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复位失败的儿童伸直型肱骨髁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采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21例复位失败的儿童伸直型肱骨髁骨折,其中Gartland Ⅲ型7例,Ⅳ型14例。手术在肘关节造影C臂机透视下进行,初始复位失败后行经皮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后分别测量Baumann角、侧位肱头角评价复位质量,Flyn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5~45 min,平均36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3~8周,平均4.2周。术后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24%。结论克氏针撬拨技术是儿童骨折复位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对初始复位失败的肱骨髁骨折采用该技术治疗,通过杠杆原理可以有效复位移位的骨折,操作安全、简单。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撬拨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三维重建模拟复位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 angle, CAA)并评估钉道治疗可复位颈椎畸形不稳定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52例颈椎畸形不稳定患者资料,男28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46.7岁。术前将颈椎CT扫描数据(DICOM格式)导入Mimics15.0软件行三维重建,以通过术前颈椎过伸侧位X线片获得的CAA值作为术中复位CAA目标区间的上限,以CAA正常值140°作为下限,评估是否存在置入Magerl螺钉钉道的解剖条件,以钉道存在时的CAA值作为术中复位角度。比较CAA的术前、术后CT测量值及模拟目标值间的差异。按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价置钉准确性,同时比较术前、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Nurick评分差异。结果52例患者中35例经术前模拟评估存在可用钉道。以术中导航辅助下判断钉道为金标准,其中37例行Magerl螺钉固定(Magerl技术组),15例行钉棒系统固定(钉棒技术组)。Magerl技术组的模拟目标CAA值(150.1°±6.6°)与术后测量值(149.0°±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4,P=0.240);术后测量值较术前(124.0°±8.9°)显著增加(t=-13.499,P<0.001)。钉棒技术组的模拟目标CAA值(150.4°±5.6°)与术后测量值(150.2°±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4);术后测量值较术前(121.9°±8.3°)显著增加(t=-12.431,P<0.001)。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0.9)年(范围0.5~4年)。52例患者共置入106枚螺钉,其中Magerl技术组74枚,钉棒技术组32枚,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88枚,B级15枚,临床可接受率为97.1%(103/106)。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椎动脉损伤、后组颅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后NDI(9.7±6.4)和Nurick分级[(1.1±1.4)级]均较术前[27.4±8.7和(2.6±1.3)级]显著降低。结论术前模拟判断可用钉道、提供术中复位的目标CAA值,并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纠正CAA行单一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可复位颈椎畸形不稳定的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颈寰椎 枢椎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模拟数字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人法闭合复位及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Ⅳ型肱骨髁骨折的疗效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5例Ⅲ型或Ⅳ型肱骨髁骨折的患儿资料。按骨折分型对患儿进行分组,将26例Ⅳ型肱骨髁骨折患儿作为A组,其中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5岁,受伤侧为左侧12例,右侧14例。将119例Ⅲ型肱骨髁骨折患儿作为B组,其中男84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5.4岁,受伤侧为左侧73例,右侧46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骨折时间、手术时间及克氏针固定方式等;观察患儿术后针道感染、骨折愈合、神经损伤恢复、术后鲍曼角、提携角丢失和肘关节活动度等情况;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估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肘内翻、骨不连、骨化性肌炎或Volkmann缺血性挛缩,术后提携角和肘关节活动度依据Flynn评分优良率均达到96%。A、B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以及骨折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手术时间较B组长,(36.3± 13.8) min比(31.3±13.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且A组手术使用第三枚甚至第四枚克氏针的概率较B组更高,46.2 % (12/26)比27.7%(33/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B组患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4周,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针道感染率、肘关节活动度、鲍曼角、提携角丢失及肱骨前缘线延长线是否通过肱骨小头等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用于治疗儿童Ⅳ型肱骨髁骨折可以获得与同法治疗Ⅲ型肱骨髁骨折类似的较满意的疗效,Ⅳ型肱骨髁骨折手术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克氏针进行固定。

  • 标签: 肱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神经的游离保护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我们共收治锁骨Robinson Ⅱ型骨折患者63例,其中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33例,采用术中仔细游离并保护锁骨神经的手术方式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于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随访,对术区皮肤感觉异常率、异常程度、异常面积等指标进行比较,从而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游离神经保护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达到骨性愈合。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随访时,游离神经保护组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的皮肤感觉异常率、异常程度、异常面积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仔细游离保护锁骨神经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具有临床意义,能够减少术后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可能。

