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法律资格纷争成为英美法理学传统的一道难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法学流派。从法的合法判准的不同模式出发,证立整全不仅可以进入法的合法判准的行列,而且必然成为当下法的合法判准的最佳选择。这一必然的最佳选择基于整全在理论上符合法律的终极目的,即最高指令——人类"善"的生活,在法律实践中实现了平等尊重和普遍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理想型的法律。如果这一论证结论确实可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哈特与德沃金关于法律概念之争,终结和平息不同法学流派对法律资格的纷争。对于法律资格的回答将聚焦于法的合法和整全的关联考察,其对法理学的重述将开辟新的理论疆场。

  • 标签: 判准模式 合法性 整全性 关联性
  • 简介:1997年刑法修订所增设的无过当防卫制度,虽然在强化公民防卫权方面有所得,但在防止防卫权滥用方面亦有所失。这里的得失平衡,不可能由立法来获得,而是应当通过司法活动来达致。在具体的司法认定中,应当严格限定无过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其中,'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应当具有人身侵害、现实危害和程度严重的特征;'行凶',应当具有暴力侵害、程度严重和着手实行的特征。我国刑法学界应当在汲取司法实践之营养的基础上对无过当防卫进行学理上的分析,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无过当防卫理论。

  • 标签: 正当防卫 无过当防卫 暴力行为 行凶
  • 简介:违反强制规定的合同效力判断问题是民事审判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无论是当前学说还是合同法及司法解释并不能提供一个明晰的操作办法。对该问题,存在语义分析、规范效力层次分析、民法内外规范区分、效力规范与管理性规范区分、规范效力类型化五种主要分析模式。但这几种分析模式,站在法解释学的角度而言,均没有掌握准确的解释规则和方法。要解释好违反强制规范的合同效力问题,就要遵循基本的解释学规律,找出合适的解释路径。首先离不开目的解释,同时要辅助以经济分析的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结论。在一些典型案例中,目的解释和经济分析双重视角的分析能得出合理的结论,验证了这一解释模式的可行

  • 标签: 强制性规定 合同效力 法解释学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创新,对法官具有促进业务学习、助益自我实现、降低工作强度与难度、确立诉讼主导地位、推动独立审判、提升司法权威等激励效用。但是,现有指导案例体系的构建思路、体例设置、程序安排都不尽合理,制约了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实现。因此,必须厘清遴选思路、完善编纂体例、优化选编程序,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构建合理的指导案例体系,还能最大化对法官的激励效应。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法官 激励 遴选
  • 简介:三、假言命题推理——由文义解释出发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语言承载并表达法的意义.欲明其“理”先知其“义”.义枉则理谬。但由于语言的开放和模糊、预见力和表达力的有限性等原因,使得“任何法律、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受合同约束的协议在能够恰当地适用或执行之前都需要解释”。法律解释有“文义解释、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社会学解释,其中论理解释包括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合宪解释”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作用,解释法律时将之分立常常只是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

  • 标签: 《公证法》 继承公证 文义解释 法律规定 社会学解释 合宪性解释
  • 简介:一、缘起中国公证协会加入国际拉丁公证联盟时,时任司法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先生曾在人盟仪式上指出:“(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公证制度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制度被联盟的各成员国所认可,也标志着中国的公证制度已成为世界公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域外公证人也为抵御英美法系入侵的力量因此得以壮大而欢欣鼓舞,但毋庸讳言的是,当下的中国公证与欧陆盟员国之公证尚存在全方位的差距。单就公证事项的设定而言。

  • 标签: 《公证法》 继承公证 公证制度 法律制度 英美法系 公证事项
  • 简介: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提高协调度。法律的协调功能可以降低冲突成本,促进市场参与者之间行为的一致。标准格式合同、服务商技术系统等自发形成的市场标准,通过提高协调性也使交易成本得到降低。但是,现代金融建立在非协调性假设之上。控制风险的基础工具均假设资产价格的随机变化,取决于个人独立的资产买卖行为。因此,传统风险管理的基石假设是投资经理的决策不会影响市场

  • 标签: 协调性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管理 市场标准 交易成本
  • 简介:目前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正面临一个重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的诉前联调机制应需求而生。我国诉前联调相关试点工作已进行数年时间,而广东范围内诉前联调工作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积累下颇多良好经验,也产生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该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的分析,从价值理念、需求——供给、成本——收益、社会效益四方面对其正当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思考,试图给该机制以正确的定位,明晰其发展方向,更好地推动诉前联调机制在我国的实践。

  • 标签: 诉前联调 ADR 协商文化 交易成本 后果主义 合作博弈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非法经营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故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25条对此罪进行了规定。学界大都认为,1997年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是从1979年刑法投机倒把罪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犯罪。

