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承认疑罪结案并且不允许适用刑讯是清代疑罪处理的原则,而立法上承认某些特殊案件可以按疑罪处理及实践中适用刑讯则是疑罪处理原则的例外。疑罪处理的原则例外体现了清代立法者注重案件真实、仁政、司法效率、生命等价值,而司法者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导致清代疑罪处理的司法实践立法相脱节。

  • 标签: 疑罪处理 原则 例外 法律价值
  • 简介:实证主义法学新自然法学派博弈之论点在于法律是由单纯法律规则还是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政治道德构成的。实证主义法学在强调法律为双重规则统一体的基础上,承认包括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而以德沃金为代表的新自然法学派则认为法律构成除规则外,还存在原则和政治道德等因素,且主张自由裁量行为是法官在法律规定幅度内的司法行为,如超越此圭臬,就是一种法官的恣意行为、不正义行为。两者在法律构成上的长期激烈争论,旨在证成何种构成模式的法能最大效应地体现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的规范价值理念,或言之,法律应具有何种有效体系,方能消除人治状态而实现良法之治。

  • 标签: 法律原则 自由裁量权 良法价值理念
  • 简介:法伦理学之所以是现代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新学科,是因为这一学科具有现实社会相联系的独特价值基本原则。法伦理学的独特价值表现为:它弱化法律的强制性,深化了人们在法治环境下对"人"的认识,完善了现有的法学理论法学体系。将法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人道原则、人权原则、善意原则良知原则,这些是法伦理学得以成立的内在基础。

  • 标签: 法伦理学 法治与德治 人学
  • 简介:经济法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忍辱负重地为经济的运行、发展和体制改革提供规范和保障,时至今日,亟待从当代中外经济法现象之浩瀚的实践和理论素材中深入探求其规律,发掘其精髓,俾为之正名及建构体系,期待它能在世纪之交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此我们深感...

  • 标签: 经济法基本原则 实质正义 经济法的价值 形式正义 社会效益 社会本位
  • 简介:从国家追究犯罪效果角度观察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侦查程序毫无疑问是整个程序的中心和重心,但由于侦查往往伴随着强制力的行使,因此侦查阶段便成了控制犯罪保障人权最易发生冲突的阶段。在学界对人权保障问题的研究热潮即将退去之时,笔者通过借鉴宪法和行政法领域的平衡原则(比例原则),探讨其在侦查程序中确立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以引起学界的再讨论,以期为完善我国侦查程序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

  • 标签: 平衡原则 侦查程序 侦查权
  • 简介:2000年冬,安德鲁·冯·赫尔希(AndrewvonHirsch)教授在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法学院作了题为《法益概念损害原则》的客座报告,详细阐述了德国刑法上的法益概念和英美刑法上的损害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个报告分为5个部分:导论;"损害原则";"损害原则"、利益和法益;法益理论的内涵关联;简要的总结。赫尔希教授的报告(和文章)试图揭示法益概念和英美刑法上的损害原则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他发现,在英语文献中,刑法规范的合法化首先要归因于一个行为对于他人的损害(损害原则),接着还要进一步归因于对他人的侵扰原则(offenceprinciple),温情主义原则(保护免于自我行为的后果)以及最后的法律道德主义原则(legalmoralism)(比如,对于风俗和道德的保护),而在德国,刑法规范的合法化的论据就只有一个:法益侵害。他的结论是:"单个法益概念担当不起恰当犯罪化的理论任务",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可能还有其他的"法益概念之外的犯罪化理由"。但是,损害原则是否"真的是一个刑法的法益概念相契合的范畴",倒是受到了德国刑法学界的普遍怀疑。鉴于当时德语刑法学界在法益概念问题上特定的研讨背景,来自英语法系的赫尔希教授把损害原则和法益学理结合起来并试图继续推进法益学说发展的努力,在新的视角上激发起人们对法益概念新的兴趣;赫尔希教授的报告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促成了2002年春莫里茨堡(Moritzburg)法益理论研讨会的召开。法益概念当时面临的特定研讨形势是:一般说来,当时,法益概念已经被认为是讲得烂透了的概念。人们通常把它看作是典型的德国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学理的弹珠游戏的遗存。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保障不出现学理推导和结论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别无他用。围绕法益概念的学术论争表现在:否定和怀疑法益概念�

  • 标签: 法益 德国刑法学 赫尔希 犯罪构成要件 莫里茨 概念问题
  • 简介:<正>违法犯罪尤其是突发性的严重暴力犯罪,正在紧迫地威胁着校园和学生的安全。学校自身存在着的一些事故和学生的暴力侵害行为,也十分突出地成为学校的安全问题。确立正确的原则并实施恰当的措施,是实现学校安全化的必然选择。本文拟阐述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措施。

  • 标签: 学校安全管理 校园暴力 暴力侵害 暴力行为 违法犯罪 教育法制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罪刑法定原则司法消化之间相冲突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刑事司法活动就应以刑法及其罪刑法定原则为依据,将罪刑法定原则与国家的刑事政策相融合,在适用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准确体现司法的三效果。

  • 标签: 罪刑法定 司法消化 刑事司法 刑法 刑事政策
  • 简介:<正>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我们为之持续努力的自然法理论激起了众多的批评性反应。我们已经在不同作品中重述了该理论,但却未引起人们对这些发展的关注。在考虑这些批判之后,本文重新阐述了该理论的某些组成部分。我们还附上了一个有注解的精选参考书目。Ⅰ.序言A.敬请注意的若干事项虽然本文之意旨在于哲学上的澄清论证而不是文本解释,但是它还是应用了我们借由开创了自己理论的自然法传统(广义上即托马斯主义)中的一些共同语言。但是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以及其他人所表述的理论相比,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呈现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在先前的著作中——这些著作或多或少地涵盖着本文相同的理论基

