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为缓解川黔公路綦江段交通拥挤状况,促进綦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四川省重庆市綦江县(简称綦江县)决定修建綦江沱湾大桥。为此,原四川省重庆市计划委员会于1991年11月6日下发重计委固[1991]1064号《关于綦江县沱湾大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年12月25日,原四川省重庆市规划局发出重规[1991]213号《关于綦江县沱湾大桥工程的定点通知书》。1992年4月2日,原四川省重庆市綦江县建设

  • 标签: 行政诉讼起诉 起诉期限
  • 简介:【案情简介】4:1997年12月,A企业与B银行订立财产租赁协议一份,约定B银行将抵债所得的一处厂房及机器设备等租赁给A企业经营,期限为三年。合同履行至2000年10月,B银行提出合同期满后,欲向社会公开出售厂房及设备等,并与A企业就厂房及设备出售事宜初步进行了协商。事后,A企业与B银行达成协议:A企业表示租赁期满后不再续租,B银行拟以25万元左右的价格整体转售该厂,

  • 标签: “同等条件” 合理期限 订立 合同期 案情 合同履行
  • 简介:【案情】戴某系A市B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朱某1998年至2001年间任A市所辖县级市副市长。1998年,因朱某打算在A市购买B公司所有房屋而经人介绍与戴某相识。戴某出于与朱某搞好关系,便于以后请朱某为其公司承接工程项目帮忙的目的,分别于1998年、2000年决定由B公司两次为朱某支付房款25万余元、37万余元。2001年,朱某调任至A市某区任常务副区长,后又任区长、区委书记。

  • 标签: 追诉期限 行贿犯罪 公司负责人 1998年 2001年 单位
  • 简介:有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该案于1996年7月20日作出判决,对附带民事赔偿部分判决未确定具体履行期限。2002年7月31日附带民事原告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对该案从判决生效到申请执行长达6年之久,是否应当立案?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9条的申请执行期限和法律文书中未确定履行期限的,申请执行的起算时间的理解产生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9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而审判庭移送的案件法律又无明文规定应在什么时间内移送。因此,对于审判庭

  • 标签: 申请执行期限 履行期限 民事判决 审判 刑事 法律文书
  • 简介:客观公正地研究羁押期限的延长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控制国家权力的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人权、提高诉讼效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办案期限与羁押期限一体化、缺乏最长羁押期限的限制以及对被羁押人的意见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所以羁押期限延长制度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该制度的考察,提出在完善我国延押制度的进程中应当注意要使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相分离、适当的确定最长羁押期限、完善被羁押人的救济机制、确立违反延押制度的制裁措施.

  • 标签: 羁押期限的延长 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 被羁押人的救济 违反延押制度的制裁
  • 简介:保证期限是保证人承担保证债务履行的责任期限,是保证合同的重要内容。我国《担保法》尽管对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限与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限分别规定了约定期限与法定期限两种形式,但是,在具体运用这些规定时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疑虑。本文拟就《担保法》关于保证期限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担保法》 连带责任保证 一般保证 保证债务 法定期限 保证人
  • 简介:当前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规定不明,实践中引发较多争议,从诉讼效益价值等出发,应立法明确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期限,确定一般起诉期限、最长起诉期限,并明确起诉期限的起算、计算、中断、延长等规定。

  • 标签: 行政公益诉讼 起诉期限 时长
  • 简介:我国刑诉法第六十九条对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但在司法实践中,以“案情疑难复杂”适用该条款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延长拘留期限的问题较突出。据调查,某县公安机关2001年所办理的12件交通肇事案件,均以“案情复杂”延长了拘留期限。在抢劫、故意伤害、盗窃、重大责任事故等案件中,也有以“案情疑难复杂”延长拘留期限的情况。这种作法,有悖法律规定。首先,扩大了适用范围。按照刑诉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的,只有三种情形,即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条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也作了明确解释。“案情疑难复杂”显然超出了该条款的适用范围。同时,“案情疑难复杂”很难界定,如果以此为由适用该条款,必然导致滥用。其次,不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拘留,作为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种暂时性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是打击犯罪,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同时,...

