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我国大多商业银行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次级长期债、国家注资等方式实现了《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的达标,但其资本构成、资本充足率及银行风险控制仍存在较大问题。应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拓宽业务空间,提高赢利水平,增加内部积累能力,加强金融监管法律规范的实施,做好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与外部审计,建立完善的内评级系统,规范信息披露。

  • 标签: 新资本协议 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 简介:众所周知,公司资本对公司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公司成立的基础,也是公司得以存续和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条件。营利性公司总是为一定目的之事业而设立,而若实现公司目的,离开资本便不可能。其次,公司作为资本企业,资本信用就是公司的生存之本。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是以其自有资本对外承担责任的。只有公司资本(确切地说,应该是公司净资产)才是公司债务的担保。

  • 标签: 法定最低资本额制度 股东责任 “公司资本充实” 债权人 公司法 法人人格
  • 简介:<正>一、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一)商业贿赂犯罪的界限范围"商业贿赂犯罪"一词,时下适用频率颇高,盖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各种商业贿赂犯罪行为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所致。然商业贿赂犯罪本身,并非规范的法律术语,既不属于刑法规制的具体罪名,也不属于法定的类罪名。商业贿赂犯罪,实质上属于现象归类,是针对目前商业领域存在的各种贿赂犯罪的概括称谓,理论上,是商业

  • 标签: 商业贿赂犯罪 行贿罪 具体罪名 受贿犯罪 类罪名 行贿犯罪
  • 简介:<正>1986年第5号法令修正案1990年第41号法令1990年第84号法令1994年第135号法令1996年第113号法令2001年第32号法令2001年第41号法令2001年第89号法令2003年第32号法令2004年第23号法令2004年第82号法令2005年第32号法令2005年第95号法令第1条简称和实施(1)这部法令可以称为《1986年商业法》。(2)这部法令将于1986年5月1日开始实施。第1A条目的这部法令的目的在于促进新西兰市场的竞争,从而使消费者长

  • 标签: 法人团体 高等法院 证明标准 书面方式 销售货物 特定行为
  • 简介:进化心理学理论的整合推动了社会资本概念的重新解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会资本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帮助个人通过促进生存、获取资源、繁衍后代以最大化地获得成功的任何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的重新构建被应用于犯罪学的相关领域,以论证如何将研究犯罪直接原因的理论与人类本性和人类行为的"终极"原因联系起来。

  • 标签: 社会资本 犯罪 人性
  • 简介: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新疆德隆,从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起家,短短数年间,发展成为掌控着数百亿资产的中国最大的民营资本集团,其掌门人唐万里、唐万新兄弟名列福布斯百富榜,唐万里还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 标签: 纷纷落马 资本纷纷
  • 简介:商业秘密的使用价值是其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不同于商品或服务的自身价值,其具有期限不定性、数值波动性、评价相对性等特征。商业价值作为商业秘密侵权损失评估基准具有合理性。在评估商业秘密侵权损失时,应综合考量商业秘密自身价值、商业秘密使用中的商业价值、侵权损害程度等因素。

  • 标签: 商业秘密 商业价值 价值特征 损失计算
  • 简介:《2014—2015中国反商业贿赂调研报告》填补了中国此前尚无针对反商业贿赂合规的实证调研分析的空白.它详实的揭示出,商业贿赂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市塌秩序,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商业贿赂滋生蔓延的原因——既有经营思想上的偏差和监管不严的问题,也有法制不健全、惩治不力的问题。

  • 标签: 反商业贿赂 进行时 调研分析 社会风气 经济犯罪 腐败行为
  • 简介:本文认为,首先,公司作为独立交易主体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政府对公司的监管,而公司法中有关资本的强制性规范是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公司作为独立交易主体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交易责任制度的非均衡,并由此产生公司对资本监管规则的客观需求,是资本监管的基础;再次,资本监管规则以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为其表现形式,与由生存条件决定的立法者的意志具有密切联系。

