物质表面产生较牢固的黏附。因此,将仿化合应用于牙本质-树脂粘接领域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贻贝足丝蛋白的黏附机制以及仿化合在牙本质-树脂粘接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牙本质-树脂粘接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多巴胺 牙本质粘结剂 牙科材料 牙粘合 多巴 仿多巴化合物
  • 简介:摘要传统术前禁饮、禁食的概念可能导致患者术前饥饿、口渴、焦虑等主观不适,引起术中血压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增加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术前2~3 h口服碳水化合溶液(preoperative carbohydrates, POC)在不增加反流误吸和手术风险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上述不良反应,但目前尚无明确使用指南。文章拟讨论POC的发展史,临床应用现状有效性,并重点围绕POC促进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合成代谢、缓解负氮平衡,改善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患者主观不适感等临床效益相关潜在机制,以及特殊患者应用POC的安全性等展开论述,强调POC对手术患者的积极作用,以期为临床工作中POC的合理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禁食 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抵抗 快速康复外科 高血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方性骨症的脊柱MRI表现,从整体角度评估其MRI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地方性骨症患者的临床脊柱MRI影像学表现,对椎体骨质信号改变、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增厚、椎管狭窄、脊髓信号改变进行评估。结果35例患者椎体T1WIT2WI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减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100.00%)。后纵韧带厚度为4~9(6.89±2.23)mm,以颈椎最明显。后纵韧带骨化增厚的脊椎节段共216个,其中C2~T1有158个脊椎节段(73.15%),T1~L1有42个(19.44%),L1~S1有16个(7.41%)。黄韧带厚度为4~8(5.25±1.44)mm。35个病例中,黄韧带单发病变7例,多发病变21例,共计108个病变分布于C4~L5水平,其中59个病变分布于T8~T12平面,占总数的54.63%。胸段腰段黄韧带骨化增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段。椎管狭窄30例(85.71%),脊髓受压27例(77.14%),脊髓受压伴T2WI高信号16例(45.71%),脊髓受压伴T1WI低信号8例(22.86%)。结论地方性骨症病变累及范围广,脊柱MRI可全面评估其脊柱骨质周围韧带改变,从整体角度判断椎管狭窄、脊髓神经受压情况等,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氟骨症 脊柱 韧带骨化 椎管狭窄 脊髓信号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电解质溶液在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5~11月在该院妇科行TLH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禁食禁饮组和碳水化合-电解质组,每组46例。使用自行设计的《术前自我感觉调查表》调查患者全麻前1 h的自我感觉,40项术后恢复质量评分表(QoR-40)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QoR-40总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碳水化合-电解质组研究对象术前口干、饥饿、疲倦、焦虑发生比例均低于传统禁食禁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碳水化合-电解质组研究对象术后QoR-40总得分、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支持得分均高于传统禁食禁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服碳水化合-电解质溶液组在术后2 h恢复程度优于传统禁食禁饮组(OR=2.08)。结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电解质溶液可能改善TLH患者术前饥饿、口干等症状,并可能促进TLH患者术后2 h的身心恢复。

  • 标签: 碳水化合物-电解质溶液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前口服一种碳水化合电解质保健品(乐棠)观察全麻胆囊手术患者的胃排空效果,评估该术前补液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普外科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72例,男女不限,年龄18~65周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最终筛选入组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经口补充乐棠组(试验组)和术前自行口服清饮料或白开水组(对照组)。试验组在手术前夜口服800 ml乐棠,手术当天术前2 h口服400 ml乐棠,对照组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患者禁饮前可自行饮用清饮料或白开水,总量不超过400 ml,两组患者均在术前2.0 h(T0)、1.5 h(T1)、1.0 h(T2)、0.5 h(T3)行超声胃窦部扫查,记录胃窦部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和胃容积(gastric volume, GV)。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术中麻醉维持方案相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入PACU监测的电解质,术后3 d内恶心、呕吐、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T1时胃窦部CSA和G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时点胃窦部CSA和G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前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内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时点电解质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手术前晚口服800 ml、手术当天术前2 h口服400 ml乐棠的补液方案,术前胃排空情况良好,且对围手术期血清钾和术后低血糖有改善作用。