  • 标签: 锁骨 骨折固定术,内 锁骨上神经 游离保护 皮肤感觉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闭合复位与桡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骨折的疗效,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98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骨折,其中192例采用闭合复位、桡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排除术前神经损伤3例,最终获得临床资料完整者180例。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其治疗效果,对于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性别、年龄、左右侧、受伤机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拔出克氏针时间、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均值比较或者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180例患儿手术时间25~162 min,平均68.2 min;住院时间2~7 d,平均3.6 d;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0.6个月。Flynn功能标准评价优153例、良2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177/180);外观恢复标准评价优152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175/180)。术后出现肘内翻畸形2例,针道感染7例,无Volkmann挛缩和尺神经损伤。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2.016,P=0.045)、手术时间(t=-5.530,P<0.001)、受伤机制(χ2=75.373,P<0.001)、受伤至手术的时间(χ2=9.449,P=0.009)与功能评价显著性相关;手术时间(t=-3.575,P=0.001)和受伤机制(χ2=102.350,P<0.001)与外观恢复评价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1.081,P<0.001)、受伤机制(OR=42.286,P<0.001)、受伤至手术的时间(OR=4.337,P=0.047)是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受伤机制(OR=74.850,P<0.001)是外观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闭合复位与桡侧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骨折,能减少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和Volkmann挛缩等并发症,无切口、住院时间短,术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受伤机制、受伤到手术时间和手术时间会影响患儿肘关节功能预后,同时受伤机制也是影响外观恢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采用0. 2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83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排除37例可能影响术后疼痛测量的患儿,排除2例手术时间>1 h的患儿,最终144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0. 25%左旋布比卡因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左旋布比卡因组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为(71. 67±11. 33)个月,体重为(22. 76±5. 07)kg;受伤侧别左侧38例,右侧34例;从受伤到入院间隔时间为(6. 54±5. 55) h。对照组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为(73. 29±11. 46)个月,体重为(23. 19±4. 76)kg;患侧侧别左侧46例,右侧26例;从受伤到入院间隔时间为(5. 83±4. 78) h。记录术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剂量和给药时间,评估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医源性神经损伤、局部麻醉药全身反应等并发症。3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对照组1例,左旋布比卡因组2例;144例患儿均无深部感染发生。①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术后第一天对照组有48. 6%(35/72)发生重度疼痛(CRIES疼痛评分>7分),且全部发生在术后≤8 h,重度疼痛患儿中术后4 h发生的占45. 7%(16/35),术后6 h发生的占40. 0%(14/35),术后8 h发生的占14. 3%(5/35)。术后第一天左旋布比卡因组仅有2. 8%(2/72)发生重度疼痛,1例发生在术后6 h, 1例为术后8 h。术后第一天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 05)。②在术后服用布洛芬方面,第一天对照组有76. 4%(55/72)口服了布洛芬,首次服药时间在术后2 h的占7. 3%(4/55),术后4 h和6 h各占36. 4%(20/55),术后8 h占16. 4%(9/55),术后12 h占3. 6%(2/55),55例患儿中术后第一天有6例服药2次。左旋布比卡因组有33. 3%(24/72)口服了布洛芬,首次服药时间在术后4 h的占4. 2%(1/24),术后6 h占29. 2%(7/24),术后8 h占33. 3%(8/24),术后12 h占20. 8%(5/24),术后16 h占4. 2%(1/24),术后20 h占8. 3%(2/24),24例在术后第一天无2次服药患儿。对照组术后首次服药时间为术后(5. 71±2. 29) h,左旋布比卡因组为术后(9. 25±4. 45) h,明显迟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术后第一天布洛芬消耗量在对照组为(9. 22±4. 33 )ml,左旋布比卡因组为(6. 42±1. 5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3)。术后前3 d内布洛芬的总消耗量对照组为(10. 89±5. 57) ml,左旋布比卡因组为(8. 33±3. 34)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4)。结论局部浸润0. 25%的左旋布比卡因,是肱骨髁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术后镇痛 局部浸润 左旋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造影下撬拨复位弹性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儿童O′Brien Ⅱ型和Ⅲ型桡骨颈骨折病例共41例。16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前骨折移位成角平均为(67±16)°(35°~90°);25例行关节造影下撬拨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术前骨折移位成角平均为(63±15)°(31°~88°)。以Metaizeau影像学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以Steele评分评价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和提携角大小。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19个月。术后克氏针组骨折成角平均为(4±2)°(0°~7°),弹性钉组为(3±2)°(0°~8°)。