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引言:侵权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遭遇的法律困境2009年2月10日深陷"问题奶粉"危机的三鹿集团经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正式宣告破产。作为中国首例因企业大规模产品侵权行为导致无力支付受害人索赔金额而宣告破产的案件,其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无疑是,如何在破产程序中对遭受问题奶粉侵害的消费者的侵权债权进行清偿。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三鹿破产

  • 标签: 破产程序 受偿 破产法 宣告破产 侵权行为 连带责任
  • 简介:作者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简称单位,下同)所创作的作品为职务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法》第16条的规定,职务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的,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享有优先使用。单位对著作权属于作者的职务作品所享有的利益,主要是通过行使优先使用来实现的。现实中,尽管作者对该职务作品可以通过行使著作权实现其利益,但作者利益和单位利益之间始终不平衡。

  • 标签: 优先使用权 单位利益 职务作品 《著作权法》 作者利益 其他组织
  • 简介:计算机字库是一种新型的作品,其创作过程体现了一系列的智力成果,符合我国《著作法》保护的客体要件,其包含的作品形式也有多种。但因为其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瑰宝,与西文字体有根本不同,其司法保护没有国际惯例可循,使得我国在计算机中文字库的法律保护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标签: 著作权法保护 美术作品 计算机 字库 应当 《著作权法》
  • 简介: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国内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将进一步得到增长8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将正式施行。外界对于新《办法》寄予厚望,有观点指出,新《办法》不但扩展了优先审查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对于一些特殊专利申请也起到了简化办理手续、疏通处理流程的作用,迎合了互联网信息产业产品周期短、更新快的发展规律,

  • 标签: 科技创新水平 国家知识产权局 产品周期 信息产业 实用新型 审查程序
  • 简介:10月19日,由中国音像著作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日本文化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CODA)、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联合举办的“广播和公开表演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人员一致呼吁赋予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和表演

  • 标签: 录音录像 表演权 广播权 制作者 公开 呼吁
  • 简介:建筑作品是现代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按照罗马时代古老的《建筑十书》,建筑应当兼备实用、坚固和美观三大特点。除了满足功能性的居住、办公、娱乐等,别具一格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种作品。人们津津乐道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本身也说明了建筑并非是冰冷和简单的钢筋水泥或土木石块,建筑承载着人类极大的智慧,建筑的演化甚至能够反应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建筑自然可以在我国《著作法》中占据重要的一席。

  • 标签: 建筑作品 作品著作权 “鸟巢” 保护问题 保时捷 纠纷
  • 简介:我国现行《著作法》第10条第1第(3)项规定:修改,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然而,正在进行的《著作法》第三次修订却将此项权利予以删除,并将“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并人到修订草案的第11条第1第3项规定的保护作品完整之中,其理由是“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多数意见认为修改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一个权利的两个方面,建议借鉴日本、德国等著作法的规定,将修改纳人保护作品完整”。。由此,将长期争论的修改存废问题正式提升到了立法的层面。

  • 标签: 《著作权法》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修订草案 存废问题 权利
  • 简介:近日,国际唱片业联合会(IFPI)法律政策执行副总裁来到中国向相关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等呼吁,中国立法应该为录音制作者增加“表演”和“广播”,以保护录音制作公司的投资,维持市场利益平衡。

  • 标签: 录音制品 广播权 表演权 呼吁 华为 中国立法
  • 简介:正在修订过程中的中国著作法,在著作人的项里,增加了作为一项财产权的追续(送审稿第十四条)。为什么要增加这一条,似乎没有见到主管部门的公开详细解释或具体说明,倒是听到有关方面意见不一的纷纷议论。立法是很重大谨慎的事情,执行是很严肃实际的事情,所以事先要有周密的论证,将原则和依据解释明白,将涉及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考虑清楚。对引入这项权利,笔者目前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本文的目的,是就这个事情进行一番思考,提出一些问题,理出一个线索。在这个基础上,

  • 标签: 求解 著作权法 修订过程 著作权人 主管部门 财产权
  • 简介: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3月公布的《修改草案》对侵犯著作及其相关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第七章"权利的保护"集中了归责原则的相关条文。《修改草案》有关归责原则的设计,并未构成一个整体,欠缺科学性。

  • 标签: 侵犯著作权 归责原则 行为 要件 修改草案 国家版权局
  • 简介:人们通常将著作人格和作者的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对著作人格的限制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互联网时代,著作人格和著作财产权“二分离”现象日益增多,在“二分离”情况下,作者行使著作人格权时,须遵循诚信原则,服从服务于著作财产权的实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公益目的,遵守合同的约定,而不能恣意妄为。

  • 标签: 著作人格权 二权分离 著作财产权 诚信原则
  • 简介:《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6条对“信息网络传播”作了定义:“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将上述定义与WCT第8条以及WPPT第10条和第14条中“提供”(makingavailableright)的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尽管中国的“信息网络传播”在名称上没有使用“提供”,但实质内容与“提供”是一样的。

  • 标签: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著作权法 中国 录音录像制品 第26条 第14条
  • 简介:11月28日,由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球创作者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的250多名创作者和业界专家出席论坛。

  • 标签: 创作者 论坛 获酬权 法学研究 知识产权 联合会
  • 简介:此行中国版权代表团由8人组成,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任团长,团员包括:国家版权局版权司版权处索来军处长,法律处高思副处长,外事处邓玉华翻译,国务院法制办龚士友,全国人大法工委杨明伦处长,上海版局副局长楼荣敏和重庆市版权局马兴明处长。

  • 标签: 国家版权局 著作权集体管理 处长 全国人大 团员 国务院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