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分析法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分析性”,这揭示了其与当代的重要哲学派别——分析哲学有着某种“基因”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国内学者对此问题有一定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文章有:杨日然的“现代分析哲学对于法理学之影响”,马汉宝的“牛津哲学对法学之影响”,谌洪果的“通过语言体察法律现象:哈特与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及高国栋的“分析法学的日常语言分析转向——哈特新分析法学基本理念研究”。

  • 标签: 语言分析哲学 分析法学 内在关联 哲学派别 法律现象 法理学
  • 简介:民法产生初期,建构体系的强制性规范既已存在。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体现国家管制的民法强制性规范日益增长。当前,民法体系性强制规范与管制性强制规范并存,以政治哲学的视角分析,其基本理念容纳着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并主张在个体主体性及价值优位的基础上,在保护个体权利自由的目标下,重视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赞同国家的适当干预,衡平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通过政治哲学分析,强制性规范的精神观念、价值基础得以进一步明确,从而为克服我国民法强制性规范立法、司法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有助于我国未来编纂的民法典规范配置合理,体系结构完善。

  • 标签: 民法强制性规范 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法典编纂
  • 简介:专利权具有垄断性但不是法律上的垄断权.专利权客体的本质是技术方法.专利权客体通过权利说明书外化而具有可审查性;专利权客体内化和物化为专利产品而具有财产内容.专利权垄断性是专利法比照物权设立的对抗他人效力的权利逻辑范围.专利法是国家以技术进步为交易目的、在技术发明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对价"或衡平机制.专利产品垄断市场份额是市场开发的结果而不是制度配给.

  • 标签: 专利权 专利法 法哲学分析 衡平 对价 客体
  • 简介:苏格拉底、德尔图良、维特根斯坦、爱因斯坦的四句哲学名言,正好从四个方面透出了西方哲学的特质。苏格拉底的话是西方哲学进入严格逻辑推理的开始,德尔图良的话,是西方哲学—科学与基督宗教结合的基础,维特根斯坦的话呈现了西方哲学两个对立面的翻转,爱因斯坦的话,显出了西方哲学—科学在宇宙论上的困境。

  • 标签: 西方哲学特质 苏格拉底 德而图良 维特根斯坦 爱因斯坦
  • 简介:<正>近年来,在法学领域,一种哲学兴趣正在悄然兴起,并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中国人民大学陈兴良博士的最新著作《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就是其中一部有代表性的专著。该书80余万言,立意新颖,堪称中国刑学学界的一部上乘之作。1.总观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理论、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强烈热情。当刑法学界大量研究成果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理论探讨的时候,陈兴良却对刑法学的困境及其出路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忧虑和自觉,这确实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态度,这也正是他写作《刑法哲学》的内在动力。2.本书一开篇在导论部分首先讨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对“公正”、“谦抑”、“人道”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众所周知,这三个概念构成了法律后面的深层道德基底,这也正是刑法哲

  • 标签: 刑法哲学 刑法学 内在动力 哲学思维方式 上乘之作 理论探讨
  • 简介:我同意“科学是现代社会的中轴和现代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它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人生,塑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的判断,不过要把“进步”二字改为“演化”,因为进步二字似乎表达的是科学对于社会的影响只有正面的价值。这是不够的,事实上,科学演化对于社会的影响,不只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后果。科学演化至今,已经与技术、资本、权力结合得非常紧密,成为当代社会的座架,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 标签: 当代哲学 实践维度 现代社会进步 精神功能 现代思想 思想领域
  • 简介:通过对证据法中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历史的和辨证的分析,作者认为:关贩于诉讼证明要求,近几年兴起的"法律真实说"并不是完善的学说,而传统的"客观真实说"只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加以修正,就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关于证据调查的方式,当前的任务不是仅仅从口头上强调当事人举证,限制法官查证,而是正确地划分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各自的范围,并完善相应的保障和约束机制;关于司法证明方式,全盘接受自由心证制度或法定证据制度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理性的选择,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两大法系证据规则的特点,在证据制度的不同方面,分别借鉴两种模式中的有益部分.

  • 标签: 当事人举证 证据法 法官 法哲学分析 法定证据制度 诉讼证明
  • 简介:语言不一定要反映现实,而是使现实在语言的层面上得到理解。——题记”为了真正理解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我们必须从思想渊源的角度考察该思想家曾经受到哪些思潮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体现在思想家本人的著述当中的。这种探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而不能根据某种表面的似曾相识对两种思想做出简单的比附。无论思想家所赞成的还是所反对的思想,都可能成为他在分析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时的思想和方法资源。我们知道,哈特曾经与早期分析法学家奥斯汀、自然法学家富勒以及当代著名法哲学家德沃金之间进行过多次论战,可以说,哈特所批判的这些论战对手的思想同样成为了他本人思想体系的一个内在部分;