  • 标签: 碳水化合物 胃排空 胆囊手术 麻醉,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口服碳水化合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接受ERCP手术治疗的各类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饮食管理理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3)和ERAS组(n=69)。对照组术前禁食、禁水6 h;ERAS组术前2 h给予麦芽糊精果糖饮品400 ml。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疲劳程度评分、腹痛评分、术后18 h血清学指标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校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RAS组患者的术后疲劳程度评分(2.4±1.6)、术后18 h血糖(5.3±1.5) mmol/L、术后住院时间(26.6±5.0) h住院费用(2.1±0.2)万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8 h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碳水化合有利于缓解ERCP患者的围术期疲劳饥饿感,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相较于传统围手术期管理理念,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抗药性
  • 简介:摘要饮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且可调控因素之一。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饮食均可能导致肥胖,两者的不同类型在肥胖形成中影响更显著。然而,脂肪和碳水化合,谁发挥主要作用目前存在争议,总热量摄入过多仍为肥胖主导因素。明确脂肪和碳水化合在肥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限制两者供能比对逆转肥胖的效果,将为预防和管理肥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高脂饮食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中毒病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儿童智力水平与尿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4月,在梭戛乡的3所学校选择173名10 ~ 13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是否有斑牙,将儿童分为病例组(n = 104)和对照组(n = 69)。采集调查对象中段尿样,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采用联合型瑞文测试农村版(CRT-RC2)进行儿童智商(IQ)测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尿与IQ之间的关联,结果以回归系数(β)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病例组尿高于对照组[(2.14 ± 1.78)比(1.53 ± 0.98)mg/L],IQ值低于对照组[(92.33 ± 11.68)比(100.38 ± 1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58、4.41,P均< 0.05)。病例组尿(X)与IQ(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96.99 - 2.86X,尿每增加1 mg/L,IQ下降2.86分(β = - 2.86,95%CI:- 5.48 ~ - 0.24)。结论长期处于燃煤污染的环境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产生损害,儿童IQ随尿的增加而下降。

  • 标签: 儿童 尿 智商
  • 简介:摘要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的术后恢复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不同的麻醉方式可能会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同影响。吸入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七烷和地烷是两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二者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可能会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对七烷和地烷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PONV)、喉咙痛、苏醒等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七氟烷 地氟烷 并发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后恶心呕吐 喉咙痛 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含量与儿童斑牙和龋齿患病关系。方法2014-2019年,选择陕西省渭南市的大荔县和合阳县、咸阳市的礼泉县、榆林市的府谷县、宝鸡市的陈仓区、西安市的阎良区共计5个市的6个县(区)作为调查点,选择不同水含量的村作为调查村。每个调查村采集3份末梢水,检测水含量。对调查村所有在校8~12周岁儿童进行斑牙和龋齿检查,同时采集儿童即时尿样,检测尿含量。结果共检测水样48份,水含量范围为0.23~3.70 mg/L;调查8~12周岁儿童1 021名,检出斑牙患者372例,检出率为36.43%;检出龋齿患者198例,检出率为19.39%;检测儿童尿样868份,尿均值为1.47 mg/L。二次拟合曲线和相关关系方程显示,儿童龋齿检出率随着水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F=14.470,P < 0.05),水在1.2~< 2.0 mg/L时龋齿检出率最低。儿童斑牙检出率随着水的升高而升高(F=52.215,P < 0.05),水为1.0~< 1.2 mg/L时,儿童斑牙检出率为31.90%(37/116),基本达到国家控制线(30%)。结论水在1.0~< 1.2 mg/L时,既能降低龋齿检出率,又能控制斑牙的流行。

  • 标签: 饮用水 尿 龋齿 氟斑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烷磺酸(PFOS)对人胎盘滋养层(HTR-8/Svneo)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FOS(0、0.01、0.1、1.0 mg/L)染毒HTR-8/Svneo细胞24 h,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TNF-α、IL-10 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1和1.0 mg/L PFOS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0.01、0.1和1.0 mg/L PFOS组细胞IL-6分泌水平降低(P<0.05),0.01和1.0 mg/L PFOS组细胞TNF-α浓度升高(P<0.05),0.1和1.0 mg/L PFOS组细胞IL-10浓度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0.1和1.0 mg/L PFOS组细胞IL-6 mRNA表达升高(P<0.05),0.01、0.1和1.0 mg/L PFOS组细胞IL-10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PFOS可能诱导HTR-8/Svneo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引起细胞活力下降,导致胎盘功能异常。

