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我国修订继承法时应当将录音遗嘱改为音像遗嘱,承认打印遗嘱但不应作为独立的遗嘱形式,电子遗嘱和密封遗嘱不必规定;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音像遗嘱、口头遗嘱的订立程序应当加以完善,增加其可操作性;遗嘱见证人应当由立遗嘱人指定,具有遗嘱见证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与遗嘱没有利害关系.

  • 标签: 遗嘱形式 遗嘱订立程序 遗嘱见证
  • 简介:重复鉴定是我国司法鉴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对司法鉴定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部分解决了重复鉴定问题,但刑事诉讼中的重复鉴定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影响了诉讼效率和司法公正,需要继续对刑诉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完善

  • 标签: 重复鉴定 诉讼效率 司法公正
  • 简介:<正>关于抵押权,如将其与质权进行比较,由于抵押权的设定者在保留对抵押标的物的占有的同时,依然能以该抵押标的物对债权进行担保,所以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标的物的价值(流通价值)权的支配,当债权无法得到清偿时,通过处分权实现价值(返还)的制度。与其相对,所谓质权,就是将标的物的占有转移至债权人,使其能够支配该标的物的用益价值。以这些基本原理为前提,本文将对日本的抵押权的实现方式与优先受偿的方式进行考察。

  • 标签: 抵押权人 优先受偿 质权 不动产登记 担保权 履行债务
  • 简介:鉴于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各国纷纷设立了家事法院,为之配备专业的家事法官,并适用独立的诉讼程序。然而,我国尚未建立独立的家事诉讼程序,在家事审判实践上仍存在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家事诉讼制度,妥善解决纠纷,我国应该提供家事法庭的辅导服务,构建独立的家事调解程序并贯彻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 标签: 家事诉讼 调解 子女利益
  • 简介:战时缓刑制度是我国军事刑法中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其源自一般缓刑制度,又与一般缓刑制度有所不同。文章从战时缓刑制度的概念出发,指出我国现行战时缓刑制度的不足,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是适用战时缓刑制度的刑罚种类;二是"没有现实危险"的认定依据的完善;三是战时缓刑制度禁止条件的完善

  • 标签: 战时缓刑 一般缓刑 禁止条件
  • 简介:证人出庭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意义重大,关系着案件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细化和完善我国证人出庭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证人出庭的预期价值,具体措施有:扩大证人保护案件的类型;明确保护措施的实施程序;完善强制证人到庭规定;明确证人拒绝出庭后其书面证言的效力。

  • 标签: 证人强制出庭 证言效力 证人出庭保护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颁布以前,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的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无疑过于简单,由于其主要局限于送达起诉书副本等技术性准备活动[1],并未在决定立案审理与开庭审判之间设置充分的准备程序,因此,很容易"导致法庭审理诉争焦点不明,进而严重影响法庭审理效率"。[2]加之司法实践中,控辩双

  • 标签: 会议制度 刑事诉讼法 非法证据排除 法庭审理 控辩双方 证据调查
  • 简介:刑事强制措施的目的是充分保障刑事案件处理的程序有效进行,不让犯罪人有逃脱法律制裁的机会。刑事强制措施首先要求的就是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同时,由于我国在法律中并没有确立相应的无罪推定、沉默权制度,致使强制措施在执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适用违法的情形。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进行了一些改进,而且其中也逐渐加强了对强制措施的适用,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还应当看到,我国刑事法的修改并没有完全解决强制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弊端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刑诉法的立法实际,对刑事强制措施展开探讨,让其更加具有可适用性。

  • 标签: 刑事强制措施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 简介: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但是,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独立董事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独立董事对企业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中就公司法中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加以简要分析,以期给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公司法 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股
  • 简介: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日益增多,又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妨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行。鉴于此种现状,本文将从法律制度层面探讨固体废物处理的问题,从法律方面规制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处理等各个阶段,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标签: 固体废物处理 法律制度 回收利用
  • 简介:行政检察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制度很不健全。从检察权的宪法定位分析,行政检察监督具有宪法性、专门性和程序性特性,应遵循比例原则、事后监督原则、行政处理先行原则,通过督促履行职责、提出纠正意见等方式实施监督。其具体制度设计仍有待立法完善

