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长期以来,西方比较法学者们大都有意或无意地奉行“西方中心论”。以前那种言必称英美、大陆两大法系历史偏见且不说,就是在二战以来,欧美的主要比较法学著作,大都不过在西方两大法系之外,加上个社会主义法系,充其量不过在著述中简略地论及亚、非、拉美等传统或宗教法律体系。但由美国斯坦福大学J.H.巴顿、J.L.小吉比、

  • 标签: 西方中心论 比较法学 两大法系 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 历史偏见
  • 简介:作者在《法律和审判执行》一书中列"比较刑法"一章,介绍世界三大法系:英美法系、罗马法系、社会主义法系。由于英美法中实体法、程序法不若罗马法系严格划分,因此,该文涉及刑法、刑诉法比较,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因作者系资产阶级学者,文中有些观点是错误,特别是对英国法律吹嘘,希加以鉴别。

  • 标签: 罗马法系 社会主义法 法律制度 英美法系 刑事诉讼 刑法
  • 简介:<正>从字面上看,“比较法”不外有三种涵义:一是比较方法;二是比较过程或行为中法律规范;三是具有比较对照性内容法律规范。然而,第一,法律比较虽然运用了比较方法,但它本质上是法律科学。第二,除了宪法、刑法、民法等规定各个特定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部门法外,并不存在一部规定人们在比较过程中权利和义务法规。第三,法律规范是人们行为准则,它适用对象和时限都是有特定范围。如果说有一部法律规范在比较基础上吸取了历史上或外国法律精

  • 标签: 社会关系 行为准则 涵义 法律规范 比较法学 法律比较
  • 简介:<正>在法国莫里哀《想作贵族布尔乔亚》这部剧本里,一位角色惊奇地发觉,完全未曾想到,自己四十五年来就一直在谈论着散文。同样地,英国人正如其他国家一样,在〔比较〕方法变成自我分析习惯,被人们认识到它本身重要性并获得一个命名之前,已经在利用着外国法律概念有若干世纪了。因此,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探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这段期间情况。

  • 标签: 比较法 英国人 法律概念 莫里哀 自我分析 分为两部分
  • 简介:"产品"范围界定关系着产品责任最终承担,是产品责任法首先要解决问题.英美法和大陆法各国对"产品"范围立法界定均有差异,宽严不一.在我国,关于产品责任规定中,没有就"产品"范围予以界定;而尽管规定了"产品"范围,但其界定在语境、边界、内涵等诸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修正和明确.

  • 标签: 产品质量 产品范围 立法 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法》
  • 简介:社区矫正突出了社区在刑罚领域地位和矫正工作实际,仅将罪犯作为矫正对象概念是狭义;我国目前矫正措施基本上是合理;我国必须设立专门矫正机构;将人格作为矫正客体意味着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辩证认识.

  • 标签: 社区矫正 罪犯 刑罚 个人与社会 中国 客体
  • 简介:不同文化中认知模式对法律人格制度形成具有潜在影响.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中西方在法律人格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就目前而言,我国不仅面临抽象人格制度建构上难题,还面临着紧迫"具体人"问题.我国"具体人"问题非由市场造成.

  • 标签: 法律人格 制度建构 古代社会 中国 具体 中西方
  • 简介: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正由纵向封闭型向纵横结合、以横向联系为主开放型转变。公司和合伙作为横向经济联合主要形式,在经济生活中不断涌现。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社团法人,公司本质特征是经济性组织。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为实现共同经济目的,约定出资并共同经营组织形式。

  • 标签: 横向经济联合 社团法人 合伙组织 横向经济联系 主要基础 纵横结合
  • 简介:<正>一提到“法”,西方人马上联想到是“权利”、“正义”,犹如骑士得到盔甲,为之兴奋,中国人条件反射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从悬挂着利斧下走过。这种差异,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后西方与中国差别,而是早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就有的。这就是法观念差别。本文正是想对这一差别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法观念 前资本主义 西方人 “正义” 条件反射 “法”
  • 简介:任何社会都讲诚信,历史上昏君暴君不少,未见谁盖以坑蒙拐骗立国。但国有不同,诚信讲法亦有区别。以笔者在美进修期间观察,中美两国诚信即大有不同,试择其印象深刻者叙之。

