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似乎正处于一个大规模“评分社会”初始阶段,本文试图为这一趋势发生和演进给出一种法律社会学解释,即低成本信息搜集和评价工具使经济和政治权力主体均有不同动力和理由对大众日常行为进行评分:对商业力量而言,平台企业需要评分机制塑造私人化市场基础设施,从而约束管理平台上发生各类劳动和交易活动;对政府而言,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将既有官僚机制下行政权力转化成能进一步适应更大流动性社会平台。本文认为,尽管算法可能加剧了现有法律和其他规则转变,但从商业和公共管理逻辑出发,广泛采用评分机制是更好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将更多细节行为纳入管理,还可以为进一步优化法律和平台成文规则提供数据支撑,为算法权力提供更多可应用场景。

  • 标签: 评分 公共信用信息 算法 平台 社会规范
  • 简介:法律推理是一种实践推理,必须处理司法过程中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必然涉及合理性论证,通过论证将法条所蕴涵规范评价赋予当前案件事实。然而,受传统逻辑观念影响,我们仍然习惯于将法律逻辑等同于形式逻辑在法律领域应用。即使是西方法律逻辑理论,也习惯于下意识地将法律逻辑等同于形式逻辑,把法律推理等同于演绎模型。

  • 标签: 合理性论证 法律逻辑 法律推理 形式逻辑 实践推理 利益衡量
  • 简介:我国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中处于权利救济法地位,其内容设置应围绕对受害人损害补偿展开。在尊重法律分工协作体系安排下,立法应认识到侵权责任法功能局限性。本属于公法任务惩罚侵权人规则应交由行政法等规定,或者在单行法中规定;社会保障法理念“有损害,有救济”不宜在侵权法贯彻;对公共利益保护在民法中是以对私权利救济面目体现,侵权责任法不宜直接规定对公共利益救济。作为民法典组成部分,侵权责任编与人格权编中的人格权保护、物权法编中物权保护以及民法总则中民事责任一章需协调建构,因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不同,应将基于权利自身权能所拥有的救济功能交由相关编规定,侵权责任编则以损害赔偿为基本救济方式。具体规范设计尽量做到构成要件清楚,法律后果明确。

  • 标签: 侵权责任 私权救济 各编协调 制度完善
  • 简介:作为一项外源公共原则,绿色原则将生态考量引入民法内部体系,是公序良俗或公共利益明文类型,是对自愿原则必要限制。绿色原则借由《民法总则》法源条款、营利法人社会责任条款、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法律行为效力评价规范等,构建起限制私人自治体系解释框架。通过在民法典分编中设置落实绿色原则多层次一般条款和具体制度类型、规范构成要件、法律后果,构建起限制私人自治主要制度框架。

  • 标签: 绿色原则 私人自治 公序良俗 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典编纂
  • 简介:作为一种重要法律方法,法律解释价值必须要通过其运用来实现。从当下司法实践来看,法律解释运用难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解释权限模糊导致“不敢”解释;第二,裁判后果导向“不想”解释;第三,运用标准欠缺“不会”解释。如果说前两者更多涉及解释体制和司法理念等宏观内容,那么解释标准欠缺就直观体现了裁判实践中法律解释方法“运用难”,这也被称为“法律解释困境”。

  • 标签: 法律解释方法 认知逻辑 司法实践 解释标准 法律方法 主要表现
  • 简介:“非常感谢检察院同志为我们申请了司法救助,在我们家最困难时候伸出司法援助之手,给我们送来了温暖和希望,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刘伟林副检察长回访时唐荣(化名)满怀感激地说道。

  • 标签: 回访 独木桥 司法救助 司法援助 副检察长 检察院
  • 简介:人工智能可以在法律问题上实现对法官部分替代,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事实问题上实现对法官完全替代。区块链能够把法官从事实认定难题中解放出来,是一次民事司法生产力革命。区块链技术正处于不断成熟过程之中,其司法应用可以分为初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初期区块链存证能够解决电子证据认定难问题,中期基于法定数字货币财产查控能够解决强制执行难问题,远期债权行为'可视化'系统能够解决虚假诉讼等问题。民事司法在事实问题上面临课题受制于制度实施环境,对民事程序法立法、学理、司法等环节应当保持清醒认识,做到顺历史潮流而动。