  • 标签: 行政权 检察监督 宪法定位 监督方式 立法建议
  • 简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由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犯罪已发展成一类严重的,并且可能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延续的极端犯罪类型。但目前,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何为环境犯罪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环境犯罪所侵害的法益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统一。因此,本文对环境犯罪所侵害的法益进行了系统梳理评析,总结出环境犯罪所侵害的法益是我们每个人的环境权,即全体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并提出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的环境立法进行完善

  • 标签: 环境犯罪 环境法益 理论基础 立法完善
  • 简介: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河南省各级法院推行'人民观审团'等试点改革,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期望通过这些尝试改革现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提高司法公信力。'人民观审团'制度自试点成立以来备受争议,学界也对该制度持怀疑态度。面对实践中已经存在的人民陪审制度,我们应该究其根本,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人民陪审制度的合理与缺陷之处,构建适合中国法院的人民陪审制。

  • 标签: 人民陪审员 “人民观审团制度” 合法性
  • 简介:一、公证公信力的界定(一)基本涵义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公信力中的“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一,指公众;其二,指与公共权力相关联的某种属性,由此可见,两者合一应理解为公信力必然与公众的认同感与信任相关联。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公信力是指依据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思想火花所逐渐沉淀而形成的“服从心理”或者说是“服众力”,简而言之就是“威望”。

  • 标签: 公证公信力 机制构建 保障 公共权力 社会角度 言行举止
  • 简介:2014年10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意见》是贯彻落实《证券法》关于股票退市的有关规定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立足于证券交易所作为退市决定实施主体的法定地位,对退市制度作了系统而集中的规范。

  • 标签: 退市制度 证监会 改革 上市公司 《证券法》 证券交易所
  • 简介:近年来,气候危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催生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崛起,利用绿色技术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的选择。绿色技术的创新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而绿色专利制度无疑是兼顾专利权人利益和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的理想制度设计。我国目前的绿色专利制度设计尚需完善,而从加强绿色专利的立法、完善绿色专利的快速审查制度、合理实施绿色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建立绿色专利的经济激励和监督制度、优化绿色专利实施的政策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技术专利制度体系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 标签: 绿色专利 制度 构建 完善
  • 简介:2012年《刑事诉讼法》明确地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刑事诉讼的任务写入总则,不仅是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对整个刑事诉讼更是具有指导意义,在具体制度方面也做了相应的修改,充分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这也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非羁押诉讼是一项能体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诉讼形式,有关非羁押诉讼的创新实践在我国一些地方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其试验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从这一现状出发,采用比较与实证分析的方法,阐述了非羁押诉讼制度的存在价值、适用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的非羁押诉讼制度的建议。

  • 标签: 非羁押诉讼立法完善
  • 简介:最高法院近年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法院内部工作人员强力约束,以遏制对案件的违法过问现象,而2011年2月发布的《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是正式建立起规制法院内部人员违反法定程序过问案件的标志性文件,该文件明确要求对违反法定程序过问案件要登记备案。

  • 标签: 登记备案制度 案件 违法 违反法定程序 最高法院 内部人员
  • 简介: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进行的同步录音录像证据属性为视听资料。刑事诉讼法对同步录音录像证据的审查做出了较为完善的规定,但并未对同步录音录像的性质做出明确规定,文章对同步录音录像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并就实践中在同步录音录像的审查及移送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 标签: 公安机关 同步录音录像 证据 视听资料
  • 简介:我国困境儿童的预防与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我们应当通过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困境儿童救助联动机制,颁布《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困境儿童预防与救助体系,进而提高困境儿童预防和救助的质量与现代化法治化水平。

  • 标签: 困境儿童 预防 救助 制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