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进口货物买方与境外卖方存在分公司与总公司、共同经营、利润分成等特殊关系.进口货物的申报价格又明显低于同型号产品的实际成交可比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申报方不能证明买卖双方的特殊关系未影响成交价格的,根据海关法第五十五条、《海关审价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海关可以不接受申报价格,并按照《海关审价办法》第七条至第十一条的规定估定完税价格。

  • 标签: 海关估价 外贸公司 纠纷案 肇庆 行政 申报价格
  • 简介:2006年11月13日,WTO公布了欧共体特定海关事项案的上诉机构报告。本案是关于贸易法规的执行争议,相关法律条款为GATY1994第10条第3款和DSU第6条第2款。美国在本案中控诉的是欧共体对海关法律的执行不统一。上诉机构最终判定欧共体对带数字视频接口的液晶数字显示器的海关归类违反了GATY1994第10条第3款8项。本案上诉机构对“职权范围”和“系争措施”的分析具有典型意义。

  • 标签: 世界贸易组织 争端解决机构 欧共体 职权范围 系争措施
  • 简介:为适应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要求,发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2005年海关总署确定上海、宁波、深圳、天津等11个试点海关开展区域通关改革。区域通关改革简化和规范了转关监管。在现有的跨关区快速通关作业系统基础上,企业可自主选择报关地点,海关计算机系统自动审核企业转关申请。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可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口岸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转关运输三种模式办理通关手续。

  • 标签: 海关总署 通关改革 显著成效 跨关区快速通关 自主选择 环渤海地区
  • 简介:2006年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4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并于2006年3月1口施行。该《条例》共22条,规定海关统计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口货物贸易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实际进出境并引起境内物质存量增加或者减少的货物,以及进出境物品超过自用、合理数量的,列入海关统计。

  • 标签: 海关统计 国务院令 进出口货物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统计 国务院总理
  • 简介:本文基于对晚清立宪中清廷的改革措施、社会思想、民间动员的梳理和分析,揭示晚清立宪中存在的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而这些内在矛盾都是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清廷希望通过政治改革一步达到民族国家的最高治理形式——宪政,必然导致立宪的失败。

  • 标签: 宪政 晚清立宪 革命 民族国家
  • 简介:本文在分析了指挥决策的概念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缉私警察警务指挥决策的重要性,最后主要以海关缉私局为例,对海关缉私警察警务指挥决策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海关缉私部门缉私指挥决策效率的提高以及效果的改善提供保证,从而使走私问题能够被更好的解决。

  • 标签: 缉私警察 警务 指挥决策 海关
  • 简介:法典一词在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中很少出现。《孔子家语·五刑》:“礼度既陈,五教毕修,而民犹或未化,尚必明其法典,以申固之。”此文献中所说的“法典”,是各种法令典章的简称,是以刑法禁令为主的法令典章的汇编,与晚清时期受西方法律思想影响的近代法典概念在性质和形式方面都很不相同。在《法经》基础之上发展演变形成的律典,具有贯穿律文的总则,是组织严密的系统性的立法文件,与近代意义的法典较为接近。但律和典在古代法律文献中极少组成一个词连用。

  • 标签: 晚清时期 法典 概念 法律文献 论著 西方法律思想
  • 简介:安徽槐祥工贸集团总部坐落在美丽的巢湖之滨,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企业,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试点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省粮食行业十强企业,安徽省“861”重点项目建设单位。

  • 标签: 集团总部 安徽省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工贸 粮食行业协会 农业产业化
  • 简介:<正>现今,法制改革或变法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从法制改革本身来说,不外涉及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法制改革的内容,一是法制改革的方法。内容之重要,固不待论;而方法之意义,同样不可忽视。就中国法制史而言,传统社会法制的主要内容因为与当代社会、经济、政治相去甚远,可资采借的已经不多;当

  • 标签: 法制改革 洋务运动 近代中国 戊戌变法 两点思考 晚清
  • 简介:<正>引论晚清对外贸易是按怎样的习惯来进行的?这种习惯与当时国际商习惯的关系如何?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对商习惯一词作必要的说明。从字面上来看,商习惯与商法有密切联系,拉丁文LexMercatoria似乎是按照人的身份标准来确立的。①但直至晚清,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一个商人阶层,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

  • 标签: 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制度 商人习惯法 中国商人 法律评论 国际法
  • 简介:晚清大理院是晚清预备立宪背景下设立的职掌最高审判的近代意义上的最高法院。其收集分散于大理寺、法部、都察院、民政部、步军统领衙门、宗人府等中央行政衙门中的审判权力,厘定与各行政衙门的权力界限,形塑国家最高司法审判权,使司法审判权逐渐从传统行政权力的母体中脱离出来,塑造了近代最高司法审判权的基本形态,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立品格,为近代司法独立奠定了权力基础。

  • 标签: 晚清大理院 最高司法审判权 司法独立
  • 简介:经济全球化向世界各国海关提出了贸易便利化的问题,面对迅速增加的国际贸易流量,如何利用有限的海关资源,既实施海关有效监管,同时便利贸易,成为世界各国海关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海关立法因此表现出立法主体的"去国家化"、法律效力的"软法化"、法律内容的"趋同化"以及国内法和国际法的"一体化"等特点。同时,海关法对贸易便利化也作出了许多技术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创新性贡献。

  • 标签: 贸易便利化 国际海关法 通关法律制度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海关稽查制度,加强海关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关稽查,是指海关自进出口货物放行之日起3年内或者在保税货物、减免税进口货物的海关监管期限内,对被稽查人的会计帐簿、会计凭证、报关单证以及其他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海关监管 进出口货物 海关法 海关工作人员 免税进口货物
  • 简介:为了规范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及其进出货物、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及其经营行为的管理,海关总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6年1月1日施行。该《办法》共分5章58条,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办法明确了保税物流园区的业务范围。经海关总署对有关设施、场所验收合格后,保税物流园区可以开展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等国际物流业务。

  • 标签: 保税物流园区 海关总署 园区管理 办法 出台 进出口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