  • 标签: 实践原则 实践理性 理智性 正确与错误 托马斯·阿奎那 性善
  • 简介:"体系""法律体系"的思想源远流长。从近代早期直至19世纪"非欧几何"诞生之前,严格的公理化—演绎性体系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法学领域逐渐反对法律公理(规则)的演绎方法,而转向价值论—目的论上的"内部"体系模式。当代法律理论则从规范论—道义论层面对上述两种模式加以重构,提出了规则—原则相结合的法律规范体系模式。其中,法律规则规则之间根据逐级授权关系形成了特定的层级构造;法律原则原则之间则形成了抽象的、没有绝对优先关系的客观价值秩序;此外,法律规则基于特定"形式原则"的支撑,通常优先于法律原则。由此得到的法律体系具有规范性、程序性动态性,兼顾了规则的确定性原则价值)的开放性特征。

  • 标签: 公理化—演绎性体系 规则/原则—模式 客观价值秩序 形式原则
  • 简介:风险社会是指人类工业化社会道路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阶段。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恶化等交织在一起的,目前,我国不仅面临着工业社会道路中的诸如财富分配及不平等的改善等问题,风险社会时代的人为风险和制度化风险也开始逐步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面对风险社会时代的到来,经济法也要在重构新的社会经济秩序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从过去的效益、利益、权利本位转移到风险本位上来,从风险本位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经济法的价值原则,以构建开放沟通的、反身性的风险理性的国家经济调节模式。

  • 标签: 风险社会 反思性 经济法 价值 原则
  • 简介: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地域管辖规则要求初审法院必须对当事人享有属地上的管辖权,联邦宪法要求初审法院对当事人的这种管辖权必须符合其第十四条修正案中规定的正当程序的要求.在将这两种原则性的管辖规则整合适用方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若干相关判例.这些判例中的一些思想对于我国地域管辖的完善是有借鉴意义的.

  • 标签: 属地原则 正当程序 管辖承认理论 民事诉讼 地域管辖 中国
  • 简介:目次一、前言——“合意原则”和“合意主义”二、反映“合意原则”的场面(一)契约解释的准则(二)格式条款的拘束力(三)自始不能的合同的效力(四)特定物债权的保存义务(五)履行请求权的行使限制事由——履行不能(六)基于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免责事由(七)基于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的范围三、“合意原则”关系需要厘清的场面(一)附随义务和保护义务(二)赠与人的担保责任四、代结语

  • 标签: 合意原则 私法自治原则 合同自由原则 民法典修改
  • 简介:我国刑法中确定的罪名约有400余种,其中约有300余种对犯罪数额有具体要求,占到了刑法罪名总数的绝大部分。这些个罪中的犯罪数额或由刑法条文直接规定。或由司法解释界定,不但影响着量刑的轻重,有的甚至直接决定着犯罪的成立与否,是该种犯罪的必备要件。因此。确定犯罪数额标准对于准确适用刑法具有重大影响.在刑法理论司法实践层面均有研究的必要。

  • 标签: 犯罪数额 数额标准 原则与方法 刑法条文 司法解释 司法实践
  • 简介:<正>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及其内容(一)'法的支配''人的支配'中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说过'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且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也是因马谡犯了军事谋略上的错误,这些体现了即使是权力者身边的红人,但只要犯了罪就应当受到处罚的精神。该观点是以犯罪相应的刑罚是由客观的规则即法来规定为前提,因此,这同近代的罪刑法定原则(或罪刑法定主义)是相通的。即,不是奉行将罪与罚交由当时的执政者、权力者进行判断的'人的支配'('人治'),而是奉行,将罪与罚交由客观规则即法来判断的'法的支配'(法治)的观点。

  • 标签: 罪刑法定原则 自由主义 国家公务员法 刑罚 犯罪行为 日本刑法
  • 简介:<正>一、引子合理原则和当然违法原则是反垄断法中最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其中,合理原则被认为具有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好处,能够比较灵活地处理立法中不曾预料到的问题。在早期美国的反垄断法审判中,由于谢尔曼法规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反垄断法的执行遇到了来自立法的障碍,但通过合理原则的创立,

  • 标签: 合理原则 违法原则 搭售 反垄断法 芝加哥学派 限制竞争行为
  • 简介:比例原则是制约行政裁量的基本原则,而过罚相当原则是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在行政处罚中,比例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缘起不同,功能不同.但比例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均可以用于约束行政处罚实体裁量.在行政处罚的实体裁量过程中,过罚相当原则本身无法提供相当性判断标准,比例原则则可以进行过罚相当的分析.可以将比例原则引入过罚相当原则的判断,在考量过罚相当原则所包含的违法行为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比例原则的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要求来分析判断过罚是否相当.

  • 标签: 行政处罚 比例原则 过罚相当原则 处罚实体裁量
  • 简介:加入WTO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甚至会涉及到文化和体制上的重大变化。而对于审判工作来讲,尽管会遇到WTO的规则可否直接适用等法律问题,但我认为,WTO对我国司法的影响主要应该是在理念和程序方面。其中,啪透明度原则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说了透明度原则海事审判的关系。一是透明度海事审判的统一性问题;二是透明度海事审判的公开性问题;三是透明度海事裁判的说理问题。三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我国海事审判对WTO透明度原则的尊重承诺。

  • 标签: 加入WTO 透明度原则 中国 体制 公开性 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