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患侧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双侧提携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钉组双侧提携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izeau评分克氏针组87%(14例/16例)为优,13%(2例/16例)为良;弹性钉组84%(21例/25例)为优,16%(4例/25例)为良。Steele评分克氏针组81%(13例/16例)为优,13%(2例/16例)为良,6%(1例/16例)为中;弹性钉组88%(22例/25例)为优,12%(3例/25例)为良。结论关节造影可清晰显示肱桡关节软骨面情况,便于判断肘关节整体对位关系。关节造影监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是治疗儿童O′Brien Ⅱ型和Ⅲ型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儿童 疗效比较研究 桡骨颈骨折 弹性髓内钉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combined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duction,CIAI)装置吸入七氟醚在急诊儿童肱骨髁骨折手法复位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对照试验。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需行手法复位的儿童肱骨髁骨折患儿81例,其中男42例、女39例,年龄2~5(3.24±1.71)岁。将患者分为CIAI组(42例)与对照组(39例)。CIAI组在行手法复位前采用CIAI装置吸入七氟醚2~5 ml/次,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静脉注射丙泊酚3~4 mg/kg。统计并分析两组患儿手法复位前(T1)、手法复位时(T2)、患儿苏醒时(T3)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Ramsay镇静评分、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追加药物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采用Shapiro-Wiktest检验评估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1时,两组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MAP(69.9±5.1)mmHg(1 mmHg=0.133 kPa)、(69.1±4.1)mmHg,HR(109.5±8.1)次/min、(103.9±6.3)次/min,SpO2(98.9±0.7)mmHg、(98.9±0.8)mmHg]相比,CIAI组T2、T3时MAP[(69.1±5.8)mmHg、(69.5±5.1)mmHg]、HR[(93.6±2.9)次/min、(95.6±5.6)次/min]、SpO2[(99.3±0.6)mmHg、(99.5±0.5)mmHg]波动较小(均P<0.05)。两组患儿手法复位前后Ramsay、FLAC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CIAI组入睡慢[(38.2±10.3)s比(24.2±4.5)s,P<0.05],苏醒时间短[(5.8±1.9)min比(20.1±4.5)min,P<0.05],且躁动、口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比传统的静脉注射丙泊酚的给药方式,手术室外急诊儿童肱骨髁骨折手法复位时采用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具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其在运用过程中更人性化,具有安全性高、更便捷、舒适度高、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适合临床运用与推广。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组合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 无痛手法复位 七氟醚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CRPP)和使用经尺骨鹰嘴操纵杆技术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儿童多方向不稳定肱骨髁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39例分别进行CRPP和经尺骨鹰嘴操纵杆技术辅助CRPP治疗的多方向不稳定肱骨髁骨折患儿资料,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6.68±2.52)岁(范围2.17~13.75岁)。23例(58.97%)单纯采用CRPP治疗(CRPP组);16例(41.03%)采用经尺骨鹰嘴操纵杆技术辅助下CRPP治疗(操纵杆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术后16周和末次随访时与健侧相比较,患侧Baumann角、提携角、侧位肱头角、肘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之间的差异。结果39例随访时间(1.98±1.43)年;术后4~6周均获骨折临床愈合。CRPP组手术时间(48.59±15.75)min,透视次数(49.65±23.83)次,操纵杆组为(27.17±9.68)min和(24.25±5.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侧位肱头角均恢复正常。CRPP组术后16周患侧冠状面Baumann角77.70°±2.16°,健侧73.78°±4.04°,操纵杆组分别为73.06°±1.81°和72.81°±3.45°;末次随访时CRPP组患侧冠状面Baumann角77.13°±2.20°,健侧74.17°±4.17°,操纵杆组分别为72.69°±1.70°和73.38°±3.48°,操纵杆组冠状面复位质量明显优于CRPP组(P<0.05)。术后16周CRPP组Flynn标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2.61%,肘关节屈曲134.13°±8.61°,肘关节伸直-3.48°±6.47°,操纵杆组分别为81.25%,132.19°±9.48°和-3.44°±4.37°;末次随访时,CRPP组Flynn标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1.30%,肘关节屈曲140.14°±5.76°,肘关节伸直-0.65°±3.79°,操纵杆组分别为93.75%,141.88°±5.12°和-0.31°±3.86°,两组Flynn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运动范围相似。结论使用经尺骨鹰嘴操纵杆技术辅助CRPP治疗儿童多方向不稳定肱骨髁骨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该技术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透视频率和提高复位质量。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闭合性 内固定器 评价研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股骨远端骨折类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是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创新,应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念已被广泛接受。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组织结构附着,股骨远端骨折后这些周围结构的牵拉常造成不同程度的骨折移位畸形。另外,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合并其他损伤也增加了术中复位骨折断端的难度。目前在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术中采用不同方法辅助复位骨折端以减少手术再损伤的理念开始得到认可和普及。