  • 标签: 区块链存证 司法区块链 执行难 法定数字货币 虚假诉讼
  • 简介:“今年你最想撤回操作是什么?”排名第一竟然是“ofo押金”!2018年冬天有点冷,对于曾经火暴全国ofo来说,这个冬天更是难熬。

  • 标签: 共享 冬天
  • 简介:A年过完了,孩子红包究竟该属于谁?父母离婚分割财产时不免会因此产生纠纷,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近日通报了一起案情,孩子红包虽然存在父亲名下,孩子父母亲为了红包钱处理闹上法庭,那么孩子红包钱该如何处理呢?朝阳法院双桥法庭法官助理倪世欣介绍说,张某和李某是一对'80后'夫妻,育有一子明明。张某夫妇因为夫妻感情不和,决定离婚。

  • 标签: 共同财产 被监护人
  • 简介:文化反恐是指运用文化进行反恐或者在文化领域进行反恐斗争,是各种形态反恐斗争基本构成部分之一。文化恐怖主义具有隐蔽性强和欺骗性大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基于理论高度,围绕文化反恐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使人们能够进一步理解文化反恐本质,从而筑牢底线,有效防范敌对势力利用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破坏,提高人们运用文化进行反恐斗争能力。

  • 标签: 文化反恐 特点 行动力
  • 简介:德国在2017年对犯罪所得之收缴与退还作了全面修改,建立了国家收缴与受害人补偿双层机制。对受害人补偿,通过赃物退还来实现。诈骗所得赃款收缴与退还原则上适用上述一般规则。赃款流转涉及第三人时,若第三人已经依法取得相关权利,国家不得再向第三人收缴,受害人也不得向第三人主张权利;若第三人无法律上原因收受赃款,应依不当得利规则向受害人返还;明知赃款而收受,构成洗钱罪,收受人因违反《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2款所称之保护规范而应向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

  • 标签: 诈骗罪 洗钱罪 侵权 不当得利
  • 简介:在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体系确立前,诸多新式学校是传播法学知识主要机构,它们选择教育模式及其生员学习西方法学知识过程,展现出了法学教育启蒙时期探索。学界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在萌芽时期具体教学形态阐述实际并不清楚。在这一时期,南洋公学特班法学教育尤其值得注意,从其师生日记可见,特班借鉴传统书院制教学同时糅合了中西之学,其教育内容不再囿于“交涉公法”,体现出比较法学教育精神、西方公法知识输入等现象,也是这一时期新式学校法学教育共同特征。

  • 标签: 法学教育 比较法 南洋公学 蔡元培
  • 简介:传统观念秉持信托财产"唯权利客体论"暴露了力所不逮疲态。有鉴于此,立法与学界立场发生转变,表现为"客体实体化""选择性主体化""特殊类型组织化"和"一般性主体地位"四种对信托财产主体化认知层次。主体性证成上,信托财产是目的财团,信托具备团体属性,特殊信托演化出组织特征;独立信托目的"冻结能力"是信托财产获得独立人格根本原因,其引致独立意思、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是直接原因。是以信托财产满足法人资格实质条件,未获主体地位是立法选择而非理论障碍。规范进路上,对信托财产主体地位承认应采"信托法默示主义",即尊重设立者意图,兼顾公共利益及对现实追认,缺省性地肯定商事信托与公益信托法主体地位,赋权性地允许民事信托拥有权利能力,以对特殊类型强制性规定为例外。

  • 标签: 信托财产 主体性 信托目的 法人资格
  • 简介: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治安问题较为突出,以“村霸”与宗族恶势力为代表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新形势下“村霸”违法犯罪行为呈现出政治与经济领域“交互渗透性”、行为手段“软暴力性”、犯罪主体“多元交叉性”特征,严重威胁着农村地区社会稳定。“村霸”生成原因较为复杂,宗族势力控制选举异化基层政权、贫富差距拉大诱发成员非法逐利、帮伙犯罪团体成员成份复杂使得打击与遏制“村霸”黑恶势力难度激增。加强基层政权指导监督、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完善“村霸”势力社会疏导机制解决办法是规制乡村霸权势力有效路径。