  • 标签: 不能案情 复杂延长 延长拘留
  • 简介:一、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审查之现状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于原告起诉期限的审查是应当主动审查,还是应当被动审查,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认识并不一致。如人民法院采取主动审查的模式,即将原告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作为起诉条件之一由人民法院予以主动审查,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无须被告的抗辩及举证:如人民法院采取被动审查的模式。即只有被告对于原告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抗辩及举证,人民法院才对起诉期限进行审查,两种审查模式对于行政案件当事�

  • 标签: 审查检讨 期限审查 行政诉讼起诉
  • 简介:对土地登记发证的起诉期限,一种观点认为,土地登记发证是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论相对人是否知道土地登记发证内容。均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2务的规定.在20年之内可以起诉;另一种观点认为,20年起诉期限只适用于相对人不知道土地登记发证内容的情形。

  • 标签: 土地登记 起诉期限 具体行政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法 相对人
  • 简介:目前,对《刑法修正案(八)》所增设的危险驾驶罪的研究,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主要针对该罪的正当性基础、人罪标准、罪过形式及其与相邻犯罪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忽视了危险驾驶罪的追诉时效期限问题。笔者认为,研究危险驾驶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不仅涉及现行追诉时效能否适用于该罪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涉及如何完善我国追诉时效期限的制度性问题。

  • 标签: 追诉时效 期限 驾驶 危险 刑法修正案 正当性基础
  • 简介:《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l07条规定: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在执行实践中,判决生效却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执行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损害了司法公正以及司法的公信力。《民事诉讼法》修改后,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检察监督 执行期限 生效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 司法公正
  • 简介:[案情]2013年2月6日,被告人钟某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判决生效后,法院于2013年2月26日向社区矫正管理局送达执行通知书,该通知书记载钟某的缓刑考验期为2013年2月26日至2015年2月25日。数日后,检察机关因量刑畸轻提出抗诉,二审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原一审法院以钟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 标签: 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限
  • 简介:2002年2月,陈某与李某因借款纠纷诉至法院,法院查明审理后于同年5月13日判决陈某在2002年8月20日以前还清借款13126元及利息给李某。事后,陈某一直未上诉并履行判决,李某也未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2003年6月,李某见陈某久拖不还,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审查后认为,李某的申请已超过申请执行的期限,又无期限终止等特殊情况,遂驳

  • 标签: 申请执行工作 执行期限 民事诉讼法 法律文书
  • 简介: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积攒了不少名片,这些名片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色彩纷呈、妙趣横生。有的名片印着彩色人头像,让你一看名片就想起对方的音容笑貌;有的名片印上两只相握的手,表示握着您的手永远是朋友;有的印着美丽的风景,给人一种清新雅致之感;有的还印有自己的座右铭,表明自己的处世哲学等等。

  • 标签: 清新 处世哲学 人生 美丽 风景 朋友
  • 简介:我的同学何某为周转资金于2010年8月向我借款10万元.约定2010年12月底前何某还清全部借款,并由陈某作为保证人,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何某到期不能偿还借款,由陈某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何某的债务本息还清为止”。

  • 标签: 约定不明 保证合同 保证期限 2010年 周转资金 保证责任
  • 简介:Q我从1996年9月起一直在一服装公司工作。2013年1月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服装公司以双方劳动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合同。2014年3月,我向县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服装公司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支持了我的请求,可服装公司一直不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请问我能要求服装公司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吗?

  • 标签: 无固定期限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委员会 服装公司 申诉
  • 简介:案情简介:王甲与刘乙于1997年各出资五万元合伙向某服装厂购买服装,但该服装厂法人代表在收到货款后不久便携款潜逃,至今下落不明,王、刘二人多次索款无果。1998年10月5日,王甲与刘乙进行了分伙结算,王甲尚欠刘乙人民币三万元整,因王甲手头紧张暂无力还款,经双方协商一致,王甲遂给刘乙写了一张欠条,上写“今欠刘乙人民币三万元整。归还期,到服装厂收回欠款后归还。1998年10月5日”。从1999年1月至1999年10月,

  • 标签: 附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 欠条 下落不明 案情 合伙