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和内固定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手术难度,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股骨远端骨折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辅助复位方法进行回顾。除徒手复位外,钢板作为一种内固定方式自身便可实现辅助复位,但对部分复杂类型骨折不适用。骨牵引床使用较为广泛,但有多种并发症的风险而受到限制。AO牵开器与下肢轴向牵开器等通过反向牵引实现骨折牵开复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血管及神经损伤等风险。术者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复位技术以提高复位效率,降低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s,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接受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纳入年龄≥6个月、完全脱位、治疗信息及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24例138髋。闭合复位术中复位稳定性以Ramsey安全区评估,包括复位后最大外展及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为两者之差。术中关节造影测量复位后内侧造影池间隙(medial dye pool,MDP)及股骨头覆盖率(femoral head coverage,FHC)。MDP以占股骨头直径的百分比表示。闭合复位后以人类位石膏裤固定,2~3个月更换石膏裤,共固定2期。一期或二期石膏裤末MRI中确认股骨头获得同心圆复位即为复位成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复位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本组病例138髋中108髋(78. 3%)复位成功。单因素分析中复位是否成功与初始治疗年龄、再脱位外展角度、安全区范围、MDP及FHC显著相关(P<0. 05)。多因素分析中再脱位外展角度(OR=0. 792,95%CI:0. 634-0. 688,P=0. 039)及MDP(OR=0. 654,95%CI:0. 439-0. 973,P=0. 036)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结果判断两因素的临界值,再脱位外展角度≤30°的88髋中86髋(97. 7%)复位成功,>50°的10髋均复位失败,31°~50°的40髋中仅22髋(55. 0%)成功,但其中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均成功,而MDP>20%股骨头直径的20髋中仅2髋(10. 0%)成功。结论DDH闭合复位术中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取决于复位稳定性和质量。再脱位外展角度≤30°时任何MDP、31~50°时MDP≤20%股骨头直径是可接受的复位标准,可期望通过人类位石膏裤固定获得同心圆复位

  • 标签: 髋关节 闭合复位 关节造影 可接受的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复位质量对骨盆环损伤仿生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确诊为累及骶髂关节的骨盆环损伤,且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48.3±8.3)岁(范围:28~68岁)。患者在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后,以术后即刻CT检查图像测量的受损侧骶髂关节残余移位最大距离作为分组依据,≤5 mm者纳入解剖仿生复位组,>5 mm纳入非解剖仿生复位组;非解剖仿生复位组中,根据残余移位的方向,再将其分为分离移位组、前后移位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拍摄X线片,若出现骶髂关节再移位或内植物松动、移位、断裂及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即定义为内固定失效。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的功能状态,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其疼痛程度。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根据患者术后CT图像测量结果,解剖仿生复位组28例,非解剖仿生复位组50例;非解剖仿生复位组中,分离移位组27例,前后移位组23例。解剖仿生复位组、分离移位组、前后移位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随访(37.8±6.6)个月(范围:25~51个月)。末次随访时,解剖仿生复位组患者术后Majeed评分优良率为96.4%(27/28),分离移位组为74.1%(20/27),前后移位组为30.4%(7/23);解剖仿生复位组优良率优于分离移位组和前后移位组(Z=-6.479,P<0.01;Z=-6.256,P<0.01),分离移位组优良率优于前后移位组(Z=-3.607,P<0.01)。解剖仿生复位组患者VAS为0分17例,1~3分11例;分离移位组为0分6例,1~3分16例,4~6分5例;前后移位组为0分3例,1~3分7例,4~6分13例;解剖仿生复位组VAS低于分离移位组和前后移位组(Z=-3.515,P<0.01;Z=-3.506,P<0.01),分离移位组与前后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13,P=0.070)。共8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解剖仿生复位组失效率为0(0/28),分离移位组为11.1%(3/27),前后移位组为21.7%(5/23);解剖仿生复位组与前后移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分离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前后移位组与分离移位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结论累及骶髂关节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行仿生复位内固定术后,骶髂关节解剖仿生复位患者的功能状态、疼痛情况、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优于非解剖仿生复位患者。分离移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前后移位患者。

  • 标签: 骨折 骶髂关节 骨盆骨折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和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62例肱骨中上段骨折患者资料。男35例,女27例;年龄27~86岁;左侧24例,右侧38例。骨折均为新鲜骨折;按AO分型:A型16例,B型32例,C型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髓内钉组29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和接骨板组33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12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内钉组与接骨板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髓内钉组患者术后随访12~29个月,接骨板组患者术后随访15~50个月。髓内钉组手术切口长度[(4.1±0.7) cm]、手术时间[(58.3±7.7) min]、术中出血量[(52.7±6.5) mL]及住院时间[(7.3±1.5) d]均显著少于接骨板组[(21.7±2.3) cm、(95.8±11.7) min、(237.4±14.9) mL、(12.3±1.7) d],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5.0±1.9)个月]长于接骨板组[(3.5±1.7)个月],术后1周、1个月髓内钉组VAS评分[(2.8±0.3)、(1.2±0.5)分]均显著低于接骨板组[(4.3±0.4)、(1.6±0.5)分],术后1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63.5±7.4)分]显著高于接骨板组[(54.3±6.9)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接骨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降低,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1例患者出现术中远端再骨折;接骨板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4%(1/29) vs. 6.1% (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闭合复位髓内钉,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男58例,女17例;年龄20~54岁,平均47岁。