  • 标签: 中国 《公司法》 公司资本制度 政府监管 公司人格 资本监管规则
  • 简介: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奉行“资本三原则”,即资本确定原则、资本不变原则和资本维持原则。然而,从德国的商法典、股份法到日本商法典,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都没有一个条文明确表述为“资本三原则”。显然,“资本三原则”是德国学者对公司法相关规则的抽象概括,并为人们沿用下来的。该原则自提出以来,公司法律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可能完全在原有意义上保持下来。但其中将资本和财产统一把握的“资本维持原则”,却在制度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基本维持了原意,即强调公司至少须经常维持相当于资本额之财产,以具体财产充实抽象资本。如此,公司债权人就可以在与公司交易中得到最低限度的担保,从而实现对其利益的保护。本文试围绕“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进行讨论。

  • 标签: 资本维持原则 发展趋势 公司法 净资产规则 中国 债务结构
  • 简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或劳动力产权”)理论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认同。不少学者认为劳动力资本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主张劳动者拥有劳动力像拥有其他物质资料一样,应参与剩余利润的分配,因而应建立劳动力...

  • 标签: 人力资本论 职工持股制度 劳动力产权 “人力资本” 劳务出资 职工持股计划
  • 简介:任何制度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得以实现。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有着与其配套的以工商行政管理机构为核心的实现机制。对该实现机制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该实现机制的内在缺陷决定了现行公司资本制度很难实现其预期目标——保护债权人。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仅仅加强对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执法力度,并不能相应提高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成本。

  • 标签: 公司资本制度 实现机制 注册资本制度 债权人保护制度 抽逃出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简介:2005年我国修订的《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进行了大幅改革,顺应了当代公司资本制度缓和化改革的国际潮流,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保护与公司法的衔接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缝,原有犯罪的设置在新公司资本形成制度的框架内,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保护作用。因此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刑法保护的立法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废除虚报注册资本罪,将虚假出资行为非犯罪化;改抽逃出资罪为抽逃公司财产罪;增设欺诈增资罪。

  • 标签: 公司犯罪 公司资本制度 虚报注册资本罪 虚假出资罪 抽逃出资罪
  • 简介: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当代资本主义行将过时而取而代之的社会制度.两者之间有着重大的关联.所以,认真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我们深刻而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既是一个尚对生产力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社会制度,又是一个暴露出许多重大弊端的社会制度.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基本原理去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研究,才能真正认识清楚当代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复杂的事物 促进作用 重大弊端 全面认识
  • 简介:尽管资本多数决作为一项议事规则在公司的运转过程中起到基石作用,但在公司实务中,由于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存在内在的冲突,所以导致控制股东“恃强凌弱”或中小股东“以小讹大”的现象,不利于公司的长期运转和发展.其研究方法是剖析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法理基础和规范适用出现的情况,进而得出两个解决此问题的研究结论:一是培植股权文化的内生力;二是强化控制股东的受信义务,以此构造相对公平的理论制度和利用两者的平衡点对控制股东进行约束,进而实现最大可能的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权利之间的平衡.

  • 标签: 资本多数决 控制股东 中小股东保护 受信义务
  • 简介:一位经济学家说过,20世纪的企业家昕犯最多致命的错误是腐败.而21世纪的企业家所犯最多最致命的错误是泄密.这里的泄密,实际上指的就是公司商业秘密被非法披露、公开。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知识经济界临时代,特别是智力成果日益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情况下,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商业秘密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秘密武器.准拥有商业秘密,

  • 标签: 商业秘密 保护 经济学家 21世纪 20世纪 经济利益
  • 简介:商业信用在现代商事活动中的作用随着商事交易的频繁及扩大愈发重要,商业信用的财产利益地位也开始优于其人格利益地位,故从法律上对商业信用进行界定以及对其财产性的探讨有实践意义,最后文章对我国商业信用的法律完善提出建议.

  • 标签: 商业信用 财产利益 人格利益 法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