  • 标签: 胎盘 全氟辛烷磺酸 滋养层细胞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是导致癫痫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尽管具体的机制作用方式不尽相同,低浓度短时间的异烷或七烷暴露可以在缺血缺氧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发生时通过抑制凋亡、抑制兴奋性毒性、减少过度激活的自噬、减少氧化应激等方式增加神经细胞活力减少神经元死亡,这为临床治疗HIE提供新的可能性切入点。该文就异烷在新生儿HIB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异氟烷 七氟烷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Ⅳ期老年(≥60岁)肿瘤患者脑皮质18-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弥漫明显减低征象与肿瘤糖酵解总量的相关性及其近期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18F-FDG PET/CT显像脑皮质表现为FDG摄取弥漫明显减低的初诊Ⅳ期老年肿瘤患者(脑代谢减低组)临床FDG PET/CT资料,以16例脑皮质未表现为FDG摄取弥漫明显减低的初诊Ⅳ期老年肿瘤患者(脑代谢未减低组)25例年龄、性别大致匹配的健康查体受检者(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探讨脑皮质FDG摄取与全身肿瘤负荷的相关性,随访脑代谢减低组未减低组患者最终临床结局,总结该征象的近期预后意义。结果脑代谢减低组包括17例Ⅳ期淋巴瘤7例Ⅳ期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男15例;年龄(73±9)岁],脑代谢未减低组包括8例Ⅳ期淋巴瘤8例Ⅳ期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男12例;年龄(65±5)岁],正常对照组25例[男13例;年龄(65±6)岁]。脑代谢减低组较未减低组患者年龄更大(t=3.8,P=0.001)。脑SUVmean分别为(4.9±1.8)(10.9±2.0)(t=-9.8,P=0.000),脑糖酵解总量(TG)分别为1786.5±1162.52868.4±1424.5(t=-2.6,P=0.012),全身肿瘤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别为6825.5±4776.92919.5±2031.7(t=3.6,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FDG摄取与全身肿瘤病灶TLG存在负相关。随访两组患者生存结局,脑代谢减低组未减低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χ2=3.7,P=0.054),脑代谢减低组14例(14/24)死亡,脑代谢未减低组9例死亡(9/16),(χ2=0.017,P=0.896),但脑代谢减低组死亡者中有8例(8/14)在PET/CT检查后1月内死亡,脑代谢未减低组在1月内死亡者0例(χ2=4.7,P=0.029)。结论初诊Ⅳ期老年肿瘤患者18F-FDG PET/CT脑皮质FDG摄取弥漫明显减低更常见于年龄更大者,其全身肿瘤负荷显著高于脑皮质FDG摄取未见减低者,且在短期内病死率高,此征象提示近期预后不佳。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左脑皮质 肿瘤 糖酵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市饮水型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儿童斑牙病情现状,综合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全部饮水型中毒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病区村改水情况、改水工程运行状况、改水工程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含量,水含量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调查病区村全部8 ~ 12岁在校儿童斑牙患病情况,斑牙检查诊断依据《斑牙诊断》(WS/T 208-2011)。结果全市273个饮水型中毒病区村,改水率为91.58%(250/273),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100.00%(196/196),改水工程水含量合格率为88.27%(173/196),273个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含量合格率为86.81%(237/273)。250个已改水病区村和23个未改水病区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78和0.83 mg/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475,P > 0.05)。8 ~ 12岁儿童斑牙检出率为19.86%(1 960/9 871),斑牙指数为0.39。水合格病区村检出率为16.13%(1 377/8 539),水超标病区村检出率为43.77%(583/1 3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53.283,P < 0.01)。水含量在0.00 ~ 1.20、1.21 ~ 1.50、≥1.51 mg/L病区村儿童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6.13%(1 377/8 539)、41.20%(281/682)、46.46%(302/65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59.011,P < 0.01),病情严重程度与水含量呈正相关(r = 0.273,P < 0.01)。全市202个病区村达到国家控制标准,71个病区村未达到控制标准。结论西安市饮水型中毒病区村改水降进展缓慢,改水后水含量合格率低,水含量超标病区村儿童斑牙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快病区改水降和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进度,加强病情监测。

  • 标签: 氟中毒,牙 改水工程 饮水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相继完善了关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确定度。本文从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的方面进行了详细探究,分析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时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当前,还需要根据样品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标准曲线直接引进不确定性或者是测量重复而直接引进的不确定度等,获取准确的结果。探究得出,掌握不确定度来源后,以后使用该法检测时能够尽量减少误差,所以应加大对其的关注和应用程度。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法 锡及其化合物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