左侧42例,右侧33例。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23例,Ⅱ型49例,Ⅲ型3例。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ARIF组(采用ARIF治疗40例),ORIF组(采用ORIF治疗3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ARIF组和ORIF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7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ARIF组的手术时间[(58.3±4.2)min]较ORIF组[(48.4±5.2)min]长,ARIF组的切口长度[(4.3±0.9)cm]较ORIF组[(6.2±0.8)cm]短,ARIF组术中失血量[(60.8±4.5)mL]较ORIF组[(72.8±6.5)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和ORIF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1±0.6)、(5.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IF组和ORIF组分别有15例和5例患者合并软组织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RIF组和ORIF组患者的H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00%(40/40)和85%(3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IF和ORIF治疗Schatzker 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均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但ARIF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的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的特点。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研究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骨盆骨折微创复位的效果。方法以10例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骨盆为实验对象(男7例,女3例),参考1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骨折形态建立骨盆骨折模型(依据Tile分型:B1型3例,B2型4例,C1型3例),使用本团队研发的新型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完成模型骨的自动复位并测量术中配准导航时间、自主复位时间、手术总时间和复位误差。结果10例骨盆模型均通过机器人系统完成了有效复位。术中配准导航时间平均为47.4 min(32~74 min),自主复位时间平均为73.9 min(48~96 min),手术总时间平均为121.3 min(83~170 min)。复位误差平均为2.02 mm(1.67~2.62 mm),复位结果满足临床手术要求。结论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可以辅助完成骨盆骨折的闭合复位复位过程符合临床手术流程,具有较高的复位精度和操作可行性,同时彻底避免了传统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放射暴露,为临床骨盆骨折微创复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标签: 机器人 外科手术,微创性 解剖学 骨盆骨折 骨折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固定治疗陈旧性DenisⅠ、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治疗37例陈旧性骶骨骨折伴骶丛损伤(GibbonsⅢ级)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直视下复位固定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使用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8±6.4)岁(范围13~56岁);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Ⅰ型6例、Ⅱ型12例。未使用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42±10.7)岁(范围19~59岁);DenisⅠ型5例、Ⅱ型14例。术前3D打印1∶1完整骨盆模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Matta评分、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jeed功能评分及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使用组、未使用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1.0±16.2)min、(182.6±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6±382)ml、(963±3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03)。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价优良率,使用组为94%(17/18),未使用组为68%(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术后1年,使用组、未使用组Majeed评分分别为(88.72±7.03)分和(72.00±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P<0.001);VAS评分分别为(0.83±0.71)分和(1.00±0.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12);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使用组Ⅰ、Ⅱ、Ⅲ级分别有15、1、2例,未使用组Ⅰ、Ⅱ、Ⅲ级分别有11、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P=0.401)。使用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钢板部分螺钉断裂,未予特殊处理。未使用组术后1例出现髂内静脉破裂,予明胶海绵等填塞止血,术后留置引流管观察未见明显出血;4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有跛行,未予特殊治疗。