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证券》的修订纳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议事日程,而且按照计划是排在今年12月份的人大常委会上(审议).”对众多投资者期盼已久的这部资本市场的“基本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本次《证券修订起草组组长吴晓灵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受访的监管者、学者均认为,现行《证券》对相关市场主体的规范明显滞后于实际形势的发展.以美国的证券为例,从1933年出台到现在,大概修改了40多次,平均下来每两年就得修改一次.而中国从1998年《证券》出台至今,只在2005年进行过一次修改.

  • 标签: 三大路径 修订三大 探秘证券法
  • 简介:我国编纂民法典,必须修订《继承》,编入民法典作为"继承编"。我国现行《继承》完成于1985年。30年前改革刚刚开始,尚未深入进行,仍处于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个人拥有的财富很少,没有对继承的立法提出更多的要求,因而使该存在较多缺陷,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财富增多的要求。编纂民法典时将继承修订入典,为我国继承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尽管由于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同,而使我国的继承改革面临很大障碍,但基于社会经济进步、个人财富增多、时代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继承改革,是必然的,必须完成的。民法学者和公众一道,期待我国继承修订入典,出现一部完善的、完备的、制度配套的"我国民法典·继承编",并且与其他部分相互协调,构成和谐的我国民法典体系。

  • 标签: 编纂民法典 继承法 修订入典 障碍 期待
  • 简介:<正>古代“”字写作灋,这已为出土的钟鼎文和秦墓竹简所证实。说到“”字的本义,人们常常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即:“,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又说,“今省作法”。这种解释无疑是高度凝结了古人世世代代关于“”这一社会现象的传统认识,但尚有进一步斟酌的余地。

  • 标签: “法” 《说文解字》 社会现象 公共生活 部落联盟 蚩尤
  • 简介:调解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司法实践中的纠纷解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12年开始相继对三大诉讼进行修改,其中对于诉讼调解或和解制度都做出了相应修改,但我国修改的《行政诉讼》依旧坚持了"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制度"的原则,相比较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更为保守。

  • 标签: 行政诉讼调解 和解 协调和解 完善措施
  • 简介:一、金融危机与外资修订韩国于1996年加入OECD后,经常贸易和IMF体制下的资本移动逐渐趋于自由化,随之而来也要求法律体系完备.特别在资本移动的情况下,需要把原有的"原则上禁止,许可例外"的以限制为主的方式转变为"原则上许可,禁止例外"的以鼓励为主的方式.也就是说,应该将外国人投资制度的重心进行转移,形成以外国投资者为中心的外国人投资制度.1997年修订的《外国人投资及外资引进》[1]共八章,由外国人投资、技术引进合同、借款合同、公共借款合同、支付保障制度等部分组成.[2]该扩大了外国人投资的概念,规定了投资自由化原则,强化了税收减免制度,并且规定了外国人可以取得国内企业的股份等.1997年11月爆发的金融危机致使资金短缺且流通不畅,财政状况急剧恶化,经济发展停滞,同时失业率大增,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这些惨痛的恶果使韩国政府逐步意识到外国人对韩国的投资环境的不满,据"全经联"对驻韩外国企业家、投资人等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显示,57%的人认为韩国的投资环境不如东南亚好,在投资环境方面最为不满的是繁琐怪异的各种行政规定.[3]由于构成一个国家投资环境中的种种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法律因素,也就是说,要使国家的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实现.

  • 标签: 韩国 《外国人投资促进法》 金融危机 投资自由化 投资程序 外国人
  • 简介:《证券修订草案一审稿整体上比较成熟,不过在公开发行、内幕交易、短线交易、操纵市场、客户资产保护、监管权限方面仍存在不少疑问。针对上述问题,从规范意图、制度变迁、海外实践、条文衔接、立法技术等角度展开讨论,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标签: 《证券法》 中国 立法 证券发行工作 不当证券交易行为 证券监管
  • 简介:—、导言柯文(Cohen)曾注意到中国研究中某种以家庭为中心的研究倾向,而此种倾向足以导致对其他重要研究维度的忽视,〔2〕尽管柯文似应知道这一倾向恰是中国人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关系所致。这种紧密关系不难理解,梁漱溟先生就曾言:“家庭在中国人生活关系里特见重要,尽人皆知;与西洋人对照,尤觉显然。”

  • 标签: 诉讼档案 伦理法 家族 民国 理性 中国研究
  • 简介: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自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近一年,其中,作为一项新制度,第182条第2款规定的刑事庭审庭前会议程序,在司法实践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渐渐体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以检察机关的视野为出发点,通过对庭前会议程序适用的司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庭前会议程序的一些方法,以期能够对庭前会议程序的进一步科学构建及制度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 标签: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庭前会议
  • 简介:刑法典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修订喻伟蒋羽扬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严重危及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重大公共财产安全和其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旧刑法典均将其置于分则第二章,在刑法中仅处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后,这就充分表明了该类犯罪对社会危害的严重程...