  • 标签: 诚实信用 比较 中国 美国 价值取向 功利主义
  • 简介:<正>中国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制建设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数代仁人志士和知识分子大课题,更是近年来致力中国法律现代化建设学人们所极为关注热门话题。由于中西法文化研究不仅涉及到法制史、思想史、文化史,而且还要涉及到法理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其所需知识范围之广、研究难度之大共所周知。法学界以及史学界真正能够深入、系统研究中西法文化著作一直阙如。南京大学法律系青年学者张中秋新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是目前国内一部系统研究中西法律文化著作。该书名之曰“比较研究”,从法形成、法本位、法文化属性、法与宗教伦理、

  • 标签: 中西法文化 文化比较研究 法制建设 中国传统法文化 法律文化 系统研究
  • 简介:对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不同刑种数罪如何实行并罚?这是我国刑法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一个问题。对此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看法:其一,主张先将轻刑种刑期换算为重刑种刑期,再按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不少论著持这一观点,但在理论上尚欠

  • 标签: 刑种 罪刑相适应原则 并科原则 自由刑 轻刑 判处死刑
  • 简介:<正>所谓证明要求,就是法律要求诉讼证明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程度,在英美法系国家,称其为证明标准。证明要求,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这种划分,对于了解不同诉讼证明特殊性无疑是必要。一、从证明要求历史变革这一纵角度看,不同证据制度各有其证明要求。由于不同历史时期诉讼制度不同,并受该社会居统治地位世界观和方法论支配,以及该历史阶段经济、科学水平制约,其诉讼证明中证明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奴隶制社会诉讼

  • 标签: 证明要求 诉讼证明 证明标准 诉讼证据制度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 简介:<正>一些同志认为:社会危害行为只有在缺少刑法分则规定客观方面犯罪方式要件条件下,才能适用类推.高等学校法学统编教材《刑法学》也采用了这种观点,其中写道:“能够适用类推仅仅是犯罪客观方面的某种不一致,具体说也就是犯罪行为表现方式上不一致,”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类推犯罪与刑法分则规定保持最相类似.我认为,刑法无明文规定社会危害行为不仅在缺少犯罪客观方面要件情况下,而且在缺少客体要件情况下也可以适用类推.理由如下:

  • 标签: 客体要件 可适用 “最相类似” 刑法分则 犯罪客观方面 破坏军婚罪
  • 简介:<正>比较研究是科学研究一种方法。比较目的是认识事物、鉴别其优劣。比较刑法就是指运用比较方法对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加以研究。近几年,人们对比较刑法研究愈来愈广泛、深入。本文将对比较刑法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一些尝试性探讨。一、比较刑法产生和发展

  • 标签: 我国刑法 比较研究 理论与实践 比较法学 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研究
  • 简介:德国比较法学在世界法学界占有重要位置。作为有组织学术活动,比较法学最早开始于19世纪前期德国,而且其发展形态比较完备,其各个阶段在世界比较法学领域都富有代表性。尤为重要是,德国学者对这个学科做出了非常出色贡献。德国法素有“法学家法”之称,这一点体现在比较法领域也相当突出。因为比较不同于部门法学,它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学术史,完全为比较法学者一手缔造。

  • 标签: 比较法学 德国法 脉络 学术活动 19世纪 部门法学
  • 简介:一转眼,《比较法研究》创刊已经二十年,自己离开《比较法研究》也有十二个寒暑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当然还是一直牵挂着这份刊物,那毕竟是自己参与创办刊物,也是个人兼职编辑生涯一个起点。龙卫球教授命我写一点周年感言,仿佛有很多话要说,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谈起。

  • 标签: 比较法研究 创办 编辑生涯 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