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1/18)和26%(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采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固定治疗陈旧性DenisⅠ、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损伤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腰骶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Nice结固定蝶形骨块)与传统复位技术(螺钉固定蝶形骨块)在成人移位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AO分型15-B2型)中的应用,为临床围手术期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科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47例成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AO分型15-B2型)患者资料,其中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组22例,传统复位技术组25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并发症和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内固定并发症包括: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和骨块移位。结果47例患者术后获6 ~ 15个月随访,平均(10.7±3.5)个月。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组手术时间50 ~ 80 min,平均(66.45 ± 7.24) min;术中出血量18 ~ 40 ml,平均(29.73 ± 5.63) ml;术后第2天VAS评分1 ~ 5分,平均(2.95 ± 1.21)分;骨折愈合时间11 ~ 18周,平均(13.91 ± 1.74)周;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90 ~ 100分,平均(94.55 ± 3.00)分。传统复位技术组手术时间55 ~ 91 min,平均(73.24 ± 10.97) min;术中出血量20 ~ 50 ml,平均(35.44 ± 8.52) ml;术后第2天VAS评分1 ~ 6分,平均(2.88 ± 1.36)分;骨折愈合时间12 ~ 18周,平均(14.08 ± 1.78)周;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90 ~ 100分,平均(94.28 ± 2.75)分。两组相比,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 0.05),而在其他评价指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并发症发生,无骨折块移位。结论Nice结辅助复位技术在移位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中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结果满意,但还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Nice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创伤骨科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门诊或急诊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36例;左侧35例,右侧25例;年龄40~70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闭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切开组与闭合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闭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5.2±1.1)cm、手术时间(34.3±12.7)min、术中出血量(52.5±7.3)mL、骨折愈合时间(9.2±1.5)周均显著优于切开组[(11.1±2.5)cm、(69.4±21.4)min、(123.5±5.2)mL、(14.2±3.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闭合组(93.3%,28/30)显著高于切开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 标签: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肱骨外科颈骨折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牵引复位装置辅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为(50.0±11.7)岁;采用人工牵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组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为(54.6±11.1)岁;采用下肢骨折牵引复位装置辅助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最大主动活动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8.6±26.0)min,骨折复位时间为(61.6±9.6)min,切口总长度为16.0(13.3,17.0) cm,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199.9±60.9)min、(73.8±17.2)min、20.0(17.0,21.8) cm];术中出血量为175.0(100.0, 200.0)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200.0(162.5, 387.5) mL];术后1周、1个月膝关节最大主动活动度分别为94.9°±12.0°、113.8°±14.1°,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78.3°±14.6°、96.8°±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在术后1年达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最大主动活动度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人工牵引切开复位比较,下肢骨折牵引复位装置辅助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总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牵引术 复位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骨折术后摄片的必要性和内固定松动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502例肱骨髁骨折患者资料。男307例,女195例;年龄为(60.0±27.2)个月;骨折Gartland分型:Ⅱ型224例,Ⅲ型278例。随访中有52例发生松动(设为内固定松动组),余未发生内固定松动的460例设为内固定未松动组。测量并比较患者在术中与术后围手术期的肘关节X线片克氏针间夹角(夹角1、夹角2)、克氏针有效固定比值(比值1、比值2、比值3)、干骺端骨干角α、肱骨远端前倾角β。收集其他可能影响内固定松动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肱骨髁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的危险因素。结果术中、术后围手术期X线片示,克氏针间夹角1、夹角2(26.58°±14.22° vs. 26.75°±10.70°,41.85°±8.67° vs. 41.31°±7.79°)、克氏针有效固定比值1、比值2、比值3(0.904±0.182 vs. 0.887±0.206,0.897±0.119 vs. 0.895±0.142,0.890±0.035 vs. 0.889±0.076)、干骺端骨干角α(86.25°±2.74° vs. 85.52°±1.86°)、肱骨远端前倾角β(31.04°±0.97° vs. 29.54°±0.45°),以上项目术中与术后围手术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部位(P=0.032)、骨折分型(P=0.041)和术后感染(P=0.004)是造成内固定松动的危险因素。结论肱骨髁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在围手术期间固定牢靠,无骨折移位的风险,术后可考虑不再摄X线片。随访中内固定松动的风险与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和术后感染呈正相关。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X线透视检查 围手术期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