  • 标签: 新刑法典 危害公共安全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犯罪主体 劫持航空器罪 犯罪对象
  • 简介:一、民国三十一年,目录号3,案卷号112,繁县司法处档案,成都市新都区档案馆。1.(繁县的案卷首页:)四川繁县司法处民事第一审卷宗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度民事诉字第28号收案:州一[1]年三月十七日结案:(年月日缺省).

  • 标签: 司法档案 中华民国 区档案馆 案卷号 目录号 成都市
  • 简介:逮捕必要性审查是审查逮捕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由于其本身的模糊性、伸缩性等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内在扩张的趋势,存在裁量的选择空间。实践中存在构罪即捕、逮捕必要性审查过于随意以及被滥用等的情形,因此规范逮捕必要性审查裁量权有利于贯彻少捕、慎捕的刑事政策,防止逮捕权力异化等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加强逮捕必要性证据提供、提高审查公开性及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等方面来加以规范逮捕必要性审查。

  • 标签: 逮捕必要性 自由裁量权 规范
  • 简介:<正>我国民事诉讼(试行)自1982年3月8日公布、同年10月1日试行至今,已经四年。通过这几年的民事诉讼实践证明,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事诉讼。但应看到,由于受当时立法的主、客条件所限,更因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各种民事、经济以及有关行政立法的不断完备所带来的民事、经济和有关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反映到诉讼实践上,现行的民事诉讼(试行)在某些方面已经不敷适用,同时也有一些规定经实践证明已经需要加以修改。因此,适时地对现行的民事诉讼(试行)加以修订已应提上议事日程。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一孔之见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以供探讨。

  • 标签: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法定代表人 最高人民法院 当事人 适用对象 正当理由
  • 简介:凡例1.档案原文行文为竖排,一律改为横排,但文中“如左”“如右”之用语予以保留。2.标点为整理者所加。3.档案原文缺漏破损及无法辨认的字用“口”标明,档案原文缺漏破损及无法辨认的段落用“……”标明。4.档案原文不清,整理者据上下文推断的,于该字后用“(?)”标明。

  • 标签: 司法档案 选录 民国 原文 “口” 上下文
  • 简介:民国廿五年,目录号4,案卷号193,繁县司法处档案,成都市新都区档案馆。1.(繁县的案卷首页)刑事诉讼第一审卷宗民国二十五年诉宇第120号收案:廿五年五月十三日结案:(年月日缺省)案由:毒针刺人一案被告:李赵氏、汪白氏主任县长:胡承审员:胡。

  • 标签: 司法档案 民国 选录 区档案馆 刑事诉讼 案卷号
  • 简介: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重点高新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需从知识产权角度对职务发明加以保护,以完善滨海新区的知识产权驱动政策。文章在研究日本专利法相关修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产权激励和奖酬激励等利益驱动模式,建议制定《滨海新区职务发明保护办法》;同时建设良好的职务发明企业文化,配合税收优惠政策,更好的鼓励发明人进行职务发明,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驱动政策 职务发明 激励机制 滨海新区
  • 简介:在数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传统法律制度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孕育了独具风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法律儒家化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国家法律制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礼法合一”、“国法、天理、人情”一体的中国法院法律制度。

  • 标签: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人 情理法 法观念 传统法律制度 法律儒家化
  • 简介:刑事诉讼的再修订在即,新一轮的修订应当如何进行?这的确是一个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拟从宏观角度谈谈刑事诉讼修订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修订过程 宏观角度 应当 智者
  • 简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修订正在进行之中,大气污染防治修订,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除了基于气候变化问题对二氧化碳的规制作出回应,以及结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应引入分区管理制度外,现行《大气污染防治》仍然呈现出以政府为主体,以污染企业为规制对象的单一化威权体制特征,其法律实施效果不佳,也不符合现代社会自我管制与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此,需要加强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为社会自我管制和公众参与提供条件,并基于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动因的不同,改变目前法律责任规定中重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的现状。

  • 标签: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 二氧化碳 市场机制 社会自我管制 法律责任
  • 简介:二氧化碳之所以在大多数发达小国成为大气污染物质,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负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国际义务,须把减排机制纳入国内立法;版图狭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有限,把减排机制纳入国内立法符合自身利益;可以利用现有的大气污染监管机制对二氧化碳进行管理。这些国家大多不认真履行国际援助的义务,相反地,却集体对中国施加减排压力,要求把二氧化碳作为污染物质对待。按照中国立法对污染物质的定义框架,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质。一旦二氧化碳在立法上被作为污染物质,西方发达国家就会要求我国的环境立法建立排放标准和超标排放处罚制度,这将不利于我国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没有减排二氧化碳的国际义务,加上版图大、抗气候变化的能力强,因此,不能轻易迁就这些国家的过分要求。但这不等于我国不采取实质性行动,我国可继续通过强化激励性的政策措施来节能减排。

  • 标签: 二氧化碳 排放控制 法律地位 污染物质
  • 简介:<正>不安抗辩权,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依据合同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发生某种情形可能构成对自己利益安全的危险,对方又拒不提供担保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的一种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

  • 标签: 不安抗辩权制度 合同当事人 新合同法 履行债务 对方当事人 中止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