  • 标签: 语言分析哲学 哈特 法律现象 思想家 思想渊源 法哲学家
  • 简介:在传统的"事实—虚构"二分法法学叙事中,法律拟制常常被视为法律上的虚构,而奠基于经验主义怀疑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拟制哲学则对法律拟制提出了不同见解。在拟制哲学提出之后,纯粹法学、论题学法学与类型理论以拟制哲学为资源,回应了法律拟制问题。拟制哲学可以成为法律拟制的哲学基础。依据拟制哲学,法律拟制并非纯粹虚构,其毋宁是法律的本质属性。在拟制哲学的视野下,法律天然具有拟制属性,而通常所言之法律拟制,则系具有实践价值的类推。

  • 标签: 法律拟制 经验主义怀疑论 康德哲学 拟制哲学 类推 纯粹法学
  • 简介:哲学通常被当作世界观来把握.但这种把握并不根本.它没有追问世界观之成为世界观的源始根据,即世界观通过什么而成其为世界观的问题蔽而不明,这使得哲学之思与科学之思等同,并使哲学陷入二元论.哲学史表明,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都不是世界观,而是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决定这个前提条件的是世界历史起源的奠基行为,哲学在此奠基行为中展开,并获得其本质的规定性,人生和历史在奠基行为中得以定向和敞开.因而,真正的哲学在本质上是对人类历史奠基行为的细心看护.

  • 标签: 世界观哲学 人类历史的奠基行为 唯一世界 意义关切 看护起源
  • 简介:四本在当代有代表性的哲学原理著作,孙正聿《哲学通论》、叶秀山《哲学要义》、张世英《哲学导论》、余敦康《哲学原理》,显出了从政治型哲学原理向学术型哲学原理的转折,四本著作所依据的哲学资源(叶的西方哲学,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加西方哲学.张的西方当代哲学加中国传统哲学,余的中国哲学加西方哲学加印度哲学)显出的转型方式和四本著作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既反映了中国当代哲学原理演进的基本路径,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值得哲学原理学界的思考。

  • 标签: 哲学原理演进 孙正聿 叶秀山 张世英 余敦康 体系性
  • 简介:<正>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IVR)第14届世界大会将于今年8月17日至23日在英国的爱丁堡举行。"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团体,成立于1909年。它的目的是组织世界各国有影响的法理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对法哲学和社会哲学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以推动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现在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该协会的分会,并且还将继续扩大。中国法学会与"协会"保持着积极的联系,并希望成立中国分会。上届世界大会是1987年8月在日本的神户召开的,这次大会开得颇为成功,出席会议的有

  • 标签: 法哲学 社会哲学 协会 法理学 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思想
  • 简介:<正>一、罗尔斯法律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社会正义说是罗尔斯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法律哲学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正义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争论不休的观念。现代西方著名法学家凯尔森说过,从柏拉图到康德,最杰出的思想家都广泛地研究过正义问题,但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人们只能尝试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就是目前在西方影响最广的尝试。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罗尔斯认为社

  • 标签: 核心内容 政治法律制度 罗尔斯 哲学思想 原则要求 法治
  • 简介:财产权作为一种基本的人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的外在表现虽是一种对物的权利,但实质上却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一开始,财产权就是为实行私有财产而提出的。西方思想家洛克,黑格尔,庞德,波斯纳,罗尔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财产权的合法性基础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 标签: 财产权 所有权 私有财产权 洛克 黑格尔 人权
  • 简介:科学是现代社会的中轴和现代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它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人生,塑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即科学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功能,在人类文化中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铸造人类的理想和世界的未来。哲人科学家不仅是科学理论的创造者,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路标设置者(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就是明证)。科学以及科学哲学不仅拓展和深化了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哲学研究进路,而且也向当代哲学哲学家提出诸多哲学问题和思辨启示。因此,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坦言:没有科学要素嵌入和没有科学哲学支撑的哲学不能算是真正的现代哲学,没有哲人科学家、科学哲学家及其思想的哲学史不能算是合格的现代哲学史。遗憾的是,在连篇累牍的所谓纯粹哲学论著中,尤其是在哲学史论著中,科学哲学的要素时有踪影难觅之况,哲人科学家、科学哲学家及其对科学反思的精神成果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也是现代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的遗憾,亟待予以变革。为此,我们专门邀请多位科学哲学研究者,围绕"科学、哲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话题展开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学界的讨论和争鸣。

  • 标签: 科学哲学家 现代哲学 哲人科学家 人类文化 精神文明 科学文化
  • 简介:2007年7月31日至8月9日,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nternationaleVereinigungRechts,简称IVR)第23届世界大会在波兰克拉科夫市召开。IVR是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研究的最高学术组织,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徐显明教授率领中国学术代表团第一

  • 标签: 法哲学 社会哲学 中国学术 大会 世界各国 国际
  • 简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国家在惩治预防犯罪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在某些特定领域,刑事法价值取向的“钟摆”逐渐向社会秩序利益倾斜,越来越趋向以预防与威慑为核心。刑事法社会保护机能的强化与刑事法基本原则之问的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在这种刑事法变革的大背景下.刑事推定规则凸显了强化刑事法社会保护机能的功利导向。同时,推定规则以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尽量降低了对刑事法基本原则的冲击,是兼顾被告人人权保障的一种利益均衡机制。

  • 标签: 风险社会 刑事推定 刑事政策 社会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