  • 标签: 非法经营罪 案件 非法经营活动 《刑法》 投机倒把罪 97年刑法
  • 简介:频繁爆发的极端天气,使得全世界都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异常,为此,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应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性气候框架公约来应对气候变化。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德班气候大会上与会各国并未实现这一愿望,相反,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一些国家借保护环境为由,意欲推行碳关税以达到减轻自身承担减排义务的目的,而以WTO基本规则作为考量标准,碳关税的征收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重要规定,并且无法通过GATT第20条一般例外的审查,其本质为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 法律问题 碳关税
  • 简介:审判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还原案件事实,是不同法系共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如何理解证据相关,是正确评价证据可采的关键,同时也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关键。将证据相关用贝叶斯概率方法进行刻画是一种有益的理性尝试,可以将证据相关进行量化比较,然而却存在着以封闭理论假设应对纷繁复杂外部环境的理论困难。本文对此理论困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观概率的选择困难来自于参考类的不当选取。针对案件事实发现的对话认知过程,从新论辩术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案件事实发现过程的对话类型,主张证据相关性具有论辩术维度,根据案件事实发现过程中多主体参与的说服论证特征,提出证据相关的理解还具有修辞学维度。

  • 标签: 相关性 贝叶斯概率 论辩术 修辞学
  • 简介:近日两则新闻让人瞠目结舌:一则是在温州苍南龙港瓯南大桥一带,杨某在此乞讨了几十年,新来的施某和纪某两个乞丐没把杨某放在眼里,与杨某争抢"地盘",被杨某残忍杀害。另一则是珠海段某在淘宝网向卖家深圳某电讯公司购买了一台三星手机,收到货后发现是水货便要求退货,与卖家多次交涉未果,段某就在淘宝网上给卖家"差"的评价。因为这个"差"评,卖方四人从深圳奔赴珠海将段某砍伤。

  • 标签: 图腾 狼性 社会 三星手机 电讯公司 淘宝网
  • 简介:法的数量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有时甚至一个国家内部同时实施着不同的法。某些非国家的团体也有它们的法:天主教会法,伊斯兰法,印度法,犹太法。还有国际法,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或地区范围内规定国家间的关系与国际贸易关系。

  • 标签: 多样性 当代 国际贸易关系 世界范围 伊斯兰法 国家
  • 简介:近年来,虐人为奴以及侵害中小学生等严重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件。一些地方对奴案的治理反映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诸多薄弱环节。这些案件警示我们,如何及早发现长期持续的严重犯罪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奴犯罪以及严重性犯罪案件可以借鉴境外的做法,尝试探索医疗矫治的治理方法。对奴案的被害人则要给予与更多的社会关怀。

  • 标签: 性奴案 治理 矫治 被奴者
  • 简介: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 标签: 羁押 审查 《刑事诉讼法》 人民检察院 制度 变更强制措施
  • 简介:近几年来,营救式刑讯的正当性问题一直在被德国刑法和宪法学界广泛讨论。"911"事件以后,美国社会也围绕着能否对恐怖分子使用营救式刑讯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本文从功利主义和道德绝对主义两个角度对刑讯的正当进行了分析。在功利主义伦理观下,随着犯罪嫌疑人的危害行为对公共安全的威胁程度的增大,营救式刑讯的正当不断增强。在恐怖活动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危害行为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使用营救式刑讯是正当的在道德绝对主义伦理观下,无论刑讯的目的如何,刑讯作为一种酷刑应当在任何情形下被绝对禁止,因而营救式刑讯是不正当的。在恐怖活动这种极端情形之下,一旦社会秩序崩溃,所有的自由和道德观念就会完全土崩瓦解,道德绝对主义在这种情形下是缺乏说服力的。

  • 标签: 营救式刑讯 生命权 公共安全 功利主义 道德绝对主义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自启蒙时代以来,刑罚不再是统治者恣意使用的暴力手段,而必须满足特定的理性化要求。在保证预见可能的前提下,国家只能以谦抑的刑罚实现法益保护目的。如果刑罚违背了这一理性,就必须予以排除。应当说,中止犯在排除刑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后及时避免了既遂,同时满足自动的要求,他就不是刑罚惩罚的对象。在这里,自动无疑成为解除行为人刑罚的关键推手。长久以来,自动要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实定法、理论学说及司法实务的认可,但是一旦涉及自动的司法认定问题——如何判断行为人中止犯罪具有的自动?——仍然缺乏清晰的回答。以至于有学者感叹,在中止犯的研究中,"最为值得讨论,也是问题最多的,就是犯罪中止的自动(任意)。"正如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到

  • 标签: 自动性 司法认定 中止犯 犯罪中止 主观说 种类物
  • 简介:本文将讨论目前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的质研究方法。在理论发展方面,这一领域的质研究者们在如何产生新假设、如何进行概念创新以及如何确定同质案例的样本群等方面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在理论检验方面,研究者尝试R时使用案例内方法和跨案例方法对提出的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案例内方法包括探寻中介机制和对理论的多种可观察暗示进行验证等,而跨案例方法则主要包括一组对假设的必要和充分原因进行评估的技术。总之,本文就质研究方法对比较政治的独特意义和贡献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案例选择 理论形成 理论检验 因果推理
  • 简介:诉讼监督的谦抑是权力谦抑原则在诉讼监督领域的体现,它是指检察机关在行使诉讼监督权力的过程中,要保持谦抑的姿态,不能超越诉讼监督权的职权范围干涉诉讼参与人正当行使权利以及干预其他机关的职权行使,甚至越俎代庖地进入其他机关的职权领域。诉讼监督的谦抑符合法律监督自身的特点和本质属性,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定位。

  • 标签: 诉讼监督 权力谦抑 功能适当 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