  • 标签: 村霸 黑恶势力 基层政权 刑事规制
  • 简介: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头发'民间习俗,流传最广说法就是'正月理发死舅舅',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转眼间,2019年正月已经过了大半,许多小伙伴(尤其是男性)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我到底能不能在正月剪头发?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头发'民间习俗,究其原因。

  • 标签: 剃发令 剃头匠
  • 简介:对赌协议作为一种投资工具逐渐被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机构所使用,该协议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投资风险,活跃资本市场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法律规制不完善,对赌协议核心条款存在与法律冲突情况,融资方也容易因不了解对赌协议而受到投资方制约。对赌协议不违反公平原则,不会因构成企业间借贷而无效。但对赌协议优先清算权条款会有违反同股同权原则风险;其股份回购条款也可能牵涉违反资本维持原则而导致无效。在完善对赌协议方面,则可以采用赋予公司创设类别股权利,放宽股权回购限制,加强对赌企业信息披露监管和风险防范教育等方式进行。

  • 标签: 对赌协议 优先清算权 股权回购
  • 简介:出于特殊交易结构与违约严重程度考量,法律授权债权人可通过加速到期造成债务人丧失单方期限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67条第1款针对分期付款特殊交易结构,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未达到根本违约时即可实施加速到期。立法者应将该款适用条件从未按期付款占比五分之一抬高至三分之一,并且,若买受人为消费者,则还要求出卖人另行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48条第2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3条第3句将加速到期适用条件限定在债务人构成根本违约情形。前述规定授予债权人将履行期未届满变更为届满一般形成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通过整体类推构造出基于预期违约法定加速到期,授予债权人单方变更履行期形成诉权。变更履行期形成权与履行请求权并行法定加速到期可以维持法效果体系之稳定,并为法律实践价值判断找到落脚点。加速到期请求权数额因为债务人提前履行,原则上应予以扣减,仅在例外情况无须考虑扣减。

  • 标签: 加速到期 期限利益 私罚 预期违约 分期付款
  • 简介:共享畜——最早共享出行工具人们使用牲畜出行历史悠久,早在《周易·系辞下》中就有记载:'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租借牲口驮运出行是古代最常见出行方式,骑驴、骑马出行犹如当今骑单车出行一样便捷。据《东观汉记》记载:'(刘秀)随其叔父在萧,人小学。后之长安,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

  • 标签: 畜力车
  • 简介:对行政程序瑕疵法律后果之设定,主要仰赖行政程序法典加以规范,同时辅以学说碰撞发挥与判例个案创造,此乃当今法治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在行政程序法典尚告阙如背景下,我国仅可通过反推《行政诉讼法》中判决方式条款来揭示行政程序瑕疵法律后果部分情形,却对“可补正”与“忽略不计”应否作为行政程序瑕疵法律后果、“可补正”在我国是否独立于确认违法法律后果、“忽略不计”有无引入必要性与可行性及其引入后该如何加以制度构建等问题束手无策。以上本该由行政程序法典从正面予以规范问题乃《行政诉讼法》无法承受之重。正确因应之策是由反推判决方式条款转向行政程序法典之正面回应,而这需以借鉴域外之进步经验、逐步在学理层面形成对行政程序瑕疵法律后果之全面正确认识为前提。

  • 标签: 行政程序瑕疵 法律后果 可补正 行政程序法典
  • 简介:人类胚胎基因实验以人类胚胎或前胚胎为实验对象,在技术上有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筛选、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等类型,引发了一系列伦理、社会和法律争议。在国际范围内,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被严格禁止或限制,而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则可能为各国接受。对后者进行法律规范焦点在于风险决策中权利冲突及其衡平,我国也对其持较为宽容技术规制立场。未来应坚持全面立法、严格限制、法定许可政策立场,保持行业主管和审查机构中立性,提高机构伦理委员会独立性,实行个案审批制度。就法律体系而言,公法规范与私法规范应当相互配合,私法上特别要以基因自主权之保护和权利冲突之衡平为中心。在尚不具有个性前胚胎阶段,在符合法定条件、伦理原则和程序等前提下,可以适度放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实验研究限制。参与者基因自主权和研究者研究自由需要得到保障,但必须以尊重人尊严、公共利益和他人自主选择生活权利为前提。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避免让基因成为人类社会不平等一个新根源。

  • 标签: 人类胚胎基因实验 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 基因改造 人类基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